陈鹏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特点,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特点.结果 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38例,其中剖宫产产妇22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16例;产后2小时内出现出血情况30例,2-24小时之间出血8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中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8例,软组织损伤引发出血2例,胎盘粘连或残留引发出血4例,其他情况引发出血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例,采取输血手段进行救治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均大于自然阴道分娩.结论 剖宫产较自然阴道分娩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在临床过程中应该鼓励具备条件的产妇进行自然阴道分娩,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该严格手术操作,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胡德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在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治疗后,探讨牙周治疗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何影响.方法 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对依赖胰岛素治疗的5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观察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控制血糖而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分别对牙周炎临床指标以及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等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详实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对比前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后发现,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均有所好转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作者:谢庆军;何庆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10例三尖瓣膜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与随访研究.方法 2007年至2012年间,10例病人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男9例,女1例.年龄48~69 岁,平均(53.73±1.2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瓣膜粘液退行性病变1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Ebstein 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 ~ IV 级者8例,II 级者2例.1例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8例为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1例为三尖瓣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侧腋下小切口6例.共置换人工心脏瓣膜20枚,其中生物瓣1枚.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手术近期无死亡,术后随访(3~36月)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尖瓣置换是治疗严重三尖瓣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手术安全使用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电灼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化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作者:殷月霞;凌鹏;刘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治疗周期均为36周,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55%,部分应答率为35%,对照组完全应答率为50%,部分应答率为20%,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环醇在改善肝功能ALT、GGT和肝纤维化方面要比多烯磷脂酰胆碱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提高教学查房的效果,拓宽护生知识面,提高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能力.方法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结果 通过一年实践,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教学查房,拓宽了查房内涵,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增加了专业知识.结论 护理教学查房改进后更适合年轻护士的参与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潜能,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和整体护理的开展.
作者:张学琴;丁冬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发生于分娩后,以伤心,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怒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也可称为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 持续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如果不给予治疗,会延续达八年时间.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生产的阶段就承受了极大压力,除了体内荷尔蒙的剧烈变化、生产过程的痛苦、体力的消耗之外,同时在社会心理方面也必须面对角色的转换以及生活适应的问题.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症,落枕后因明显的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2009年6月~2009年9月作者采用持续健侧低头牵拉法治疗12例落枕患者,9例均在2h内痊愈,大大缩短了病程,特介绍如下.
作者:于钦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冠心病为例,对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近一年内100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0例.采用阿司匹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病情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我国医药行业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我国很多国产药厂的生产力水平还有待加强,而由于国产药厂的简陋而重复的作业形式、进口药品的大量引进、流通环节过多等原因造成药品虚高定价,医药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药品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严抓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是当前各医药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近几年随着药品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药品检验工作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人员的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等使药品检验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医疗机构对于药品的监管也逐渐得到了完善.本文从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到2011年2月之间收录的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两组的数据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也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琚小红;刘晗睿;胡晓雁;段圣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体检中,HBsAg 检测是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HBsAg的检查方法很多,有琼脂免疫扩散法、对流电泳法、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酶联免疫法、固相放射免疫法等,其中以酶联免疫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1].但在测定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很多,可能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观察临床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中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原因以及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现就近期体检中发现的2例假阳性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朴顺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以及护理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和分析69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入院时已伴有失血性休克,45例患者行手术止血,治愈出院40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2例.24例行非手术治疗,好转7例,放弃治疗11例,死亡6例.结论 及时纠正失血性休克,为手术创造条件,是提高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牟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6年2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24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并发感染的诱因,并探寻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依据患者病情,我院选取灌注引流术、病灶清除术或者取出内固定物,有效控制了切口感染,随访发现,无一例出现复发情况,预后情况良好.结论 针对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随后采取灌注引流术、病灶清除术等有效措施,清理创面,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收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李雅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6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9%,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70.68%,77.44%;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 初学者应该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声乳化术.
作者:路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产科并发症,已经被列为造成产科死亡率的首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对AFE的发病机制有了新进展,为了减少病死率,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单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护理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47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1例术后胸腔大出血,2例吻合口瘘,2例乳糜胸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景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周≥34周、未足月且反复多次超声提示羊水过少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营养期待治疗的意义.结果 妊娠时间和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NICU入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期待治疗可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NICU入住率.
作者:甄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傅兰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