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抑郁症的防治

王小平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防治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发生于分娩后,以伤心,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怒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也可称为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 持续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如果不给予治疗,会延续达八年时间.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生产的阶段就承受了极大压力,除了体内荷尔蒙的剧烈变化、生产过程的痛苦、体力的消耗之外,同时在社会心理方面也必须面对角色的转换以及生活适应的问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即鼓室穿刺置管引流外加口服抗生素药物;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及口服抗生素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所有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滴鼻、鼓室内注药及口服药物的多方面综合性治疗方法拥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段,故此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席敏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探讨该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心理措施,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学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的结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 在并发症,满意度,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以热情的,认真的,耐心的心态来照顾患者,友善的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战胜病痛的决心,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白彩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黄松湿巾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黄松湿巾贴敷产后会阴切口的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230例会阴切开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先使用碘伏消毒,再使用复方黄松湿巾贴敷,对照组使用碘伏消毒.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 98.46 %,对照组为91.0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 复方黄松湿巾贴敷能促进产后会阴切口愈合,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子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频电刀在手术室的安全使用体会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手术安全使用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使用高频电刀的1175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电灼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化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作者:殷月霞;凌鹏;刘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临床探析

    目的 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6年2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24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并发感染的诱因,并探寻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依据患者病情,我院选取灌注引流术、病灶清除术或者取出内固定物,有效控制了切口感染,随访发现,无一例出现复发情况,预后情况良好.结论 针对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随后采取灌注引流术、病灶清除术等有效措施,清理创面,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收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李雅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同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共治疗24周.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行MMSE及ADL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ADL分值则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ADL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在尼莫同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银丹脑心通软胶囊口服,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邵鹏;郑娟;邵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患者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病,有56例患者在10d左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有24例患者由于胸腔积液较多,患者年龄偏大,在置管15d左右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在引流过程中无发生导管脱落和感染,无气胸发生.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胃癌肿瘤部位对手术术式选择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肿瘤对胃癌手术术式选择的影响,并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调查随访,资料研究,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死亡1例,我院随访15例,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44.2%和23.6%.结论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提高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吴凯;赵小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踝肱指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因此,早期检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淑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护理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47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1例术后胸腔大出血,2例吻合口瘘,2例乳糜胸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景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对自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护理后对30例患者进行调查,察看这些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情况,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 经过一阶段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恢复,只有少量的患者还存在着心理负担,在对这些患者又进行了一阶段的心理护理后,剩余的患者的心理都恢复了正常.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妇女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常的心理状态,可以减轻患者在妊娠期期所承受的痛苦,增加分娩时胎儿与母亲的存活率,也减轻了患者的家属的心理负担,是值得推广到临床上的好方法.

    作者:吕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包头第四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36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5株(41.7%),非多重耐药菌21株(58.3%).所有菌株以API鉴定试剂盒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2010年Clsi规定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结论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丁玉仙;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4例胆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常见并发症胆漏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胆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引导患者消除恐惧,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导流管护理.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及时发现胆漏并做好相应处置,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尤其是心理引导及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单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0例三尖瓣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研究

    目的 总结10例三尖瓣膜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与随访研究.方法 2007年至2012年间,10例病人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男9例,女1例.年龄48~69 岁,平均(53.73±1.2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瓣膜粘液退行性病变1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Ebstein 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 ~ IV 级者8例,II 级者2例.1例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8例为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1例为三尖瓣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侧腋下小切口6例.共置换人工心脏瓣膜20枚,其中生物瓣1枚.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手术近期无死亡,术后随访(3~36月)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尖瓣置换是治疗严重三尖瓣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傅兰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注射液致皮肤过敏两例

    曲安奈德注射液是疼痛科常用药物之一,在近十年的应用中,笔者治疗疼痛患者四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除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外,又发生了两例皮肤过敏病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万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消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医护依从性,为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叶医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0例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患儿一经确诊,给予静脉滴注、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减轻,有效率97.3%.患儿体温平均消退时间为(5.1±3.1)d,咳嗽减轻平均时间(10.1±3.2)d,胸片显示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0.5±4.2)d.结论 MPP是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可能累及各个系统,应引起注意.在临床诊断上,血清学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静滴及口服序贯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凌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比较研究舒张性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

    目的 观察与比较研究舒张性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方法 本文选择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由于心力衰竭来我院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5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和有关指标将其分为两组,DHF组有患者135例及SHF组291例,比较两组病人各参数存在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多为女性,且年长,其第一、二位病因为高血压心脏病与冠心病.SHF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内径有所增大,且QRS时限增加;DHF组心室腔未出现明显扩大,然而室壁明显变厚,且有较高的房颤发生率.与SHF组相比,DHF组的肝肾功能受损和NYHA分级IV级、住院病死率以及1年内的再次入院率明显较低.结论 DHF组患者较SHF组病情轻,且住院病死率和1年内由于心理衰竭二次住院的发生率与SHF组相比较低,有较高预后.

    作者:李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例幼儿烫伤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幼儿烫伤为临床常见病.烫伤后,由于幼儿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机体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如果不及时送医院救治,容易造成感染,发生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了l例比较特殊的烫伤幼儿,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彩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