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仙;李小平
目的 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治疗周期均为36周,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55%,部分应答率为35%,对照组完全应答率为50%,部分应答率为20%,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环醇在改善肝功能ALT、GGT和肝纤维化方面要比多烯磷脂酰胆碱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 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作者:高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2009年至2011年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预后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症,落枕后因明显的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2009年6月~2009年9月作者采用持续健侧低头牵拉法治疗12例落枕患者,9例均在2h内痊愈,大大缩短了病程,特介绍如下.
作者:于钦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给予龙珠软膏涂擦,1次/d;对照组40例,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涂擦,1次/d.用药3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龙珠软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有效安全.
作者:谢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和影像诊断为 ANFH的15例共26髋均采用 Seldinger穿刺技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常规行患侧髋关节理疗+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 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 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 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 中医中药+介入疗法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锋;郑莉;杨家福;罗兵;马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2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测评分为三个阶段,术中疼痛时、心理干预后、药物镇痛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有明显缓解,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减少,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镇痛后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结论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疼痛控制有部分缓解作用,可作为介入治疗的辅助镇痛措施.
作者:申飞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入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板传导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当电池耗尽时要立即更换起搏器,否则会因起搏器失去功能而危及生命.
作者:吴爱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傅兰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曲安奈德注射液是疼痛科常用药物之一,在近十年的应用中,笔者治疗疼痛患者四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除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外,又发生了两例皮肤过敏病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万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胸腺肽配合抗结核药物对复治肺结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7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86例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除使用抗结核药物之外,加用胸腺肽进行强化,而对照组则仅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试验组86例患者有65例痰菌阴转,达到75.58%;对照组86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痰菌阴转,占55.8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影像,试验组显吸率和吸收率都高于对照组高.结论 胸腺肽具有促进痰菌阴转以及病灶愈合作用,对于治疗复治肺结核可以缩短疗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裴换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状态下,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生脉饮后,各心功能参数与心室容积参数的变化,观察急性反应特点.以确定用药安全性.方法 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在心衰标准用药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同时给予生脉饮,在治疗中行心脏核素检查3次,以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结果 在4-8周的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2级者比对照组多(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l级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给予生脉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重塑、心功能状态和稳定心律收缩.
作者:张其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之间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口服组产妇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而直肠组产妇给予直肠用药.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口服组和直肠组的产妇在产后2,24h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等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肠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口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中,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口服用药的效果相似,而且直肠用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
作者:黎品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44.0%,有效6例,有效率为24.0%,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观察组显效32例,显效率为64.0%),有效8例,有效率为28.0%,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右肺动脉内径和右肺动脉内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周≥34周、未足月且反复多次超声提示羊水过少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营养期待治疗的意义.结果 妊娠时间和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NICU入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期待治疗可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NICU入住率.
作者:甄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3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定的方案将西瓜霜喷剂与3%过氧化氢溶液联合用于口腔溃疡的护理过程,而对照组仅单独采用西瓜霜喷剂实施护理,两组患者在连续4d护理后对比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为96.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1).结论 西瓜霜喷剂与3%过氧化氢溶液联合用于口腔溃疡的护理过程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在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治疗后,探讨牙周治疗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何影响.方法 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对依赖胰岛素治疗的5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观察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控制血糖而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分别对牙周炎临床指标以及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等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详实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对比前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后发现,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均有所好转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作者:谢庆军;何庆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与比较研究舒张性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方法 本文选择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由于心力衰竭来我院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5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和有关指标将其分为两组,DHF组有患者135例及SHF组291例,比较两组病人各参数存在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多为女性,且年长,其第一、二位病因为高血压心脏病与冠心病.SHF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内径有所增大,且QRS时限增加;DHF组心室腔未出现明显扩大,然而室壁明显变厚,且有较高的房颤发生率.与SHF组相比,DHF组的肝肾功能受损和NYHA分级IV级、住院病死率以及1年内的再次入院率明显较低.结论 DHF组患者较SHF组病情轻,且住院病死率和1年内由于心理衰竭二次住院的发生率与SHF组相比较低,有较高预后.
作者:李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6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9%,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70.68%,77.44%;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 初学者应该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声乳化术.
作者:路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