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会诊实践和体会

吴利峰

关键词: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 会诊, 实践, 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会诊实践和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需行神经内科住院医院会诊的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内科22例,占55%;耳鼻喉科3例,占7.5%;外科6例,占15%;妇产科2例,占5%;眼科2例,占5%;干部保健科3例,占7.5%;其它2例,占5%.内科亚科申请会诊分布:血液科1例,占4.5%;心血管内科10例,占45.5%;肾内科2例,占9.1%;消化内科3例,占13.6%;内分泌科4例,占18.2%;风湿免疫科2例,占9.1%.其中以心内科占有比例高,与其它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查因5例,占12.5%;脑梗死12例,占30%;抽搐发作6例,占1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4例,占35%;脑出血3例,占7.5%.故神经内科会诊多以脑出血和脑梗死、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与机体其它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综合评价各个系统疾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是提高疾病治疗预后的关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3胎2产孕29周引产后子宫破裂1例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由于我国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的提高,其发病率已有显著下降.

    作者:王丽;于胜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对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的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根据治疗情况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17例给予内科常规抗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实验组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前后观察血气PH、PaO2、PaCO2、SaO2、静息心率(HR)、心脏指数(CI)及心功能级别.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静息心率(HR)及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PaO2、SaO2、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组内比较显示除血PH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与多巴酚丁胺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邓文巧;蒋改红;董新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

    目的 分析和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准备进行手术的患者78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夜、术后三天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之中,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让患者以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靠近咽喉部,以及小儿特有的解剖特点,术后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尤其在苏醒期易发生出血、误吸、喉痉挛及躁动,而躁动哭闹又增加创面出血、疼痛甚至窒息的危险[1].小儿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全麻苏醒期出现的一种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表现为无法安抚、易激惹、倔强或不合作,典型的会出现哭喊、手脚乱动、呻吟、语无伦次和定向障碍及类似偏执狂的思维,以及无法辨认以往熟悉的人或物.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55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接受相应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仅1例置管5d后自行拔管,其余均置管12-15d,2例患者发生腹泻,2例患者发生腹胀,但经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见,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道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中成药论治的应用分析

    本文是笔者对祖国医学的历史发展,探讨中成药辨证论治应用,以实践说明辨证用药的重要性.要辨病辨证结合用药,可祖国医学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应用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而谨慎应用中成药.

    作者:李利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的院内急诊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骨折的患者在院内进行急诊时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两年来急诊收治的骨折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共选择有200例患者,男女各100例,平均年龄为42岁,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骨折患者采取的不同的护理方法记录,研究骨折急诊的护理事项.结果骨折患者全部出院,没有因为护理不合理而造成医源性的病情加重现象,患者出院后的发生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几率为零,证明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对于骨折患者的院内急诊,需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创伤做出准确的评估,同时辅助透视检查进行终的确诊,研究确定护理的操作规范,并及时对骨折的部位进行临时的外在固,出血的还要进行压迫性止血,经过简单的包扎,用正确方法搬运骨折患者,护理交接的时候要将资料翔实的做好记录,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让骨折患者在住院的早期维持病情的平稳,为下一步开展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的速度.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5例急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休克指数公式对患者进行补液,探究补液速度.结果 补液速度准确率是95%,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用休克指数公式计算补液速度,计算方便,可行性强,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萍;杨睿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洗手中两种不同擦手物品对手消毒效果的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无菌小毛巾和TORK擦手纸两种不同擦手方法对手消毒的效果分析.方法 术前两遍洗手之间分别用无菌小毛巾和TORK擦手纸将手擦干,对手术医生双手取样培养,分析对应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在分别检测小毛巾和擦手纸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 无菌毛巾组擦手后,50例次细菌培养中有4例有菌检出,无菌率92%;擦手纸组50例次细菌培养中有3例有菌检出,无菌率94%.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同期两组颈部手术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对毛巾和擦手纸多点多时的细菌培养,显示小毛巾桶打开后,1小时内无菌生长,2小时培养有1个菌落,3小时有5个菌落.无菌擦手纸开始使用后,0、1/12小时无细菌菌落生成;1天、3天培养各有1细菌菌落.结论 无菌擦手纸安全,使用方便.只要管理严格,是有效的无菌擦手方法,可以代替原来的无菌小毛巾.

    作者:倪加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产后新生儿游泳操在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产后新生儿游泳操在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正常的 5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淋浴)250例与研究组(游泳+游泳操)250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洗澡操,对照组采用常规淋浴方法,每日1次,每次15min,共20天,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情况、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比对照组生理性体重减轻恢复快,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明显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 产后新生儿游泳操对新生儿早期的生长与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易被忽视的症状牙痛、三岔神经痛关联的综合病症——脑胆汁瘤

    作为临床医生有责任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帮助病人及时发现病源及早治疗挽救生命.病列:2007年诊所来了一位女患者,1974年出生的原姓女士34岁,主述牙疼的厉害,其临床特点为患侧面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偶尔三岔神经导致面部疼痛,在给牙齿做全面检查后发现牙齿没有病变,结合相关知识建议她做三岔神经的检查和脑CT,检查后化验单显示为小脑胆脂瘤.

    作者:赵玉莲;赵有奎;柳春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合并内科疾病患者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内科疾病患者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125例.治疗组患者按照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的要求,对其血压和血糖采用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控制,然后再入院接受胆囊临床路径标准化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直接入院接受内科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3d,平均住院费用为4781.48元;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45d,平均住院费用为5242.94元.结论 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约住院费用.

    作者:宋海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DC-CIK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DC-CIK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体外扩增自体DC-CIK细胞,过继回输治疗2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结果 治疗完成后,CR 1例(4.8%),PR 5例(23.8%),MR 9例(42.9%),PD 6例(28.6%),总体有效率(CR+PR+MR)为71.4%;不良反应以寒战、低热和皮疹为主,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自体DC-CIK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MM疗效明显,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针、艾灸治疗中风病人的小便失禁60例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头针、艾灸治疗中风病人小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双侧足运感区和艾灸神阙、中极、关元、气海、八髎穴治疗中风小便失禁60例.结果 60例中痊愈18例,占30%;显效27例,占45%;有效13例,占21.6%;无效2例,占3.3%.结论 针刺双侧足运感区和艾灸神阙、中极、关元、气海、八髎穴能有效的治疗中风病人小便失禁,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祝天翔;陈华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 对242例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并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42例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9例,发生率为3.72%,9例当中有7例切口为乙级愈合,仅2例为丙级愈合,其余233例均为甲级愈合,且9例切口感染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其感染症状均在2周内消失.结论 本研究针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所实施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改良版晨午间护理车的设计

    晨午间护理却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外形轻便、多功能化的新型晨午间护理车.本文作详细介绍.

    作者:胡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来门诊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5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患者运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29例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是治疗甲状腺瘤的首选手术方式,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临床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朱忠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牙隐裂80例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病因及诊断依据,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150颗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牙隐裂发病年龄、牙齿位置的分布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发病年龄多数为38~67岁之间,牙齿隐裂以上颌第一磨牙常见.在80例研究对象中共150颗进行治疗,治愈98颗,明显改善35颗,治疗失败17颗,有效率为89.2%.结论 牙尖斜面是诱发牙隐裂的主要因素,而治疗牙隐裂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晚期牙隐裂患者则需经过根治后,定期到医院复诊.

    作者:陈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入学体检麻疹Ig抗体检出率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房带教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 就我国目前产房带教实际出发,对现今产房带教护理工作中各个阶段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策,充分提高带教人员对产房带教护理工作的认识.方法 笔者调取某院50例带教实例进行研究,对其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学生及带教老师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在产房带教过程中,仍存在着带教老师及学生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等一系列方向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个带教工作建设的实效,通过相关对策进行辅佐,则可以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结论 我国带教工作仍未理想,带教老师是带教工作的主导者,应重视起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带教的实效.

    作者:郑小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