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崔涛

关键词:唐氏综合筛查,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龄孕妇胎儿畸形
摘要:目的 研究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 500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唐氏综合筛查、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对比单独筛查、联合筛查的阳性结果.结果 1 500例高龄孕妇经唐筛筛查检出高危、临界高危人数73例(4.9%),其中40例(2.7%)为唐氏高风险孕妇,27例(1.8%)为AFMOM高风险孕妇,6例(0.4%)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 500例孕妇经四维彩超检查共检出15例(1.0%)异常胎儿,其中4例(0.3%)为唇腭裂(单纯腭裂、唇裂),2例(0.1%)为心脏畸形,3例(0.2%)为肾积水,2例(0.1%)为脊柱裂,3例(0.2%)为肠道闭锁,1例(0.1%)为外耳畸形;联合筛查胎儿畸形阳性率略高于单独的唐氏筛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筛查胎儿畸形阳性率高于四维彩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利于临床医师及时明确是否实施终止妊娠处理,减轻社会及家属经济、精神负担,值得积极应用推广.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育龄期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术后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支架7d,其中观察组患者于7d后平宫颈外口剪短球囊的导管端,继续留置COOK球囊支架至30 d取出;而对照组患者于7d后拔出COOK球囊支架,并于30 d复查.观察并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宫腔粘连情况、月经量改善情况、宫腔重建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AF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改善率及宫腔重建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支架对预防术后宫腔粘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郭碧辉;廖洁慈;吴立明;黄永萍;杨桂春;颜艳;廖再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妇女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宫颈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据2014年发布的一项1998-2008年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2].近几十年,在我国宫颈癌“三阶梯”筛查法的广泛普及、“两癌”筛查的大力推广及宫颈癌普治工作的开展下,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知识的普及、诊疗技术的提高、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宫颈癌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作者:王宇;宋淑芳;刘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我国母乳喂养相关母婴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进展

    2015年10月份以来,我国“二孩政策”全面开放,随之迎来产妇的生育热潮,母婴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母乳喂养作为本能性的行为,与母婴健康息息相关.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明确提出:在出生后初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尽量使母乳喂养持续到2岁或2岁以上.母乳喂养及持续时间不仅与儿童期生长发育[1]、过敏性疾病[2]、贫血[3]及口腔健康[4]相关,甚至对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仍有影响[5].母乳喂养对母亲产后恢复[6]、乳腺健康[7]有促进作用,也降低了母亲远期生殖系统癌症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6].根据2014国家卫计委公布,我国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从1998年的67%下降至2014的27.8%,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8%.目前,国内外不少相关母乳喂养研究,现就母乳喂养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影响母乳喂养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作一综述.

    作者:唐仁红;吴冬娣;廖辉;李琛琴;李海涛;江凌芝;漆天天;练涛;武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综合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生长发育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生长发育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70例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6月-2013年6月3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3年7月-2015年7月35例接受早期综合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近期治疗疗效、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及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5例,两组患儿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代谢紊乱和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月、12月及24月时体重、MDI及PD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出生12月和24月时MDI和PDI评分较出生6月时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远期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用于极低体质量患儿有助于促进智力运动功能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张于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孕妇甲状腺激素波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内分泌激素,对促进新陈代谢及促进骨骼、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孕妇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增加妊娠期合并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妊娠期高血压[2]、妊娠期糖尿病[3]等)与妊娠不良结局(自然流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风险[4],而且严重损害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导致其出生后智力下降[5].

    作者:王莹莹;王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与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与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5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成年女性11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表达,同时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过氧化氢酶(CAT)、对氧磷酸酯酶-1 (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表达.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为(223.78±19.64)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42±15.07) ng/ml,而GSH-Px水平(245.63±18.74) 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54±21.95) U/L (P<0.05);②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AOPP(5.74±0.68) ng/ml和8-OHdG (4.15±0.2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0.13) ng/ml、(1.67±0.14) ng/ml,而CAT(53.72±6.84) U/ml、PON-1 (36.41±6.22) U/ml、SOD (75.03±14.89) U/m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35±10.21)U/ml、(78.65±9.73) U/ml、(155.36±22.54) U/ml (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和内膜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发生明显异常表达,临床诊断可将这些敏感指标作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春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 500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唐氏综合筛查、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对比单独筛查、联合筛查的阳性结果.结果 1 500例高龄孕妇经唐筛筛查检出高危、临界高危人数73例(4.9%),其中40例(2.7%)为唐氏高风险孕妇,27例(1.8%)为AFMOM高风险孕妇,6例(0.4%)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 500例孕妇经四维彩超检查共检出15例(1.0%)异常胎儿,其中4例(0.3%)为唇腭裂(单纯腭裂、唇裂),2例(0.1%)为心脏畸形,3例(0.2%)为肾积水,2例(0.1%)为脊柱裂,3例(0.2%)为肠道闭锁,1例(0.1%)为外耳畸形;联合筛查胎儿畸形阳性率略高于单独的唐氏筛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筛查胎儿畸形阳性率高于四维彩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综合筛查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利于临床医师及时明确是否实施终止妊娠处理,减轻社会及家属经济、精神负担,值得积极应用推广.

    作者:崔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常规呼吸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早产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机械通气组,每组40例,机械通气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及BPD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吸入氧浓度(Fi0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呈下降趋势(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机械通气组(P<0.05);观察组呼吸末正压(PEE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组PEEP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24 h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机械通气组(92.50% vs.77.50%,P<0.05);观察组患儿BPD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7.50% vs.22.50%,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机械通气组(25.0% vs.47.50%,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RDS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血气指标,减少BPD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刘立铭;葛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醋酸亮丙瑞林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醋酸亮丙瑞林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遵化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患者接受醋酸亮丙瑞林治疗,B组患者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等临床主观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FSH、LH、E2相比于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效果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作者:陈翠平;徐建锋;马艳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GF-Ⅱ、PCT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GF-Ⅱ、PCT水平变化情况、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65% (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 (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F、FEV1、FVC、血清IGF-Ⅱ、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F-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 (8/46)与对照组的8.70% (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GF-Ⅱ、PCT水平,促进肺损伤修复,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健;温伟溪;丘惠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该院建卡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 492例为路径组,选择相同条件同期建卡分娩的孕妇1 480例为非路径组.路径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非路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路径组与非路径组初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路径组产妇阴道分娩率(64.3%)明显高于非路径组的阴道分娩率(5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孕期体质量平均增加(14.83±6.56) kg,非路径组平均体质量增加(15.95±7.15) k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早产儿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非路径组的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对控制孕期体质量增加、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孕产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鹂麟;黄群;夏英倩;金焱;沈莺;王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子痫前期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7年7月间收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41例,按照有无发生孕妇或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分为妊娠不良结局组50例和无不良妊娠结局组291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孕产次、生化检查、母儿结局等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产次、分娩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尿酸、24h尿蛋白、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眼底疾病、HELLP、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白蛋白、妊娠分娩孕周、产次、入院时的舒张压、对子痫前期发生不良结局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产次、舒张压是子痫前期不良结局发生的高风险因素(OR>1).结论 对子痫前期的孕妇应密切关注其血压、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预防子痫前期不良结局的发生.不伺孕妇有着不同的自身情况和临床表现.引发子痫的相关因素较复杂,对年龄大、产次多、血压高、血清蛋白水平低、有合并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子痫前期孕妇更应重点关注.重视孕产前保健知识培训,普及孕产前规律检查,加强宣传疾病防治,提高患者的重视度,针对性实施干预对策,早发现、早治疗,病情不好时应立即结束妊娠.

    作者:李秀娟;蔡建兴;叶辉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防龋追踪研究

    目的 评估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在局部使用氟保护漆后的防龋效果,为我国落后地区制定学龄儿童龋病预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甘肃省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1 684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22名)及对照组(862名).观察组在第一恒磨牙局部涂氟,两组均接受常规群体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并进行2年追踪调查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龋率、龋均、干预前已萌第一恒磨牙新增龋面均、实验干预后新萌第一恒磨牙龋面均及龋病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7岁学龄儿童局部使用氟保护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是较好的群体防龋方法.

    作者:易根云;周建业;张菊梅;张小凤;黄慧敏;吴生荣;李志强;何祥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育龄期女性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中医体质的研究

    目的 检测正常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及中医体质,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女性,经期检测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同时进行体质调查.结果 106例正常育龄期女性血清AMH水平为(2.45±1.89)ng/ml.AMH水平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22~ 25岁女性血清AMH水平高(3.10±2.18) ng/ml,35岁后女性血清AMH水平显著性下降,35~40岁AMH均值为(1.46±1.15) ng/ml.年龄与体质相关:随年龄增长,平和质逐渐减少,30岁前后平和质分别为27例(25.5%)和15例(14.2%).体质与AMH水平相关:①偏颇质者较平和质的AMH水平低:在年龄<30岁阶段,偏颇质AMH水平(2.21±1.57) ng/ml较平和质AMH水平(3.48±2.24) n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MH水平低者偏颇质更多:在年龄<35岁组内,AMH<2.211 ng/ml组与AMH≥2.211 ng/ml组平和质与偏颇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育龄期女性血清AM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35岁后下降显著.年龄与体质相关,随年龄增长,尤其是30岁之后,健康育龄期女性体质向偏颇质转变.偏颇质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有相关性.

    作者:彭潇;廖美清;杨洪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工作提供一定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2所幼儿园共计2 250名3 ~5岁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检查并统计儿童患龋情况,对家长进行儿童口腔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 250名3~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58.71%(1 321/2 250),龋均3.46,填充率为19.38% (256/1 321).男童患龋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开始刷牙时间、刷牙次数、睡前喝牛奶、吃零食频率、饭后漱口、家长受教育程度、含氟牙膏知晓率、了解窝沟封闭、关注牙齿健康是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次数≤1次、睡前喝牛奶、经常吃零食、家长不关注牙齿健康是乌鲁木齐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3~5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预防及控制措施.

    作者:常琦;董芳;王安平;岳新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北京市朝阳区3~7岁儿童气质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3~7岁儿童的气质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特征,探究两者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432名儿童使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儿童抚养行为Q分类卡片进行问卷调查.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两变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气质类型分布中,易养型61名,占14.1%;中间近易养型260名,占60.2%;难养型19名,占4.4%;中间偏难养型47名,占10.9%;启动缓慢型45名,占10.4%.不同气质类型间比较,家庭教养方式在接受性和鼓励独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气质维度与父母养育方式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性是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维度的影响因素,拒绝是规律性、适应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维度的影响因素,鼓励独立是规律性、适应性、反应阈维度的影响因素,惩罚是活动水平、情绪本质维度的影响因素,保护担忧是趋避性、反应阈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气质以中间近易养型、易养型为主.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气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应根据儿童气质特性选择适宜的教养方式.

    作者:段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siRNA沉默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培养MCF-7细胞,观察组对细胞进行siRNA-DAXX转染,空白组不对细胞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对细胞进行siRNA-NC转染,①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三组DAX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②使用MTT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能力,③使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三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①观察组DAXX表达水平与空白组及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能够显著抑制DAXX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②Western blot显示DAXX基因被沉默后,观察组细胞增殖率仅为空白组或对照组的62.93%,③RT-PCR显示DAXX基因被沉默后,观察组细胞增殖率仅为空白组或对照组的77.24%;④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穿过小室的几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沉默DAXX基因表达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减低,DAXX是一种肿瘤促进基因.

    作者:田瑞华;郑良楷;何泽生;黄宗涌;杨毅斌;张爱格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ng Ⅱ、LPO水平变化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变化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9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46例予以拉贝洛尔+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及血清Ang Ⅱ、LPO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新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用药1周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1周后观察组血清Ang Ⅱ、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 (6/46),对照组为11.11% (5/4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丹参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新生儿结局及血清Ang Ⅱ、LPO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洁;肖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复方铁锌钙口服液、维生素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贫血合并肺部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铁锌钙口服液、维生素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贫血合并肺部支原体感染患儿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72例贫血合并肺部支原体感染患几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铁剂、物理降温、痰热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铁锌钙口服液、维生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维生素D、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能力、肺功能、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以及血清运转蛋白饱和度(TS)、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瘦素、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维生素D、RBC、Hb、SF、T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贫血合并肺部支原体感染患儿予以复方铁锌钙口服液、维生素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组织损伤以及贫血情况,提高肺功能与机体免疫力,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郭慧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早期判断细菌性脑膜炎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确诊细菌性脑膜炎及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在细菌脑膜炎患儿病程早期(6~24h)、高峰期(24~72 h)及恢复期(2~3周)采集血清,测定血清PCT水平,同时测定健康儿童血清PCT水平.比较健康儿童与脑膜炎早期患儿血清PCT水平,并比较病程早期、高峰期和恢复期血清PC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峰期的血清PCT水平高于病程早期及恢复期.观察组血清PC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早期与高峰期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峰期与恢复期P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早期确诊细菌性脑膜炎及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均有意义,可以减少脑膜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指导治疗,可作为有效监测指标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晴;李海波;张波;张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