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银;林振浪
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福田区育龄妇女短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为大限度调动育龄群众节育主动性、减少因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福田区的9个街道计生服务站和福田区计生服务中心对20 ~ 49岁使用短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短效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2 048名对象中现正使用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1 819例占88.8%、安全期/体外排精115例占5.6%、口服避孕药73例占3.6%、外用避孕药41例占2.0%.多数人认为避孕套、IUD或结扎安全,比例分别为63.1%、29.6%.高年龄组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较低,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较高(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升高,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下降(P<0.01).因避孕失败导致流产的负面因素有年龄和生育子女数,而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宣传材料、电视录像广播和网络是受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结论 有必要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情况等特征的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质量,提高育龄人群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以降低避孕失败率.
作者:冯宗丽;朱虔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在该院接受无创产前检测(NIPT)的孕妇4 462例,均为单胎妊娠,自然受孕,孕周12~ 26周,年龄25 ~40岁.根据检查指征分为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产前筛查高风险、高龄孕妇(≥35周岁)、其他原因(产前筛查低风险要求做检测、单项指标值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等)及未做产前筛查5组.抽取孕妇外周血,分离血浆后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通过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加以验证;结果阴性者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情况.结果 在4 462例孕妇中,有82例孕妇NIPT阳性,阳性率1.84%,其中高龄孕妇的阳性率(2.98%)高,其他依次为筛查高风险(1.91%)、临界风险(1.54%)、未做筛查(1.28%)、其他原因(0.18%);另外,NIPT检测21-三体37例多,阳性率0.83%,其他依次为18-三体14例(0.31%),X单体11例(0.25%),性染色体三体9例(0.20%),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0.13%),13-三体5例(0.11%);64例进行了羊水或(和)脐血产前诊断,发现57例NIPT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7例不一致,总计阳性预测值为89.06%,其中NIPT的21-三体与18-三体阳性预测值为100.00%,13-三体阳性预测值为75.00%,X单体阳性预测值为71.43%,性染色体三体阳性预测值为66.67%,其他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结论 岳阳市孕妇行NIPT的主要检测指征为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与产前筛查临界风险;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13三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阳性预测值较低.
作者:邬洪梁;蔡薇;邵志兵;冯丹;祝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山西阳泉地区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本地区感染型别特点、多重感染情况以及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2-2016年16 735例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亚型、多重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差异.结果 16 735例患者HPV总阳性率为29.73%,从2012-2016年各年度HPV感染率分别为33.20%、31.74%、33.37%、28.39%、24.66%.21种型别均有检出,单一型别感染3 549例,占阳性样本的71.34%,其中高危型感染3 108例.占阳性样本的62.47%,低危型感染441例占阳性样本的8.86%;高危型前五位型别分别是HPV 16、58、52、53、39,低危型以HPV 81、6居多.多重感染为1 452例,占阳性样本的33.07%,双重感染常见占阳性样本的21.85%;多重感染中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其构成比达到63.50%,<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结论 阳泉地区妇科门诊HPV总感染率较高,2012-2016年的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以单一感染为主,且高危型感染居多,常见感染亚型为HPV 16、58、52、53、39;<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
作者:赵俊琴;石玉萍;何鸿绯;刘菲;李占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后剖宫产结束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引产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成功分娩产妇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和30例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产妇为剖宫产组,分析产妇剖宫产结束的原因.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前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剖宫产组产妇的Bishop评分为(5.64±0.75)分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的(7.35±0.81)分,潜伏期和缩宫素浓度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剖宫产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hop评分、潜伏期、缩宫素浓度和心理状态是影响产妇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P<0.05),Bishop评分与产妇引产失败的相关性为负相关,其余各项指标为正相关;心理状态对产妇的引产结局影响大占比38.19%,其次为缩宫素浓度、Bishop评分和潜伏期.结论 在使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对产妇进行引产时,应当重点关注产妇的Bishop评分、潜伏期、缩宫素浓度和产妇的心理状态,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引产率.
作者:刘琼珊;陈洁婷;范馥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规律产前检查(产检)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降低剖宫率,预防和控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住院分娩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孕产妇1 23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律产检分为观察组764例和对照组470例,对照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未进行孕期营养、运动等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给予明确的健康教育、“一对一指导”,比较两组自我保健管理水平评分、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8、20.694、19.438、16.938,均P<0.01);剖宫产2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56,P<0.01);早产、子痫前期、羊水异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vs.6.60%,1.96%vs.5.74%,6.81%vs.10.64%,2.09%vs.9.57,1.18%vs.3.62%,0.26%vs.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6、12.655、5.635、34.650、8.393、9.001,P<0.05或P<0.01).结论 规律产检有助于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董诀;陆水芬;徐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早产儿呼吸支持治疗及转归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121例,依据患儿出生24 h内血清25 (OH)D水平将患儿分为观察组血清25 (OH)D水平低于选取的早产儿的平均水平,即低维生素D组53例和对照组[血清25 (OH)D水平高于选取的早产儿的平均水平,即高维生素D组] 68例.对两组母婴相关因素、住院期间患儿的治疗情况、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情况、两组临床转归情况及两组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母婴各相关因素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氧疗率、呼吸支持治疗率、呼吸机机械通气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常频呼吸机治疗率、高频呼吸机治疗率、CPAP治疗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CPAP时问及PS治疗率较对照组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院体重、住院期间死亡率、转诊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出血、湿肺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PD、RDS发生率分别为33.96%、62.26%,显著高于对照组14.71%、4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会增加早产儿氧疗及CPAP时间,增加BPD、RDS发生率,延长其住院时间.
作者:姚德强;孙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2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中伴有胆红素脑病的3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184例单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和化验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24 h内黄疸、有新生儿溶血、颅脑血肿、酸中毒、感染和贫血、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以及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 (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24 h内黄疸、有新生儿溶血、颅脑血肿、酸中毒、感染和贫血、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以及CK-MB作为自变量,将有无胆红素脑病作为因变量,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显示,24 h内黄疸、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4 h内黄疸、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可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疾病知识宣教、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并早期进行相关治疗,在缓解、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琦;张岩;王文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潘冰;陈慧;郑炜智;潭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诊断多遵从2003年鹿特丹标准,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性改变以及不孕[1].PCOS患者可能在生命的早期,甚至是胚胎期就出现高雄激素血症、IR以及代谢紊乱等情况,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2].其中约70%的PCOS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多数表现为超重和肥胖,这些人中多为中心型或外周型肥胖[3].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罹患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易致人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4].本文将概述在PCOS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和功能的异常表现,以及这些异常对脂肪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王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胎盘生长因子(PLGF)、D-二聚体(D-D)的表达及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9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25例健康孕妇;检测所有受试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r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Hcy、PLGF、D-D的水平,并分析Hcy、PLGF、D-D与SBP、DBP、TC、TG、LDL-C、HDL-C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先兆子痫组、子痫组Hcy、D-D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组血清中Hcy、D-D的水平显著高于先兆子痫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Hcy、D-D与SBP、DBP、TG、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组、先兆子痫组、子痫组PLGF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组血清中PLGF的水平显著低于先兆子痫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PLGF与SBP、DBP、TG、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 Hcy、PLGF、D-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周莉君;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羊膜腔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孕16 ~24周要求产前诊断以及24周后要求行FISH检查的孕妇开展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6 484例(其中FISH 80例)孕妇的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6 484例孕妇均穿刺成功,孕22+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98%,孕23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17%.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60%,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62%;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96%,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46%.不同孕周、不同羊水指数、不同穿刺层面孕妇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医源性胎儿丢失4例,羊膜腔穿刺术导致胎膜早破1例、感染3例,综合风险率为0.06%.结论 羊膜腔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其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影响小,是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作者:刘晓玲;申彩霞;许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 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 cm、(145.5±-20.5)°、(51.4±11.8)o,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 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百玲;唐佳松;张锐;王婷;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NF-κB、IL-17和TLR4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ICP孕妇预后的改善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取ICP孕妇54例纳入ICP组,健康孕妇46例纳入对照组,根据ICP程度将54例ICP孕妇分为重度组20例与轻度组34例.采集所有孕妇剖宫产后的胎盘组织并检测其NF-κB、IL-17和TLR4表达,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的年龄、孕周、肝功能指标、胎盘组织中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蛋白相对灰度值(IL-17/β-actin)、NF-κB蛋白的相对灰度值(NF-κB/β-actin)、TLR4蛋白相对灰度值(TLR4/β-actin),比较3组的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死胎率、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分析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对I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ST、ALT、TBA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死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的早产发生率及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分度及妊娠结局均与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胎盘组织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预测ICP孕妇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43、0.832、0.932,灵敏度分别为0.87、0.89、0.80、0.85,特异度0.81、0.83、0.84、0.87.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的NF-κB、IL-17和TLR4均存在高表达,且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相关性.随着NF-κB、IL-17和TLR4表达的增加ICP加重,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的发生风险增大.胎盘组织的NF-κB、IL-17、TLR4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头颅磁共振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后期神经行为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及新生儿住院的早产儿200例,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分为无脑损伤组(48例)和脑损伤组(152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与Verio 3.OT超导MRI成像仪,行头颅磁共振检查.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神经行为方面的测试.测试时参照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包括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早产儿损伤中,以脑室周围蛋白质软化和脑皮质损伤为主,分别占37.50%和25.00%.两组随访1个月和3个月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损伤组随访6个月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发生率高于无脑损伤组(P<0.05).结论 头颅磁共振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后期神经行为发育提供依据.
作者:徐刘毅;邹小卫;王吉;韩宜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28例低血糖新生儿根据脑部CT或MRI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单纯低血糖组68例及低血糖合并脑损伤组60例,另选取6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入院时血清HMGB1、IGF-1、NSE水平,观察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不同入院时间血清HMGB1、IGF-1、NSE变化情况;应用受试者特异曲线(ROC)分析血清HMGB1、IGF-1、NSE在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低血糖合并脑损伤组患儿入院时血清儿HMGB1、IGF-1、NSE水平显著高于单纯低血糖组及对照组,单纯低血糖组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低血糖新生儿病情的改善及转归,患儿血清HMGB1、IGF-1、NSE水平显著下降,低血糖脑损伤预后良好组血清HMGB1、IGF-1、NSE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IGF-1、NSE联合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HMGB1、IGF-1、NSE单独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AUC 0.742、0.719、0.752.结论 血清HMGB1、IGF-1、NSE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时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患儿病情转归其水平显著下降,可作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艳辉;崔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黄冈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4例为观察组,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112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特征以恶心、呕吐多39.19% (29/74)、其次为腹泻、腹痛31.08% (23/74)、急性胆囊炎13.51% (10/74)及急性肝炎10.81% (8/74),肝脾肿大少5.41% (4/74).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热、热程超过7d和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超过病程第5天为观察组患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为其影响因素.
作者:曾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两组影像医师采用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过经腹和经阴道两种途径进行检查,设定经腹超声探头频率3.5 MHz,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5~7.5 MHz.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符合度.结果 6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团块型22例,孕囊型38例.经腹超声检出团块型22例,孕囊型28例,未检出10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团块型22例,孕囊型34例,未检出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88.3%)高于经腹超声(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特异度外,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ROC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经腹超声.结论 与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在无检查禁忌证时可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胡娟;朱宇;石书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用于评估黄体囊肿破裂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旨在提高临床妇科医生对于黄体囊肿破裂的认知水平,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保护卵巢功能,预防卵巢早衰.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标准进行4次分组并进行分析,分别是右侧黄体囊肿破裂(63例)与左侧黄体囊肿破裂(37例)、囊肿裂口≤1 cm者(55例)与囊肿裂口>1 cm者(45例)、出血量≤1000ml者(65例)与出血量>1 000 ml者(35例)、行患侧单纯卵巢修补术者(40例)与行患侧卵巢楔形切除术者(60例).分别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AMH、FSH和LH水平的差异.结果 术后,不同临床资料患者血清AMH均显著下降(P<0.05),FSH和LH较术前变化不大(P>0.05).但术后右侧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与左侧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囊肿裂口>1 cm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囊肿裂口≤1 cm患者(P<0.05),出血量>1 000 ml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出血量≤1 000 ml患者(P<0.05),行患侧卵巢楔形切除术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行患侧单纯卵巢修补术患者(P<0.05).结论 与FSH和LH相比,AMH是更为敏感的评判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卵巢黄体破裂后急诊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贵媛;贺青蓉;黄素艳;秦炜;黄彩云;李冬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确定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主要遗传异常类型和频率,强调在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常规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的必要性.方法 对913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核型分析无法确诊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Q-显带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6.0% (146/913)有遗传异常,包括24.6% (100/406)无精症患者和9.1% (46/507)的少精症患者;正常对照组中没有检测出性染色体异常,仅检测出1.7%常染色体异常.无精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19.0% (77/406),47,XXY异常率为13.5% (55/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中相应异常率3.6% (18/507)、2.4% (12/507);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症患者中检出20.0% (81/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检出率8.9% (45/507).结论 遗传因素改变是引起无精少精、造成男性原发不育重要原因.综合运用细胞遗传、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是提高男性不育患者遗传病因检出率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确定不育的原因,提供预后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指导生殖选择;同时辅助生殖技术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PGD检测以减少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风险.
作者:葛运生;张剑;曾寰;蔡美娇;陈佳燕;夏众敏;陈小露;郭奇伟;王文博,吴慧南,周裕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依据分娩镇痛方法将这些初产妇分为非药物助产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30例,非药物助产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基础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然后对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情况、产后疼痛程度、产程、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23.3% (7/30),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 (P<0.05);会阴完整、会阴裂伤Ⅰ度比例16.7%(5/30)、60.0% (18/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3.3% (1/30)、36.7% (11/30)(P<0.05);产后疼痛0级、Ⅰ级比例66.7% (20/30)、23.3% (7/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0、6.7% (2/30) (P<0.05);Ⅱ级、Ⅲ级比例10.0% (3/30)、0均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36.7% (11/30) (P<0.05);第一产程显著短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程度.
作者:李双平;丁亚平;常艳;马小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