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律产前检查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董诀;陆水芬;徐敏娟

关键词:规律产前检查, 孕产妇, 自我保健管理,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规律产前检查(产检)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降低剖宫率,预防和控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住院分娩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孕产妇1 23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律产检分为观察组764例和对照组470例,对照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未进行孕期营养、运动等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给予明确的健康教育、“一对一指导”,比较两组自我保健管理水平评分、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8、20.694、19.438、16.938,均P<0.01);剖宫产2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56,P<0.01);早产、子痫前期、羊水异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vs.6.60%,1.96%vs.5.74%,6.81%vs.10.64%,2.09%vs.9.57,1.18%vs.3.62%,0.26%vs.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6、12.655、5.635、34.650、8.393、9.001,P<0.05或P<0.01).结论 规律产检有助于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胎盘生长因子、D-二聚体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胎盘生长因子(PLGF)、D-二聚体(D-D)的表达及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9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25例健康孕妇;检测所有受试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r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Hcy、PLGF、D-D的水平,并分析Hcy、PLGF、D-D与SBP、DBP、TC、TG、LDL-C、HDL-C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先兆子痫组、子痫组Hcy、D-D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组血清中Hcy、D-D的水平显著高于先兆子痫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Hcy、D-D与SBP、DBP、TG、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组、先兆子痫组、子痫组PLGF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组血清中PLGF的水平显著低于先兆子痫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PLGF与SBP、DBP、TG、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 Hcy、PLGF、D-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周莉君;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孕妇血清学标志物预测胎盘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持续的胎盘缺血性综合征,又称胎盘缺血性疾病,包括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FGR)/小于胎龄儿(SGA)及胎盘早剥等,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因素[1].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阻、滋养细胞侵袭不足、胎盘着床过浅、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及循环障碍,母体与胎儿间物质转运障碍,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导致FGR/SGA的发生;胎盘持续缺氧、细胞凋亡,引起胎盘功能异常,血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导致系统性炎性反应,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作者:周杰;孟静雯;肖建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为孕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分析,共纳入围产儿262 609例,探讨与未发病孕妇相比,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2259例围产儿的母亲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占围产儿总数的0.86%.在这些孕妇中围产儿死亡、活产中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有PIH的围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加重,上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逐渐增高,RR值逐渐增大.结论 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妊娠结局,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二孩政策放开后孕妇年龄增大,应在孕早期高度重视各类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张雪;刘凯波;刘凤洁;杨惠娟;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生存质量

    目的 调查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干预、治疗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尿路感染的复发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36条目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问卷,分别对9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期RUTI女性患者(RUTI组)和6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绝经期RUTI患者焦虑发生率54.17%、抑郁发生率63.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3%、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症状的高发生率极其明显地降低了绝经期RUTI患者的生存质量,在RP、VT、RE、MH方面SF-36得分RUTI组较健康对照组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F-36 8个维度中PF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208,P-0.045);RP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84、-0.257,P=0.000、0.012);VT、SF、RE、MH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必须对绝经期RUTI患者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朱美凤;王身菊;赵敏;邓祥军;殷晓坷;陈岱;周春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就诊收治足月分娩于第一产程中胎心监护无反应型578例低危产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9例.观察组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将两组产妇胎心监测结果与分娩结局对照解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产程中使用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胎心监护有效率,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SDF-1、MMP-9和VEGF-C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潘冰;陈慧;郑炜智;潭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012-2016年山西阳泉地区妇女门诊宫颈HPV感染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阳泉地区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本地区感染型别特点、多重感染情况以及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2-2016年16 735例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亚型、多重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差异.结果 16 735例患者HPV总阳性率为29.73%,从2012-2016年各年度HPV感染率分别为33.20%、31.74%、33.37%、28.39%、24.66%.21种型别均有检出,单一型别感染3 549例,占阳性样本的71.34%,其中高危型感染3 108例.占阳性样本的62.47%,低危型感染441例占阳性样本的8.86%;高危型前五位型别分别是HPV 16、58、52、53、39,低危型以HPV 81、6居多.多重感染为1 452例,占阳性样本的33.07%,双重感染常见占阳性样本的21.85%;多重感染中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其构成比达到63.50%,<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结论 阳泉地区妇科门诊HPV总感染率较高,2012-2016年的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以单一感染为主,且高危型感染居多,常见感染亚型为HPV 16、58、52、53、39;<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

    作者:赵俊琴;石玉萍;何鸿绯;刘菲;李占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与不伴会阴侧切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低位产钳术伴会阴侧切与不伴会阴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侧切分为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399例和低位产钳组147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结局.结果 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术组比不侧切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均为二度会阴损伤(100.0%),低位产钳组中有38.8% (57/147)发生了二度会阴损伤,其他产妇会阴完整或轻度撕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应用抗生素的例数较低位产钳组多,分别为76.1% (303/399)和67.3% (9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17.51±10.03) g/L和(116.27±9.29) g/L,产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侧切组低于低位产钳组,分别为(97.53±12.75) g/L和(104.32±11.2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行产钳术时行会阴侧切者比不侧切者有更多的会阴损伤,增加了产妇失血量和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因此不提倡产钳助产时常规会阴侧切.

    作者:王华英;姚依坤;孙晓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深圳市福田区短效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福田区育龄妇女短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为大限度调动育龄群众节育主动性、减少因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福田区的9个街道计生服务站和福田区计生服务中心对20 ~ 49岁使用短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短效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2 048名对象中现正使用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1 819例占88.8%、安全期/体外排精115例占5.6%、口服避孕药73例占3.6%、外用避孕药41例占2.0%.多数人认为避孕套、IUD或结扎安全,比例分别为63.1%、29.6%.高年龄组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较低,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较高(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升高,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下降(P<0.01).因避孕失败导致流产的负面因素有年龄和生育子女数,而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宣传材料、电视录像广播和网络是受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结论 有必要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情况等特征的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质量,提高育龄人群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以降低避孕失败率.

    作者:冯宗丽;朱虔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及鉴别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在不同类型子宫畸形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子宫畸形患者68例.均实施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检查,以核磁共振(MRI)、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及宫腹腔镜等临床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畸形诊断价值.结果 三维阴道超声对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及弓形子宫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正确诊断率均高于二维阴道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阴道超声和三维阴道超声在双角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及正常子宫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阴道彩超对相似子宫畸形鉴别难度较大,尤其是不完全纵隔与完全纵隔、不完全纵隔与弓形子宫的鉴别.结论 二维与三维阴道超声均能明确诊断、鉴别双角子宫、双子宫及单角子宫,与二维阴道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对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及弓形子宫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宋小磊;余义梅;靳云芳;籍雪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经腹股沟髋关节超声在髋关节异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腹股沟髋关节横切面超声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髋关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41例髋关节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对41例患儿48个发育异常的髋关节进行经腹股沟髋关节横切面超声检查,评估并随访治疗前、后股骨头的位置,并使用Graf方法、X线检查对比评估经腹股沟横切面检查方法结果是否与髋关节发育情况一致.结果 44个异常髋关节在治疗后经腹股沟髋关节横切面超声检查提示股骨头在位,Graf方法或X线检查均提示髋关节发育明显好转,横切面检查结果与Graf方法或X线检查评价的髋关节发育情况相符.另有4个采用横切面超声检查方法监测提示股骨头持续不在位,Graf分型提示髋关节发育恶化,遂调整治疗方案.所有经腹股沟横切面超声检查的结果均与经Graf方法或X线检查评价髋关节发育情况相符.结论 经腹股沟髋关节横切面超声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监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股骨头位置的常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中的随访,进而指导临床及时更改不恰当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苹;陈娜燕;冯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为产妇全面的母乳喂养指导,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8月出院的早产儿初产妇100例,依据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微信+QQ,50例,出院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8月)和对照组(常规干预,50例,出院时间为2013年6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相关问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96.0%、86.0%、78.0%、46.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72.0%、6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问题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联合QQ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甚至避免乳头凹陷、乳头皲裂等母乳喂养问题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英霞;何梅香;韩叶;焦义芬;李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水平及喂养方式与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关系

    目的 探讨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水平及喂养方式与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关系,旨在为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正常体检的3个月龄超重的婴儿120例作为超重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正常体检的3个月龄内体质量正常的婴儿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儿均为母乳喂养.收集两组产妇母乳,检测两组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水平,并发放喂养方式调查问卷,分析其与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关系.结果 超重组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母乳中胃生长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乳瘦素及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出生后2个月、3个月喂奶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出生后2个月、3个月喂奶间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母乳胃生长素水平与喂奶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171,P<0.05),与喂奶间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184,P<0.05).结论 婴儿食欲受母乳胃生长素水平影响,随其增高而增进,是婴儿出生后早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谢盛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IL-6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0.5±0.3)分与(0.7±0.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评分(3.6±3.1)分与(4.7±5.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以及运动发育评分,且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

    作者:于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脂肪组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诊断多遵从2003年鹿特丹标准,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性改变以及不孕[1].PCOS患者可能在生命的早期,甚至是胚胎期就出现高雄激素血症、IR以及代谢紊乱等情况,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2].其中约70%的PCOS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多数表现为超重和肥胖,这些人中多为中心型或外周型肥胖[3].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罹患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易致人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4].本文将概述在PCOS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和功能的异常表现,以及这些异常对脂肪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王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氧化应激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发病率为1.7%~11.6%.GDM可导致剖宫产、新生儿巨大、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并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研究发现GDM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失衡,可导致血管损伤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造成胰岛素抵抗,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现对氧化应激在GDM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林敏;郑加永;张红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联合检测的意义,为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血液细菌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非血液细菌感染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及阳性率,并对血清PCT与CRP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检测对血液细菌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CRP检测,PCT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PCT对血液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高于血清CRP,CRP及P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合并肺转移患者治疗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目的 了解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CYFRA 21-1)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对于预测患者治疗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入组72例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收集治疗前血清CYFRA 21-1及SCC-Ag水平,使用生存分析、COX回归方法分析两项治疗对于治疗后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SCC-Ag/CYFRA 21-1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具有相关关系,肿瘤>4 cm以及病理类型为鳞癌的患者血清两项指标较高.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YFRA 21-1阳性(>3.3 mg/L)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13月vs.19月,P<0.05).同时SCC-Ag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小于阴性的患者(14月vs.21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大小(OR=11.636,P=0.017),以及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OR=4.228,P=0.001)以及CYFRA 21-1水平(OR=8.239,P<0.001).结论 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 21-1/SCC-Ag水平可以作为生存情况的有效预测指标.

    作者:黄晓洁;杨俊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MMP-9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40例EMs患者,取其40份在位内膜组织标本(A组)与40份异位内膜组织标本(B组),并选择同期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RT-PCR技术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在3组标本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存在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平均光密度值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mRNA、趋化因子受体-4 mRNA、MMP-9 mRNA及VEGF mR-NA表达量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过高表达与EMs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利用其他相关通路对MMP-9、VEGF造成影响,进而能够在EMs侵袭与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是诊治EMs患者的重要靶点.

    作者:陆月梅;王秀美;刘娅;周建云;王琛琛;仲晓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黄冈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4例为观察组,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112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特征以恶心、呕吐多39.19% (29/74)、其次为腹泻、腹痛31.08% (23/74)、急性胆囊炎13.51% (10/74)及急性肝炎10.81% (8/74),肝脾肿大少5.41% (4/74).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热、热程超过7d和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超过病程第5天为观察组患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为其影响因素.

    作者:曾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