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张英霞;何梅香;韩叶;焦义芬;李荣

关键词:微信, QQ,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为产妇全面的母乳喂养指导,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8月出院的早产儿初产妇100例,依据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微信+QQ,50例,出院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8月)和对照组(常规干预,50例,出院时间为2013年6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相关问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96.0%、86.0%、78.0%、46.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72.0%、6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问题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联合QQ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甚至避免乳头凹陷、乳头皲裂等母乳喂养问题的发生风险.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托莫西汀对抽动障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改善情况

    目的 探讨托莫西汀对抽动障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抽动障碍伴ADHD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哌甲酯片联合氟哌啶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托莫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及ADHD总分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1.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运动抽动分数(10.3±2.2)分,低于对照组的(15.1±3.4)分(P<0.05),观察组发声抽动分数(2.3±0.5)分,低于对照组的(4.1±0.9)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ADHD总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ADHD总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注意缺陷分数(9.8±1.8)分,低于对照组的(15.3±2.9)分(P<0.05),观察组多动-冲动分数(6.3±1.9)分,低于对照组的(9.4±2.1)分(P<0.05),观察组ADHD总分数(17.6±4.4)分,低于对照组的(22.9±5.7)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4% vs.39.1%)(P<0.05).结论 给予抽动障碍伴ADHD的患儿托莫西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缓解患儿抽动程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联合异丙托溴铵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IL-6、TNF-α及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异丙托溴铵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IL-6、TNF-α及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可以更好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对胎儿心脏筛查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五横切面检查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对胎儿心脏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 1月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的孕妇6 612例,并建立孕妇年龄、平均年龄、怀孕周期等详细档案资料,采用GE E8对胎儿进行常规检查时,联合利用五横切面检查法,即测量胎儿腹围的上腹部横切面和四腔心切面头侧偏斜快速筛查法,加上彩色多普勒显示,快速判断胎儿心脏是否正常,并将产前检查结果与引产后尸解结果和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选6 612例检查孕妇中,筛查出胎儿心脏畸形34例(0.51%),漏诊2例(0.03%).结论 五横切面检查法能快速全面筛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畸形,有效避免了胎儿心脏畸形的漏诊.

    作者:孙东艳;董明华;肖颖;岳国栋;宋新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MMP-9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40例EMs患者,取其40份在位内膜组织标本(A组)与40份异位内膜组织标本(B组),并选择同期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RT-PCR技术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在3组标本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存在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平均光密度值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mRNA、趋化因子受体-4 mRNA、MMP-9 mRNA及VEGF mR-NA表达量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过高表达与EMs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利用其他相关通路对MMP-9、VEGF造成影响,进而能够在EMs侵袭与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是诊治EMs患者的重要靶点.

    作者:陆月梅;王秀美;刘娅;周建云;王琛琛;仲晓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高胆红素血症SD大鼠幼崽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SD大鼠幼崽罹患高胆红素血症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的情况下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究IGF-1在胆红素脑病防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7日龄的SD大鼠幼崽120只,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3个组,即对照组(A组)、高胆红素血症组(B组)、IGF-1干预组(C组),再根据处死时间点的不同(6h、12h、24 h、48 h和72 h)将其划分成5个子组,每个子组8只.观察各组SD大鼠幼崽的异常神经行为;再依据时间点取各组SD大鼠幼崽脑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SD大鼠幼崽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脑组织细胞的凋亡率选用TrUNEL检测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情况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红素血症组SD大鼠幼崽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高胆红素血症组比较,IGF-1干预组SD大鼠幼崽海马区神经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凋亡减少(P<0.05),但其表达和凋亡率仍较对照组偏高(P<0.05).结论 SD大鼠幼崽在罹患高胆红素血症时Caspase-3可能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凋亡;IGF-1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婷;阴怀清;刘文俊;苏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依据分娩镇痛方法将这些初产妇分为非药物助产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30例,非药物助产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基础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然后对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情况、产后疼痛程度、产程、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23.3% (7/30),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 (P<0.05);会阴完整、会阴裂伤Ⅰ度比例16.7%(5/30)、60.0% (18/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3.3% (1/30)、36.7% (11/30)(P<0.05);产后疼痛0级、Ⅰ级比例66.7% (20/30)、23.3% (7/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0、6.7% (2/30) (P<0.05);Ⅱ级、Ⅲ级比例10.0% (3/30)、0均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36.7% (11/30) (P<0.05);第一产程显著短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程度.

    作者:李双平;丁亚平;常艳;马小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宫颈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4例宫颈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首治方案分为直接清宫术组、甲氨蝶呤(MTX)治疗+/-清宫术组和子宫动脉栓塞(UAE)+清宫术组.电话随访所有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结果 急/误诊患者输血及子宫切除风险明显高于非急/误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清宫术组、MTX治疗+/-清宫术组和UAE+清宫术组治疗成功率、手术出血量<200 ml患者比例、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例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保留生育功能,随访到17例,继发不孕率为38.5%.结论 宫颈妊娠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UAE联合清宫术治疗安全有效;MTX治疗联合清宫术需在备有开腹或UAE条件下进行.宫颈妊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需加强再生育管理.

    作者:连成瑛;陈秀娟;黄小琛;林元;刘晓青;倪翊华;熊秀梅;陈清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SDF-1、MMP-9和VEGF-C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潘冰;陈慧;郑炜智;潭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儿童IDA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50例IDA患儿为IDA组和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参数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和铁代谢指标包括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水平;IDA患儿采用间断小剂量补铁法2 mg元素铁/kg,每2日服药1次,疗程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统计总有效率;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智力Gesell评分和睡眠评分.结果 两组儿童红细胞参数和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儿治疗后Hb、MCV、MCH、MCHC和TRF水平高于治疗前,RET%和SF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6.0%;IDA患儿治疗后智力Gese]l评分和睡眠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琼;龚建梅;戚屏;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IL-6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0.5±0.3)分与(0.7±0.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评分(3.6±3.1)分与(4.7±5.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以及运动发育评分,且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

    作者:于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为孕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分析,共纳入围产儿262 609例,探讨与未发病孕妇相比,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2259例围产儿的母亲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占围产儿总数的0.86%.在这些孕妇中围产儿死亡、活产中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有PIH的围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加重,上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逐渐增高,RR值逐渐增大.结论 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妊娠结局,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二孩政策放开后孕妇年龄增大,应在孕早期高度重视各类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张雪;刘凯波;刘凤洁;杨惠娟;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盘组织NF-κB、IL-17和TLR4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NF-κB、IL-17和TLR4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ICP孕妇预后的改善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取ICP孕妇54例纳入ICP组,健康孕妇46例纳入对照组,根据ICP程度将54例ICP孕妇分为重度组20例与轻度组34例.采集所有孕妇剖宫产后的胎盘组织并检测其NF-κB、IL-17和TLR4表达,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的年龄、孕周、肝功能指标、胎盘组织中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蛋白相对灰度值(IL-17/β-actin)、NF-κB蛋白的相对灰度值(NF-κB/β-actin)、TLR4蛋白相对灰度值(TLR4/β-actin),比较3组的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死胎率、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分析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对I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ST、ALT、TBA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死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的早产发生率及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分度及妊娠结局均与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胎盘组织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预测ICP孕妇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43、0.832、0.932,灵敏度分别为0.87、0.89、0.80、0.85,特异度0.81、0.83、0.84、0.87.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的NF-κB、IL-17和TLR4均存在高表达,且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相关性.随着NF-κB、IL-17和TLR4表达的增加ICP加重,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的发生风险增大.胎盘组织的NF-κB、IL-17、TLR4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RPS1在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TRPS1在不同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PS1在11例正常卵巢组织、21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3例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TRPS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且表达趋势逐渐升高,卵巢良性肿瘤中的TRPS1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P<0.05).TRPS1表达水平与患者卵巢癌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RPS1低表达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 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作者:范丹;鲁艳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氧化应激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发病率为1.7%~11.6%.GDM可导致剖宫产、新生儿巨大、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并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研究发现GDM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失衡,可导致血管损伤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造成胰岛素抵抗,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现对氧化应激在GDM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林敏;郑加永;张红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规律产前检查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律产前检查(产检)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降低剖宫率,预防和控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住院分娩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孕产妇1 23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律产检分为观察组764例和对照组470例,对照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未进行孕期营养、运动等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给予明确的健康教育、“一对一指导”,比较两组自我保健管理水平评分、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8、20.694、19.438、16.938,均P<0.01);剖宫产2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56,P<0.01);早产、子痫前期、羊水异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vs.6.60%,1.96%vs.5.74%,6.81%vs.10.64%,2.09%vs.9.57,1.18%vs.3.62%,0.26%vs.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6、12.655、5.635、34.650、8.393、9.001,P<0.05或P<0.01).结论 规律产检有助于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董诀;陆水芬;徐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羊膜腔穿刺术的医源性并发症研究

    目的 分析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羊膜腔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孕16 ~24周要求产前诊断以及24周后要求行FISH检查的孕妇开展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6 484例(其中FISH 80例)孕妇的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6 484例孕妇均穿刺成功,孕22+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98%,孕23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17%.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60%,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62%;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96%,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46%.不同孕周、不同羊水指数、不同穿刺层面孕妇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医源性胎儿丢失4例,羊膜腔穿刺术导致胎膜早破1例、感染3例,综合风险率为0.06%.结论 羊膜腔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其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影响小,是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作者:刘晓玲;申彩霞;许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德州地区妊娠妇女各期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制定

    目的 建立德州地区正常妊娠妇女妊娠各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对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在德州市进行妊娠常规检查的妊娠妇女411例作为标准人群,非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该地区正常妊娠妇女孕早、中、晚期及非妊娠妇女的FT3、FT4、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并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结果 德州地区妊娠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血清FT3、FT4、TSH、TPOAb参考值范围,孕早期为(3.57~5.35) pmol/L、(3.14~6.5)pmol/L、(2.84~4.77)pmol/L、(12~24.49) pmoL/L;孕中期为(10.44~18.02) pmol/L、(8.6 ~15.44)pmol/L、(0.26~4.71)mIU/L、(0.46~5.78) mIU/L;孕晚期为(0.32 ~5.67) mIU/L、(5.49~18.3) IU/L、(5.08~ 16.63) IU/L、(5.37~26.56)IU/L.结论 妊娠期妇女不同妊娠阶段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波动变化,且与非妊娠期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德州地区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有着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田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黄冈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4例为观察组,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112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特征以恶心、呕吐多39.19% (29/74)、其次为腹泻、腹痛31.08% (23/74)、急性胆囊炎13.51% (10/74)及急性肝炎10.81% (8/74),肝脾肿大少5.41% (4/74).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热、热程超过7d和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超过病程第5天为观察组患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为其影响因素.

    作者:曾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无精、少精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细胞分子遗传研究

    目的 通过对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确定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主要遗传异常类型和频率,强调在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常规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的必要性.方法 对913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核型分析无法确诊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Q-显带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6.0% (146/913)有遗传异常,包括24.6% (100/406)无精症患者和9.1% (46/507)的少精症患者;正常对照组中没有检测出性染色体异常,仅检测出1.7%常染色体异常.无精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19.0% (77/406),47,XXY异常率为13.5% (55/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中相应异常率3.6% (18/507)、2.4% (12/507);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症患者中检出20.0% (81/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检出率8.9% (45/507).结论 遗传因素改变是引起无精少精、造成男性原发不育重要原因.综合运用细胞遗传、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是提高男性不育患者遗传病因检出率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确定不育的原因,提供预后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指导生殖选择;同时辅助生殖技术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PGD检测以减少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风险.

    作者:葛运生;张剑;曾寰;蔡美娇;陈佳燕;夏众敏;陈小露;郭奇伟;王文博,吴慧南,周裕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海南省中医院治疗的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40例产妇采用心理干预加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血养心法针灸治疗作为观察组,各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 比较治疗前HAMD评分,两组间情况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相似(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应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莉;何书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