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阴怀清;刘文俊;苏晴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联合检测的意义,为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血液细菌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非血液细菌感染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及阳性率,并对血清PCT与CRP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检测对血液细菌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CRP检测,PCT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PCT对血液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高于血清CRP,CRP及P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规律产前检查(产检)干预对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降低剖宫率,预防和控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住院分娩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孕产妇1 23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律产检分为观察组764例和对照组470例,对照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未进行孕期营养、运动等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到分娩住院前接受产检≥4次,且给予明确的健康教育、“一对一指导”,比较两组自我保健管理水平评分、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8、20.694、19.438、16.938,均P<0.01);剖宫产2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56,P<0.01);早产、子痫前期、羊水异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vs.6.60%,1.96%vs.5.74%,6.81%vs.10.64%,2.09%vs.9.57,1.18%vs.3.62%,0.26%vs.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6、12.655、5.635、34.650、8.393、9.001,P<0.05或P<0.01).结论 规律产检有助于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董诀;陆水芬;徐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40例EMs患者,取其40份在位内膜组织标本(A组)与40份异位内膜组织标本(B组),并选择同期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RT-PCR技术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在3组标本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存在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平均光密度值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mRNA、趋化因子受体-4 mRNA、MMP-9 mRNA及VEGF mR-NA表达量在B组中高,其次是A组,而C组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MMP-9及VEGF过高表达与EMs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利用其他相关通路对MMP-9、VEGF造成影响,进而能够在EMs侵袭与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过高表达可能是诊治EMs患者的重要靶点.
作者:陆月梅;王秀美;刘娅;周建云;王琛琛;仲晓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潘冰;陈慧;郑炜智;潭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在该院接受无创产前检测(NIPT)的孕妇4 462例,均为单胎妊娠,自然受孕,孕周12~ 26周,年龄25 ~40岁.根据检查指征分为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产前筛查高风险、高龄孕妇(≥35周岁)、其他原因(产前筛查低风险要求做检测、单项指标值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等)及未做产前筛查5组.抽取孕妇外周血,分离血浆后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通过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加以验证;结果阴性者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情况.结果 在4 462例孕妇中,有82例孕妇NIPT阳性,阳性率1.84%,其中高龄孕妇的阳性率(2.98%)高,其他依次为筛查高风险(1.91%)、临界风险(1.54%)、未做筛查(1.28%)、其他原因(0.18%);另外,NIPT检测21-三体37例多,阳性率0.83%,其他依次为18-三体14例(0.31%),X单体11例(0.25%),性染色体三体9例(0.20%),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0.13%),13-三体5例(0.11%);64例进行了羊水或(和)脐血产前诊断,发现57例NIPT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7例不一致,总计阳性预测值为89.06%,其中NIPT的21-三体与18-三体阳性预测值为100.00%,13-三体阳性预测值为75.00%,X单体阳性预测值为71.43%,性染色体三体阳性预测值为66.67%,其他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结论 岳阳市孕妇行NIPT的主要检测指征为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与产前筛查临界风险;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13三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阳性预测值较低.
作者:邬洪梁;蔡薇;邵志兵;冯丹;祝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为孕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分析,共纳入围产儿262 609例,探讨与未发病孕妇相比,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2259例围产儿的母亲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占围产儿总数的0.86%.在这些孕妇中围产儿死亡、活产中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有PIH的围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加重,上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逐渐增高,RR值逐渐增大.结论 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妊娠结局,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二孩政策放开后孕妇年龄增大,应在孕早期高度重视各类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张雪;刘凯波;刘凤洁;杨惠娟;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胃肠炎(EG)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影响以及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的相关性,为寻找理想的诊断、治疗EG的检测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将58例EG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另选取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A组患儿仅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患儿每日给予10 mg强的松治疗,根据患儿症状减轻而减少药物用量,治疗时间为2周.对比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WBC与EOS含量变化,采用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水平,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水平与外周血WBC、EOS水平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儿童相比,A、B两组患儿外周血中WBC计数、EOS百分比均升高,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WBC、EOS百分比、EOS数量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A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及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TLR4 mRNA表达及平均荧光强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单核细胞中TLR4水平与治疗前患儿外周血EOS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 嗜酸性胃肠炎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之后能够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水平,而后者可能与外周血EOS存在一定的联系,共同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白枫;孙大庆;房丽云;杨洋;胡慧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用于评估黄体囊肿破裂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旨在提高临床妇科医生对于黄体囊肿破裂的认知水平,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保护卵巢功能,预防卵巢早衰.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标准进行4次分组并进行分析,分别是右侧黄体囊肿破裂(63例)与左侧黄体囊肿破裂(37例)、囊肿裂口≤1 cm者(55例)与囊肿裂口>1 cm者(45例)、出血量≤1000ml者(65例)与出血量>1 000 ml者(35例)、行患侧单纯卵巢修补术者(40例)与行患侧卵巢楔形切除术者(60例).分别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AMH、FSH和LH水平的差异.结果 术后,不同临床资料患者血清AMH均显著下降(P<0.05),FSH和LH较术前变化不大(P>0.05).但术后右侧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与左侧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囊肿裂口>1 cm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囊肿裂口≤1 cm患者(P<0.05),出血量>1 000 ml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出血量≤1 000 ml患者(P<0.05),行患侧卵巢楔形切除术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行患侧单纯卵巢修补术患者(P<0.05).结论 与FSH和LH相比,AMH是更为敏感的评判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卵巢黄体破裂后急诊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贵媛;贺青蓉;黄素艳;秦炜;黄彩云;李冬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德州地区正常妊娠妇女妊娠各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对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在德州市进行妊娠常规检查的妊娠妇女411例作为标准人群,非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该地区正常妊娠妇女孕早、中、晚期及非妊娠妇女的FT3、FT4、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并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结果 德州地区妊娠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血清FT3、FT4、TSH、TPOAb参考值范围,孕早期为(3.57~5.35) pmol/L、(3.14~6.5)pmol/L、(2.84~4.77)pmol/L、(12~24.49) pmoL/L;孕中期为(10.44~18.02) pmol/L、(8.6 ~15.44)pmol/L、(0.26~4.71)mIU/L、(0.46~5.78) mIU/L;孕晚期为(0.32 ~5.67) mIU/L、(5.49~18.3) IU/L、(5.08~ 16.63) IU/L、(5.37~26.56)IU/L.结论 妊娠期妇女不同妊娠阶段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波动变化,且与非妊娠期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德州地区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有着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田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NF-κB、IL-17和TLR4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ICP孕妇预后的改善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取ICP孕妇54例纳入ICP组,健康孕妇46例纳入对照组,根据ICP程度将54例ICP孕妇分为重度组20例与轻度组34例.采集所有孕妇剖宫产后的胎盘组织并检测其NF-κB、IL-17和TLR4表达,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的年龄、孕周、肝功能指标、胎盘组织中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蛋白相对灰度值(IL-17/β-actin)、NF-κB蛋白的相对灰度值(NF-κB/β-actin)、TLR4蛋白相对灰度值(TLR4/β-actin),比较3组的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死胎率、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分析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对I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ST、ALT、TBA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死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的早产发生率及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分度及妊娠结局均与胎盘组织IL-17、NF-κB、TLR4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胎盘组织IL-17 mRNA相对表达量、IL-17/β-actin、NF-κB/β-actin、TLR4/β-actin预测ICP孕妇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43、0.832、0.932,灵敏度分别为0.87、0.89、0.80、0.85,特异度0.81、0.83、0.84、0.87.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的NF-κB、IL-17和TLR4均存在高表达,且与ICP分度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相关性.随着NF-κB、IL-17和TLR4表达的增加ICP加重,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的发生风险增大.胎盘组织的NF-κB、IL-17、TLR4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而引发的一种复杂的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作为治疗POP的一种重要的微创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满意,该术式特别适合相对年轻、性生活活跃的患者.目前该术式中是否保留子宫的问题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保留子宫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田笛;周顺卿;徐梦秋;王琦;韩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以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孕37周行彩超测量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均值、不同脐动脉频谱S/D值区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脐动脉频谱S/D值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各脐动脉频谱S/D值区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与脐动脉频谱S/D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偏高,且易出现胎儿窘迫,故通过测量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能有效预测胎儿窘迫,从而帮助临床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邱秀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分别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晚期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4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数据资料完整且标本采集齐全的26对GDM母子对作为GDM组.另随机选取47对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阴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孕妇孕晚期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血浆瘦素、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生化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RT-PCR检测白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端粒长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孕妇孕晚期血LTL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脐血L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女婴脐血LTL相对较男婴长(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族糖尿病史、孕晚期血高8-iso-PGF2α水平和高瘦素水平与GDM孕妇孕晚期LTL缩短密切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79、-0.292及-0.254,均P<0.05).结论 GDM孕妇孕晚期外周血LTL明显缩短,糖尿病家族史、高氧化应激水平及高瘦素水平均可能是引起其LTL加速缩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平;熊菲;童煜;毛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脐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尿S100B含量,探讨脐血bFGF及尿S100B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60例,检测脐血血浆bFGF及尿S100B水平,其中轻度窒息(4~7分)30例,重度窒息(0~3分)30例,与30例正常组的上述指标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分析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脑损伤组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大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bFGF及尿S100B水平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含量越高,脑损伤窒息儿较非脑损伤窒息儿增高明显,这对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其所致脑损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敏遐;钟苏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 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 cm、(145.5±-20.5)°、(51.4±11.8)o,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 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百玲;唐佳松;张锐;王婷;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托莫西汀对抽动障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抽动障碍伴ADHD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哌甲酯片联合氟哌啶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托莫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及ADHD总分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1.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运动抽动分数(10.3±2.2)分,低于对照组的(15.1±3.4)分(P<0.05),观察组发声抽动分数(2.3±0.5)分,低于对照组的(4.1±0.9)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ADHD总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注意缺陷分数、多动-冲动分数、ADHD总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注意缺陷分数(9.8±1.8)分,低于对照组的(15.3±2.9)分(P<0.05),观察组多动-冲动分数(6.3±1.9)分,低于对照组的(9.4±2.1)分(P<0.05),观察组ADHD总分数(17.6±4.4)分,低于对照组的(22.9±5.7)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4% vs.39.1%)(P<0.05).结论 给予抽动障碍伴ADHD的患儿托莫西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缓解患儿抽动程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山西阳泉地区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本地区感染型别特点、多重感染情况以及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2-2016年16 735例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亚型、多重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差异.结果 16 735例患者HPV总阳性率为29.73%,从2012-2016年各年度HPV感染率分别为33.20%、31.74%、33.37%、28.39%、24.66%.21种型别均有检出,单一型别感染3 549例,占阳性样本的71.34%,其中高危型感染3 108例.占阳性样本的62.47%,低危型感染441例占阳性样本的8.86%;高危型前五位型别分别是HPV 16、58、52、53、39,低危型以HPV 81、6居多.多重感染为1 452例,占阳性样本的33.07%,双重感染常见占阳性样本的21.85%;多重感染中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其构成比达到63.50%,<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结论 阳泉地区妇科门诊HPV总感染率较高,2012-2016年的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以单一感染为主,且高危型感染居多,常见感染亚型为HPV 16、58、52、53、39;<25岁人群与≥65岁人群有较高感染率.
作者:赵俊琴;石玉萍;何鸿绯;刘菲;李占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低位产钳术伴会阴侧切与不伴会阴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侧切分为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399例和低位产钳组147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结局.结果 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术组比不侧切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均为二度会阴损伤(100.0%),低位产钳组中有38.8% (57/147)发生了二度会阴损伤,其他产妇会阴完整或轻度撕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应用抗生素的例数较低位产钳组多,分别为76.1% (303/399)和67.3% (9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17.51±10.03) g/L和(116.27±9.29) g/L,产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侧切组低于低位产钳组,分别为(97.53±12.75) g/L和(104.32±11.2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行产钳术时行会阴侧切者比不侧切者有更多的会阴损伤,增加了产妇失血量和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因此不提倡产钳助产时常规会阴侧切.
作者:王华英;姚依坤;孙晓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水平及喂养方式与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关系,旨在为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正常体检的3个月龄超重的婴儿120例作为超重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正常体检的3个月龄内体质量正常的婴儿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儿均为母乳喂养.收集两组产妇母乳,检测两组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水平,并发放喂养方式调查问卷,分析其与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关系.结果 超重组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母乳中胃生长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乳瘦素及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出生后2个月、3个月喂奶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出生后2个月、3个月喂奶间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母乳胃生长素水平与喂奶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171,P<0.05),与喂奶间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184,P<0.05).结论 婴儿食欲受母乳胃生长素水平影响,随其增高而增进,是婴儿出生后早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谢盛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抑郁情绪与围绝经期常见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64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围绝经期症状评估.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3.0%,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9.5%.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不存在年龄阶段差异(P>0.05),但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中潮热出汗、眩晕、性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异常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尤其是某些症状突出的妇女,应加强该阶段女性的早期抑郁筛查,从躯体症状改善入手,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和身心保健工作.
作者:闫雪秋;冉利梅;邹涛;聂四平;杨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