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

邱秀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血流速度, 胎儿窘迫, 脐动脉频谱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以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孕37周行彩超测量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均值、不同脐动脉频谱S/D值区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脐动脉频谱S/D值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各脐动脉频谱S/D值区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与脐动脉频谱S/D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偏高,且易出现胎儿窘迫,故通过测量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能有效预测胎儿窘迫,从而帮助临床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就诊收治足月分娩于第一产程中胎心监护无反应型578例低危产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9例.观察组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将两组产妇胎心监测结果与分娩结局对照解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产程中使用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胎心监护有效率,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IL-6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0.5±0.3)分与(0.7±0.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评分(3.6±3.1)分与(4.7±5.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以及运动发育评分,且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

    作者:于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RPS1在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TRPS1在不同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PS1在11例正常卵巢组织、21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3例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TRPS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且表达趋势逐渐升高,卵巢良性肿瘤中的TRPS1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P<0.05).TRPS1表达水平与患者卵巢癌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RPS1低表达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 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作者:范丹;鲁艳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2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中伴有胆红素脑病的3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184例单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和化验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24 h内黄疸、有新生儿溶血、颅脑血肿、酸中毒、感染和贫血、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以及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 (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24 h内黄疸、有新生儿溶血、颅脑血肿、酸中毒、感染和贫血、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以及CK-MB作为自变量,将有无胆红素脑病作为因变量,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显示,24 h内黄疸、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4 h内黄疸、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可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疾病知识宣教、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并早期进行相关治疗,在缓解、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琦;张岩;王文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评估会阴侧切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

    目的 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 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 cm、(145.5±-20.5)°、(51.4±11.8)o,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 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百玲;唐佳松;张锐;王婷;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后剖宫产结束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后剖宫产结束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引产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成功分娩产妇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和30例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产妇为剖宫产组,分析产妇剖宫产结束的原因.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前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剖宫产组产妇的Bishop评分为(5.64±0.75)分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的(7.35±0.81)分,潜伏期和缩宫素浓度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剖宫产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hop评分、潜伏期、缩宫素浓度和心理状态是影响产妇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P<0.05),Bishop评分与产妇引产失败的相关性为负相关,其余各项指标为正相关;心理状态对产妇的引产结局影响大占比38.19%,其次为缩宫素浓度、Bishop评分和潜伏期.结论 在使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对产妇进行引产时,应当重点关注产妇的Bishop评分、潜伏期、缩宫素浓度和产妇的心理状态,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引产率.

    作者:刘琼珊;陈洁婷;范馥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合并肺转移患者治疗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目的 了解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CYFRA 21-1)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对于预测患者治疗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入组72例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收集治疗前血清CYFRA 21-1及SCC-Ag水平,使用生存分析、COX回归方法分析两项治疗对于治疗后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SCC-Ag/CYFRA 21-1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具有相关关系,肿瘤>4 cm以及病理类型为鳞癌的患者血清两项指标较高.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YFRA 21-1阳性(>3.3 mg/L)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13月vs.19月,P<0.05).同时SCC-Ag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小于阴性的患者(14月vs.21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大小(OR=11.636,P=0.017),以及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OR=4.228,P=0.001)以及CYFRA 21-1水平(OR=8.239,P<0.001).结论 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 21-1/SCC-Ag水平可以作为生存情况的有效预测指标.

    作者:黄晓洁;杨俊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无精、少精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细胞分子遗传研究

    目的 通过对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确定无精症、少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主要遗传异常类型和频率,强调在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常规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的必要性.方法 对913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分析,核型分析无法确诊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Q-显带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6.0% (146/913)有遗传异常,包括24.6% (100/406)无精症患者和9.1% (46/507)的少精症患者;正常对照组中没有检测出性染色体异常,仅检测出1.7%常染色体异常.无精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19.0% (77/406),47,XXY异常率为13.5% (55/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中相应异常率3.6% (18/507)、2.4% (12/507);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症患者中检出20.0% (81/406)远高于少精症患者检出率8.9% (45/507).结论 遗传因素改变是引起无精少精、造成男性原发不育重要原因.综合运用细胞遗传、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是提高男性不育患者遗传病因检出率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确定不育的原因,提供预后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指导生殖选择;同时辅助生殖技术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PGD检测以减少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风险.

    作者:葛运生;张剑;曾寰;蔡美娇;陈佳燕;夏众敏;陈小露;郭奇伟;王文博,吴慧南,周裕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剖宫产后子宫手法按摩对泌乳及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子宫手法按摩对泌乳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剖宫产后产妇身体恢复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250例剖宫产后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子宫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产后子宫复旧、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见乳时间为(2.13±1.01)d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妇(4.28±3.25)d,乳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4横指、子宫内膜厚度≤10 mm以及浆液性恶露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晚期产后出血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率13.08%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出血量、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产妇进行子宫手法按摩可促进产妇泌乳,增加分泌量,减小产后并发症,增加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丽勤;高敬梅;娄伟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联合检测的意义,为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血液细菌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非血液细菌感染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及阳性率,并对血清PCT与CRP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检测对血液细菌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CRP检测,PCT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PCT对血液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高于血清CRP,CRP及P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两组影像医师采用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过经腹和经阴道两种途径进行检查,设定经腹超声探头频率3.5 MHz,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5~7.5 MHz.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符合度.结果 6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团块型22例,孕囊型38例.经腹超声检出团块型22例,孕囊型28例,未检出10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团块型22例,孕囊型34例,未检出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88.3%)高于经腹超声(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特异度外,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ROC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经腹超声.结论 与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在无检查禁忌证时可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胡娟;朱宇;石书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深圳市福田区短效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福田区育龄妇女短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为大限度调动育龄群众节育主动性、减少因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福田区的9个街道计生服务站和福田区计生服务中心对20 ~ 49岁使用短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短效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2 048名对象中现正使用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1 819例占88.8%、安全期/体外排精115例占5.6%、口服避孕药73例占3.6%、外用避孕药41例占2.0%.多数人认为避孕套、IUD或结扎安全,比例分别为63.1%、29.6%.高年龄组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较低,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较高(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升高,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下降(P<0.01).因避孕失败导致流产的负面因素有年龄和生育子女数,而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宣传材料、电视录像广播和网络是受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结论 有必要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情况等特征的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质量,提高育龄人群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以降低避孕失败率.

    作者:冯宗丽;朱虔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吉林省0~3月婴儿龋活跃性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吉林省0~3月婴儿的龋活跃性值,并分析调查结果,减少低龄儿童龋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0~3月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取研究对象口腔菌样在37℃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比色记录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样本6 529例,根据培养液的颜色变化将龋齿活动性测定值分为0、0.5、1.0、1.5、2.0、2.5、3.0,7个等级,7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有样本210例、839例、1 240例、1 182例、906例、732例、1 420例;其中有46.84%的样本处于患龋高危区,18.10%的样本处于患龋危险区,31.84%的样本处于患龋注意区,仅有3.22%的样本处于患龋相对安全区;样本龋易感检测均值为1.74.结论 0~3月的婴儿一半以上口腔内致龋菌较多,普遍患龋风险较高,应及早进行口腔保健护理及干预,减少乳牙萌出后发生龋坏的风险.

    作者:刘淑华;刘芳;廉晓莉;邢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白细胞端粒长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分别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晚期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4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数据资料完整且标本采集齐全的26对GDM母子对作为GDM组.另随机选取47对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阴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孕妇孕晚期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血浆瘦素、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生化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RT-PCR检测白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端粒长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孕妇孕晚期血LTL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脐血L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女婴脐血LTL相对较男婴长(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族糖尿病史、孕晚期血高8-iso-PGF2α水平和高瘦素水平与GDM孕妇孕晚期LTL缩短密切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79、-0.292及-0.254,均P<0.05).结论 GDM孕妇孕晚期外周血LTL明显缩短,糖尿病家族史、高氧化应激水平及高瘦素水平均可能是引起其LTL加速缩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平;熊菲;童煜;毛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氧化应激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发病率为1.7%~11.6%.GDM可导致剖宫产、新生儿巨大、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并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研究发现GDM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失衡,可导致血管损伤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造成胰岛素抵抗,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现对氧化应激在GDM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林敏;郑加永;张红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围绝经期患者焦虑抑郁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社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法 从上海市嘉定区6个社区各纳入30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心理疏导,每月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疗程结束后,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积分及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汉密尔顿抑郁积分及程度均有改善(P<0.01);汉密尔顿量表测试存在焦虑抑郁的人数明显少于改良Kupperman评分存在焦虑抑郁的人数(P<0.01).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模式能够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张喆;蔡以生;须义贞;俞建锋;汤伟;林娟;杨金禄;陆萍;葛玲玉;陈润;黄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联合QQ对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为产妇全面的母乳喂养指导,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8月出院的早产儿初产妇100例,依据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微信+QQ,50例,出院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8月)和对照组(常规干预,50例,出院时间为2013年6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相关问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96.0%、86.0%、78.0%、46.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72.0%、6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问题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联合QQ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甚至避免乳头凹陷、乳头皲裂等母乳喂养问题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英霞;何梅香;韩叶;焦义芬;李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为孕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分析,共纳入围产儿262 609例,探讨与未发病孕妇相比,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2259例围产儿的母亲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占围产儿总数的0.86%.在这些孕妇中围产儿死亡、活产中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有PIH的围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加重,上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逐渐增高,RR值逐渐增大.结论 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妊娠结局,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二孩政策放开后孕妇年龄增大,应在孕早期高度重视各类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张雪;刘凯波;刘凤洁;杨惠娟;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脐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尿S100B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脐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尿S100B含量,探讨脐血bFGF及尿S100B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60例,检测脐血血浆bFGF及尿S100B水平,其中轻度窒息(4~7分)30例,重度窒息(0~3分)30例,与30例正常组的上述指标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分析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脑损伤组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大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bFGF及尿S100B水平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含量越高,脑损伤窒息儿较非脑损伤窒息儿增高明显,这对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其所致脑损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敏遐;钟苏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与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抑郁情绪与围绝经期常见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64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围绝经期症状评估.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3.0%,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9.5%.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不存在年龄阶段差异(P>0.05),但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中潮热出汗、眩晕、性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异常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尤其是某些症状突出的妇女,应加强该阶段女性的早期抑郁筛查,从躯体症状改善入手,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和身心保健工作.

    作者:闫雪秋;冉利梅;邹涛;聂四平;杨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