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膜腔穿刺术的医源性并发症研究

刘晓玲;申彩霞;许茜

关键词:羊膜腔穿刺术, 产前诊断, 穿刺, 胎儿丢失
摘要:目的 分析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羊膜腔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孕16 ~24周要求产前诊断以及24周后要求行FISH检查的孕妇开展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6 484例(其中FISH 80例)孕妇的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6 484例孕妇均穿刺成功,孕22+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98%,孕23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17%.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60%,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62%;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96%,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46%.不同孕周、不同羊水指数、不同穿刺层面孕妇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医源性胎儿丢失4例,羊膜腔穿刺术导致胎膜早破1例、感染3例,综合风险率为0.06%.结论 羊膜腔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其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影响小,是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儿童IDA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50例IDA患儿为IDA组和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参数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和铁代谢指标包括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水平;IDA患儿采用间断小剂量补铁法2 mg元素铁/kg,每2日服药1次,疗程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统计总有效率;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智力Gesell评分和睡眠评分.结果 两组儿童红细胞参数和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儿治疗后Hb、MCV、MCH、MCHC和TRF水平高于治疗前,RET%和SF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6.0%;IDA患儿治疗后智力Gese]l评分和睡眠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琼;龚建梅;戚屏;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SDF-1、MMP-9和VEGF-C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潘冰;陈慧;郑炜智;潭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脂肪组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诊断多遵从2003年鹿特丹标准,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性改变以及不孕[1].PCOS患者可能在生命的早期,甚至是胚胎期就出现高雄激素血症、IR以及代谢紊乱等情况,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2].其中约70%的PCOS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多数表现为超重和肥胖,这些人中多为中心型或外周型肥胖[3].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罹患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易致人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4].本文将概述在PCOS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和功能的异常表现,以及这些异常对脂肪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王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剖宫产后子宫手法按摩对泌乳及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子宫手法按摩对泌乳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剖宫产后产妇身体恢复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250例剖宫产后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子宫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产后子宫复旧、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见乳时间为(2.13±1.01)d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妇(4.28±3.25)d,乳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4横指、子宫内膜厚度≤10 mm以及浆液性恶露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晚期产后出血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率13.08%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出血量、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产妇进行子宫手法按摩可促进产妇泌乳,增加分泌量,减小产后并发症,增加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丽勤;高敬梅;娄伟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高胆红素血症SD大鼠幼崽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SD大鼠幼崽罹患高胆红素血症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干预的情况下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究IGF-1在胆红素脑病防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7日龄的SD大鼠幼崽120只,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3个组,即对照组(A组)、高胆红素血症组(B组)、IGF-1干预组(C组),再根据处死时间点的不同(6h、12h、24 h、48 h和72 h)将其划分成5个子组,每个子组8只.观察各组SD大鼠幼崽的异常神经行为;再依据时间点取各组SD大鼠幼崽脑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SD大鼠幼崽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脑组织细胞的凋亡率选用TrUNEL检测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情况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红素血症组SD大鼠幼崽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高胆红素血症组比较,IGF-1干预组SD大鼠幼崽海马区神经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凋亡减少(P<0.05),但其表达和凋亡率仍较对照组偏高(P<0.05).结论 SD大鼠幼崽在罹患高胆红素血症时Caspase-3可能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凋亡;IGF-1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婷;阴怀清;刘文俊;苏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生存质量

    目的 调查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干预、治疗绝经期复发性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尿路感染的复发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36条目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问卷,分别对9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期RUTI女性患者(RUTI组)和6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绝经期RUTI患者焦虑发生率54.17%、抑郁发生率63.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3%、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症状的高发生率极其明显地降低了绝经期RUTI患者的生存质量,在RP、VT、RE、MH方面SF-36得分RUTI组较健康对照组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F-36 8个维度中PF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208,P-0.045);RP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84、-0.257,P=0.000、0.012);VT、SF、RE、MH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必须对绝经期RUTI患者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朱美凤;王身菊;赵敏;邓祥军;殷晓坷;陈岱;周春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吉林省0~3月婴儿龋活跃性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吉林省0~3月婴儿的龋活跃性值,并分析调查结果,减少低龄儿童龋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0~3月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取研究对象口腔菌样在37℃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比色记录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样本6 529例,根据培养液的颜色变化将龋齿活动性测定值分为0、0.5、1.0、1.5、2.0、2.5、3.0,7个等级,7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有样本210例、839例、1 240例、1 182例、906例、732例、1 420例;其中有46.84%的样本处于患龋高危区,18.10%的样本处于患龋危险区,31.84%的样本处于患龋注意区,仅有3.22%的样本处于患龋相对安全区;样本龋易感检测均值为1.74.结论 0~3月的婴儿一半以上口腔内致龋菌较多,普遍患龋风险较高,应及早进行口腔保健护理及干预,减少乳牙萌出后发生龋坏的风险.

    作者:刘淑华;刘芳;廉晓莉;邢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评估会阴侧切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

    目的 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 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 cm、(145.5±-20.5)°、(51.4±11.8)o,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 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百玲;唐佳松;张锐;王婷;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羊膜腔穿刺术的医源性并发症研究

    目的 分析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正确评价羊膜腔穿刺术中医源性因素与术后胎儿丢失、胎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孕16 ~24周要求产前诊断以及24周后要求行FISH检查的孕妇开展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术.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6 484例(其中FISH 80例)孕妇的相关数据,穿刺术后由专人随访,随访至分娩,共5次,记录B超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6 484例孕妇均穿刺成功,孕22+6周前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98%,孕23周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17%.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60%,羊水指数<8 cm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62%;穿刺层面数为3层(腹壁、子宫壁、胎盘)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96%,穿刺层面数为2层(腹壁、子宫壁)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46%.不同孕周、不同羊水指数、不同穿刺层面孕妇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医源性胎儿丢失4例,羊膜腔穿刺术导致胎膜早破1例、感染3例,综合风险率为0.06%.结论 羊膜腔穿刺术尽管为一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但其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母儿影响小,是一项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

    作者:刘晓玲;申彩霞;许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海南省中医院治疗的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40例产妇采用心理干预加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血养心法针灸治疗作为观察组,各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 比较治疗前HAMD评分,两组间情况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相似(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应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莉;何书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产程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在改善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就诊收治足月分娩于第一产程中胎心监护无反应型578例低危产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9例.观察组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将两组产妇胎心监测结果与分娩结局对照解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产程中使用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胎心监护有效率,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与不伴会阴侧切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低位产钳术伴会阴侧切与不伴会阴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侧切分为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399例和低位产钳组147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结局.结果 低位产钳伴会阴侧切术组比不侧切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均为二度会阴损伤(100.0%),低位产钳组中有38.8% (57/147)发生了二度会阴损伤,其他产妇会阴完整或轻度撕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应用抗生素的例数较低位产钳组多,分别为76.1% (303/399)和67.3% (9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17.51±10.03) g/L和(116.27±9.29) g/L,产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侧切组低于低位产钳组,分别为(97.53±12.75) g/L和(104.32±11.2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行产钳术时行会阴侧切者比不侧切者有更多的会阴损伤,增加了产妇失血量和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因此不提倡产钳助产时常规会阴侧切.

    作者:王华英;姚依坤;孙晓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深圳市福田区短效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福田区育龄妇女短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为大限度调动育龄群众节育主动性、减少因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福田区的9个街道计生服务站和福田区计生服务中心对20 ~ 49岁使用短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短效避孕措施使用及意外妊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2 048名对象中现正使用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1 819例占88.8%、安全期/体外排精115例占5.6%、口服避孕药73例占3.6%、外用避孕药41例占2.0%.多数人认为避孕套、IUD或结扎安全,比例分别为63.1%、29.6%.高年龄组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较低,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较高(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认为避孕套安全的比例升高,而认为上环结扎安全的比例下降(P<0.01).因避孕失败导致流产的负面因素有年龄和生育子女数,而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宣传材料、电视录像广播和网络是受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结论 有必要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情况等特征的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质量,提高育龄人群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以降低避孕失败率.

    作者:冯宗丽;朱虔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联合检测的意义,为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血液细菌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非血液细菌感染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对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及阳性率,并对血清PCT与CRP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检测对血液细菌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CRP检测,PCT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PCT对血液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高于血清CRP,CRP及P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模式对围绝经期患者焦虑抑郁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中医药综合疗法对社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法 从上海市嘉定区6个社区各纳入30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心理疏导,每月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疗程结束后,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积分及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汉密尔顿抑郁积分及程度均有改善(P<0.01);汉密尔顿量表测试存在焦虑抑郁的人数明显少于改良Kupperman评分存在焦虑抑郁的人数(P<0.01).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模式能够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张喆;蔡以生;须义贞;俞建锋;汤伟;林娟;杨金禄;陆萍;葛玲玉;陈润;黄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大同矿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大同矿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经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和300例按年龄和就诊时间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饮食与生活方式、月经婚育史、激素使用、既往病史与家族史和妇女病普查知识等因素的调查.结果 大同矿区女性宫颈癌发病年龄平均45岁,多因素分析显示采用避孕措施是宫颈癌的保护因素,子宫颈癌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滴虫性阴道炎和吸烟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论 大同矿区宫颈癌高发区位于南郊棚户区,加强对该区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大同矿区宫颈癌发病率.

    作者:李月琴;徐影;翟继芳;张敏;张怡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脐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尿S100B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脐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尿S100B含量,探讨脐血bFGF及尿S100B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60例,检测脐血血浆bFGF及尿S100B水平,其中轻度窒息(4~7分)30例,重度窒息(0~3分)30例,与30例正常组的上述指标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分析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脑损伤组脐血bFGF及尿S100B含量明显大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bFGF及尿S100B水平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含量越高,脑损伤窒息儿较非脑损伤窒息儿增高明显,这对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其所致脑损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敏遐;钟苏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IL-6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0.5±0.3)分与(0.7±0.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评分(3.6±3.1)分与(4.7±5.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以及运动发育评分,且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

    作者:于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RPS1在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TRPS1在不同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PS1在11例正常卵巢组织、21例卵巢良性肿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3例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TRPS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且表达趋势逐渐升高,卵巢良性肿瘤中的TRPS1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TRPS1的表达量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P<0.05).TRPS1表达水平与患者卵巢癌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RPS1低表达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者(P<0.05).结论 TRPS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作者:范丹;鲁艳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依据分娩镇痛方法将这些初产妇分为非药物助产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30例,非药物助产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基础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然后对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情况、产后疼痛程度、产程、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23.3% (7/30),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 (P<0.05);会阴完整、会阴裂伤Ⅰ度比例16.7%(5/30)、60.0% (18/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3.3% (1/30)、36.7% (11/30)(P<0.05);产后疼痛0级、Ⅰ级比例66.7% (20/30)、23.3% (7/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0、6.7% (2/30) (P<0.05);Ⅱ级、Ⅲ级比例10.0% (3/30)、0均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7% (17/30)、36.7% (11/30) (P<0.05);第一产程显著短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缩宫素用量、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非药物助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程度.

    作者:李双平;丁亚平;常艳;马小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