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余娟

关键词:潜伏期, 活跃期, 分娩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20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镇痛开始的时间分为潜伏组和活跃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不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潜伏组于宫口扩张0.5 ~3.0 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活跃组于宫口扩张超过3.0 cm的时候进行分娩镇痛.比较潜伏组、活跃组与对照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浆皮质醇浓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长度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各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浆皮质醇浓度、脐带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和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 ①分娩开始后,对照组产妇VAS评分明显超过潜伏组和活跃组(均P<0.05).②胎儿娩出时,潜伏组和活跃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潜伏组和活跃组新生儿脐带血浆中游离的罗哌卡因浓度均低于其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游离阈值.④潜伏组与活跃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均未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潜伏组与活跃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⑤3组婴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与活跃期分娩镇痛均未延长产程,均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也并未使新生儿遭受风险.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妊娠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妊娠肥胖、GDM以及正常孕妇各6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别作为妊娠肥胖组、GDM组和对照组.所有来检人员均给予生化指标和脂肪因子进行检查,比较3组孕妇上述生化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对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其异常的因素.结果 3组孕妇生化指标中总胆固醇(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TG、HDL-C、LDL-C、FINS、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血清脂肪因子RBP-4、APN、TNF-α、V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肥胖组和GDM组的APN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生化指标和血清脂肪因子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结果发现,TNF-α与孕妇的FPG、T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APN水平与孕妇HDL-C呈正相关(P<0.05),与FPG、FINS、NO-MA-IR呈负相关(P<0.05);RBP-4水平与FINS、NOMA-IR呈正相关(P<0.05);VF水平与孕妇FPG、FINS、NOMA-IR呈正相关(P<0.05),其余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肥胖和GDM与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变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RBP-4、APN、TNF-α、VF等因子的变化可能导致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发生变化,也同时导致患者妊娠肥胖、GDM等妊娠疾病的发生.

    作者:伍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营养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水平,统计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OGTT-1h PG)、餐后2h血糖(OG-TT-2h PG)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三酰甘油(TG)与观察组胆固醇(TC)、载脂蛋白B (ApoB)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 (ApoA-I)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营养干预可有效调控GDM孕产妇血糖、血脂紊乱,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娟;贾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为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 月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α-受体阻断剂)与对照组(抗生素),每组各90例.分析180例患者发病特点,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病原因与近期医源性手术有关82例(45.6%);临床表现包括126例患者存在下腹痛,60例患者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46例患者存在发热或寒战,28例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7例患者存在停经症状,16例患者存在阴道分泌物异常,11例患者存在盆腔包块,4例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症状,1例患者不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满意度、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治疗过程中,采用α-受体阻断剂治疗,能获得较常规抗生素更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书景;高玉梅;师永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阴道微生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乳酸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0例,单乳酸菌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阴道冲洗液pH值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酸脱氢酶(LDH)、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乳酸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能改善妊娠期似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能更有效地消除病菌及可降低再复发慨率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钟苑仪;廖东霞;曾丽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肾上腺能受体(ADRB2)、白细胞介素-13(IL-13)、IL-4、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IgE高亲和力受体链(MS4A2)多态性的频率特征,为哮喘儿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获得基因组DNA,运用Taqman-MGB技术,检测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该地区汉族儿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结果 保山市汉族儿童的ADRB2 Argl6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3%、48.4%和20.3%,IL-13 C-1112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21.9%和4.7%,C1923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8%、34.4%和7.8%,A2044G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39.1%和53.1%.IL-4 C-58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26.6%和6.3%.IL-4 R175V和Q576R位点AA、AG、GG分别为20.3%和70.3%、45.3%和29.7%、34.4%和0.0%.MS4A2 C-10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53.1%和39.1%.Glu237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31.3%和1.6%.结论 保山市汉族儿童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频率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周华;鲁衍强;杨红蕊;叶凤梅;杨黎梅;徐美玲;朱斌;汤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术后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患者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h、4h、8h、1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术后2h、4h、8h、12 h、24h的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镇静效果满意;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盐酸哌替啶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杜海云;汪小海;刘祥;钱斌;严金燕;李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50例血压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观察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影响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胎膜早破、羊水量异常、有吸烟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脐带异常、前置胎盘和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P<0.05),而双胎对胎盘早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和羊水量异常进入回归方程(OR=4.125、3.780、4.085,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密切相关,前置胎盘和羊水量异常均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锴凯;李青;于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1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患者进行宫内LNG-IUS放置.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排卵情况及卵泡监测情况,比较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月经量更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72.5%有排卵和观察组90.0%有排卵,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第4~6天卵泡直径≥5 mm的比例分别为57.5%、77.5%,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11~13 d卵泡直径≥18 mm的比例分别为65.0%、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能显著降低功血患者的经血量、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促进排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铅中毒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儿童铅中毒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环境相关性疾病.铅对神经系统毒性的可能机制是:可作用于膜上的各类通道和受体;在细胞内,通过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第二信使等来影响细胞功能;在细胞核,损伤DNA、RNA及其修复功能.铅对儿童神经系统毒性的临床表现有神经心理发育异常、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缺陷多动、智商下降、少年犯罪率上升、语言及感觉功能的下降等.此外,功能性磁共振也为铅中毒儿童提供了新的脑功能评估手段.

    作者:李旻明;颜崇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诊疗进展

    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罕见,与子宫平滑肌瘤关联紧密,其特点是可以在子宫内和子宫外静脉系统内生长的良性平滑肌细胞肿瘤.在疾病早期,其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均不典型,误诊率及漏诊率均较高.但当肿瘤沿静脉系统延伸至盆底静脉,或经下腔静脉累及右心甚至达到肺动脉时,其临床表现更加显著.患者就诊率高,因肿物明显侵及子宫外静脉系统,妇科超声联合静脉血管彩超、超声心动图或CT、MRI等多种辅助检查的联合应用使得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此时其手术难度、术中大出血或出现副损伤的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均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亦增加.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早期准确识别并且全面评估血管内平滑肌瘤病对手术能够切净肿瘤、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对子宫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曹隽;于桂云;崔满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床旁超声监测肺透明膜病与床旁DR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床旁肺脏超声监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病情进展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为HM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25例全程应用床旁超声监测病情为超声组,25例应用床旁DR监测病情为DR组,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诊断治愈的天数;对25例超声组患儿进行肺部超声评分,检测肺部超声评分与临床诊断治愈天数的关系.结果 床旁超声检测病情与床旁DR检测病情的HMD患儿临床诊断治愈的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临床诊断治愈天数两者呈正相关.(r=0.744,P<0.05).结论 肺脏超声有望成为监测HMD病情进展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方法.

    作者:刘艳;白文婷;温宇楠;刘艳凤;马佳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45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4 mg/d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 mg/d,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消咳汤,连续治疗14日.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姐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治疗不同阶段症状评分;治疗前后重复感染人数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日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重复感染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IgA、IgG、CD4及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

    作者:袁尧;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25例孕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剖宫产手术62例)、研究组(阴道试产63例),回顾对比两组患者自身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留院观察、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成功产妇在出血量、Apgar评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可行,可根据孕妇身体情况、妊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进行阴道试产,进而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薛莉莉;黄可;王旭美;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容量水囊促进初产妇宫颈成熟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容量水囊促进初产妇宫颈成熟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该院15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水囊容量分为A组(30ml组)50例、B组(80ml组)50例及C组(150ml组)50例.比较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情况发生率、引产前后宫颈成熟度评分及相关指标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及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A组与B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前3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及相关指标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B组及C组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及相关指标表达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ml容量水囊在促进初产妇宫颈成熟及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较好,且不良情况控制效果也较好,因此在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梁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 mg/次,1次/d,口服,给药2次,后一次用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阴道穹窿引产;联合组28例在药物组引产的基础上行UAE,统计两组引产效果、产前、产时和产后24h出血量、UAE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联合组引产成功率为89.29%,与药物组的5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和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3.57%、0%、10.71%,均较药物组的26.67%、13.33%、6.67%、46.67%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产前出血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03.52±25.25) ml、(324.46±48.37) ml、(228.35±20.45) ml,均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7.17±35.25) ml、(508.63±57.58) ml、(284.63±20.46) ml (P<0.05).行UAE引产孕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均未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和社交心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再次妊娠和月经规律比例相当(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中期引产时在给予药物引产的基础上联合UAE引产效果更好,可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减少患者子宫切除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茜;李倩;苏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卵泡卵泡刺激素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

    目的 研究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卵泡刺激素(FSH)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以期寻找对预测胚胎移植有价值的指标成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21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单独和联合预测胚胎移植后活产率的价值.结果 在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呈负相关关系.妊娠组和未妊娠组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AMH和FSH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AMH、FSH单独预测(P<0.05).结论 AMH和FSH在卵泡不同发育时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二者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诊断价值高于二者单独预测,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娅芬;沈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维生素A、D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D (Vit A、Vit D)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RRTls患儿525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不同年龄段息儿血清Vit A、Vit D水平,搜集患儿临床资料,并对RRTIs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0~1岁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低;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Vit A、Vit 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it A、Vit D缺乏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有住院史、Vit A/Vit D缺乏、低血钙症、支原体感染阳性、鼻窦炎鼻后滴、特异性体质、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母亲文化程度等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住院史、低血钙症、特异性体质、Vit A/Vit D缺乏、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与RRIT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 RRTls儿童血清Vit A、Vit D水平普遍偏低,以0-1岁患儿Vit A、Vit D血清水平低;有住院史、低血钙症、特异性体质、Vit A/Vit D缺乏、被动吸烟、活动时间<30 min/d、居住在平房可增加RRTIs的感染风险.

    作者:李微娜;贺媛媛;郝恒瑞;刘霞;任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短效激动剂长方案不同时期添加黄体生成素对IVF-ET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采用短效激动剂长方案超促排卵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在卵泡中期开始添加黄体生成素(LH)与只在卵泡晚期添加lLH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短效激动剂长方案超促排卵的IVF-ET助孕患者1 2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主导卵泡群直径在12~14 mm,即开始添加LH和在15~ 16 mm时开始添加LH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842例)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B组(455例)卵泡晚期添加LH.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卵巢功能、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的各激素值、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周期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及宫外孕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卵巢功能、hCG扳机日雌激素(E2)值、获卵数、移植后流产率及宫外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组Gn使用天数、使用总量、hCG扳机日孕酮(P)值、移植胚胎数低于卵泡晚期添加LH组,而hCG扳机日LH值、取卵后正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着床率高于晚期添加LH组(P<0.05).结论 预期正常反应IVF-ET助孕患者采用短效激动剂长方案降调,在超促排卵的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较只在卵泡晚期添加LH,能显著减少Gn使用天数及Gn使用总量,降低hCG扳机日P值,提高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改善可移植胚胎质量,提高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张玲;黄玲玲;邓冰冰;何雪梅;施迎迎;林津;卢晓娴;苏志英;梁蕾;李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表对剖宫产术后近期避孕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建立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表以指导剖宫产后近期避孕,提高剖宫产后避孕措施的正确使用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5年3-5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共计3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表及提供常规避孕咨询服务,对照组仅提供常规避孕咨询服务,随访产后2年两组的避孕行为及意外妊娠情况.结果 研究组经常避孕的频率高于对照组(93.1% vs.74.7%,P<0.05).研究组首次性生活避孕率高于对照组(82.5% vs.53.4%,P<0.05);前者服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比例高于对照组(17.5% vs.7.5%,P<0.05).而对照组多次服紧急避孕药的比例(24.0% vs.11.3%)以及采用体外排精避孕的比例(14.4% vs.3.1%)更高(P<0.05).两组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安全期和曼月乐避孕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外妊娠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表有助于剖宫产后避孕措施的落实从而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

    作者:胡晓吟;刘畅;朱佳佳;黄巧;何丽;杨晓燕;郝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Ras-MAPK-MMP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研究中的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据不完全统计其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2.9%[1].卵巢癌组织分型多种多样,以浆液性肿瘤为代表的上皮性肿瘤为常见.尽管近十年来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有了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卵巢癌高死亡率依然是妇科肿瘤首位,其原因是缺乏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有效手段和复发率高.对化疗产生了高耐药性使得一线临床一线化疗药物的未能很好抑制癌症的复发,复发后晚期再治愈概率几乎为零.近年来将研究集中于各信号通路,并发现多条经典通路参与卵巢癌的发展及耐药性.

    作者:王天琪;何秀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