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陈秋爽;姚芸;陈芳

关键词:冠心病伴焦虑抑郁, 静置留置针, 护理
摘要:浅静脉留置针俗称套管针,具有穿刺次数少,血管刺激小,液体外渗率低,不易滑脱,可保留在血管内3 ~5d,能随时输液和做治疗,提高临床和急救时的用药效果,加快危重患者抢救,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极大的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同时静脉留置针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并发症有:静脉血栓、静脉炎、皮下血肿、液体渗漏.而本篇文章就是根据实际案例来进行关于留置针的并发症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进行讨论和总结.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置管过程中,由于导管针及导管损伤静脉血管内膜;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引起的病灶[1].2017年9月11日我科收治了1例留置针致头静脉血栓的冠心病患者,经积极的对症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直视下选择性动脉栓塞后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纤维血管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喉科较多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10 ~ 25岁青年男性,又称为“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而原发于鼻咽以外的纤维血管瘤临床上极少见,其病理与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相似,但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机制、部位)、CT检查等完全不同[1-3].鼻咽以外的纤维血管瘤发生在上颌窦多,其次为筛窦及鼻腔[1].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还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中易出血,手术难度大[4].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和临床相关技术的提高,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选择性动脉栓塞的应用,为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对血运丰富需手术治疗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5].

    作者:张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不良生活行为等不利于病情康复的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高(P<0.05).结论 落实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病情恢复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黄彩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防治的进展

    综述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的预防及治疗进展.通过对经口气管插管口唇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医护人员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其自身因素,选择合适材质的固定器及固定方式;且在经口气管插管后,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口腔护理,全面而正确评估患者口腔皮肤黏膜等情况,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口腔问题,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经口气管插管口唇压疮的发生率降低,同时还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丹;沈洪;杨金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了30例胰腺占位并同意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术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术前认真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护和熟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加强细节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认为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术准确、安全、简便、快捷,做好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的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万雪娟;苏志红;卢彩霞;张延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化康复护理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骨肉瘤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在骨肉瘤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米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归芪猪蹄汤在缓解化疗后患者白细胞减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食疗方归芪猪蹄汤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化疗的80例患者,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食归芪猪蹄汤,比较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疗方归芪猪蹄汤应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效果显著.

    作者:方芳;卞彦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将其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都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比较心室颤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室颤动发生率为2.0%、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1±2.5)d,短于对照组的(21.7±3.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对其施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心室颤动,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卢黛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八段锦运动疗法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八段锦练习对轻中度帕金森运动障碍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区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八段锦练习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干预组为药物联合八段锦练习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组.结果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UPDRS Ⅲ、GDS、Barthel指数,干预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幅度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八段锦对轻中度PD患者运动能力、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是有益及有效的.通过八段锦练习,改善其运动能力,增加自信心,减轻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魏娜;刘凤春;李翠景;常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种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在进行下肢骨骼牵引、下肢损伤治疗、下肢中医操作(如进行中药外敷)等治疗时,为了确保治疗安全、顺利进行,患肢应尽量避免有重物压迫,如避免棉被压迫牵引绳,在冬季应注意防止受凉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避免中药污染棉被,影响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等,为了解决这系列难题,我科自主研发了一种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璐;王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3种儿科住院总护师值班模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适合儿科的住院总护师值班模式.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护士长、护理人员和住院总护师3个群体对本院2001年~ 2017年采取的3种住院总护师值班模式的选择、影响情况、满意度及意见等,分析调查结果,比较出适宜的值班模式.结果 58.33%的护士长认为住院总护师值班对科室没有影响,76.25%的住院总护师认为值班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影响,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模式一和模式二值班的住院总护师分别有58.06%和60%的人员不满意自己的值班模式,模式三仅有8.82%的住院总护师不满意,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值班模式下的家属均有半数以上对住院总值班不满意,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班模式三对科室和护理人员个人影响小、满意度高,适宜医院选用.

    作者:李雪;王鑫;杨立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石膏托外固定的142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度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度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显著缓解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患者肿胀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江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中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 (P <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可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可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于芹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 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血脂状态比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低于干预组患者(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心理健康评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优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韦东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率、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6S洗手法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增强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及合格率,有效预防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负荷问卷对本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91例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总分为(30.12±13.405)分.患儿烧伤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患儿年龄是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烧伤住院患儿照顾者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照顾负荷,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政府及社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和完善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以减轻其照顾负荷,提高照顾质量.

    作者:梁宁宁;谭惠仪;潘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信公众平台与电话交互式随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与电话交互式随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鼻咽癌放疗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的电话随访进行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每个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情况及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进行6个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后2组的遵医依从性均呈下降状态,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情况,观察组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显著提高了鼻咽癌患者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同时放射性口腔粘膜疼痛情况缓解,有效提高了出院随访的运行质量.

    作者:杨青平;郑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指压穴位配合深呼吸训练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不适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于本院行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结肠镜检查护理常规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按压合谷、内关穴、足三里穴,配合深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紧张恐惧情况、插镜过程中疼痛强度以及插镜时间.结果 实验组紧张恐惧情况发生率低、插镜过程中疼痛强度减轻、插镜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指压穴位及深呼吸训练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减轻进镜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检查时间,保证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夏丽华;孙启栋;张传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西安市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西安市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现状,探讨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探寻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方法抽取西安市5所综合性医院的在职护士702名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月开展一般资料问卷及护士工作压力量表问卷调查.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西安市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为(2.73 ±0.49),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的工作压力的主要3个来源是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 建议从护士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3方面着手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涵;高显妮;刘婷;刘媛媛;王芳;薛晚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伸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与延伸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本院延伸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8月)与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8月)各自接收的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6个月后,延伸组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院外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青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