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韦东宁

关键词:优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 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血脂状态比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低于干预组患者(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心理健康评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优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护士职业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真实的职业感受,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30例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7步法进行整理.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主观感受提炼6个主题:缺乏生命安全感,疲惫、倦怠,担心医护配合不好,对操作失败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职业成就感较强.结论 急诊科护士主观感受职业压力大,但职业成就感较强.护理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其身心健康,提高职业获益感.

    作者:张利平;张霞;卿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种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在进行下肢骨骼牵引、下肢损伤治疗、下肢中医操作(如进行中药外敷)等治疗时,为了确保治疗安全、顺利进行,患肢应尽量避免有重物压迫,如避免棉被压迫牵引绳,在冬季应注意防止受凉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避免中药污染棉被,影响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等,为了解决这系列难题,我科自主研发了一种病房用被褥支撑装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璐;王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率、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6S洗手法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增强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及合格率,有效预防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案例分析法”在急诊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急诊护生的带教方法,提高护生急救护理临床实践能力.方法 选择2017年5月~10月3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月~ 2018年4月31名护生为观察组,2组护生均按常规教学,观察组护生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结果 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成绩、急救护理实践能力、护生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分析法”进行带教,使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提高了急诊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带教方法.

    作者:滕成梅;顾正凤;李春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灸贴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传统艾灸与艾灸贴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位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用艾灸贴治疗,对照组用传统艾灸治疗,通过对2组半个月的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论 经过2组比较后,传统艾灸有效率为75%,艾灸贴的有效率为95%.结果 经过半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艾灸贴在临床应用广泛且更为方便.

    作者:王海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盲穿方式和B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实施置管患者共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1例.实验组则在B超引导下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置管,而常规组实施盲穿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90.32%(28/31),常规组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70.97%(22/31),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机械性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置管一个月之后的舒适度是(88.74±5.7)分;常规组是(78.44±5.6)分,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而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可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同时患者承受的创伤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熊国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托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生成护理交班电子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交接班有利于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优质高效的交班报告是保证护理工作准确性与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1].目前,我院护理交班书写记录内容较繁琐、护理交班报告信息量大,且需呈现病区全天动态信息、重点患者病情变化、护理要点等,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依托数字化医院优势研发应用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其中病室交班报告模块将病室流动统计与电子护理记录单数据链接取代原病室交班报告本,还升级设计生成护理交班电子报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池小锋;魏淑霞;郭英俊;薛晓英;肖君霞;康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达标率,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ICU室就诊的188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从ICU转入普通病房,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填写交接确认单后,由病房护士负责执行后续护理.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ICU重返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00%、1.06%、97.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诊中具有良好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翠芳;张惠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对护理干预的需求.方法 对2017年1月~ 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方式:65.7%患者选择示范,每次干预时长多为10~20 min;干预内容:100%患者需要了解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37.5%的患者认为不需要床上活动知识,46.9%的患者表示不需要患肢早期活动指导,56.3%患者认为不需要知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4.4%的患者认为骨折与饮食无关.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采用“示范”的护理干预方式,每次干预时长为10~20 min,宣教内容为: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需要纠正患者对床上活动、患肢早期活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饮食的认知.

    作者:刘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痛苦的现状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与心理痛苦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心理痛苦温度计对9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得分为(53.12±13.51)分,处于低水平,心理痛苦得分为(4.32±2.59)分,处于中度水平.患者PTG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心理痛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水平较低,心理痛苦中度水平,两者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其PTG水平的提升.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科择期行肝脏肿瘤手术的患者1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视频进行集中式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宣教模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观看视频健康宣教的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视频健康宣教有利于强化宣教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健康教育质量,保障了患者参与健康宣教的及时性,充分调动了患者参与各检查、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技能抽查的助产学实训教学

    《助产学》是助产专业核心课程,助产专业学生执业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是湖南省职教界近年建立的品牌.我系基于技能抽查进行了助产学实训教学标准的探索,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有益尝试.

    作者:丁郭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化康复护理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骨肉瘤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在骨肉瘤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米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生活能力评分、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持续高热、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7d内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 60分的率为87.50% (21/26),对照组为53.85% (14/26),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x2=4.2823,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锦芳;许慧中;程美兰;冯冬梅;余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采用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行腰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首日、出院当日及术后1个月的ODI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腰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智娴;唐敏;代群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采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2组患者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各个维度和总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保证了患者护理服务的延续性,满足了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疾病转归,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的优化护理

    总结了优化护理在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心理护理、血糖电解质检测护理、腹部按摩护理、体位及下床活动护理等.Whipple术后胃瘫的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优化术后胃瘫的护理管理.认为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是使胃瘫患者早日康复关键.

    作者:王星辉;马兴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有家庭监护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完成1年干预后,运用服药依从性量表与复发率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测评得分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鹿守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