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蓉
目的 探究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62例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以往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护理措施的130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采用了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的手术护理措施的132例患者,设置为ERAS组.结果 2组患儿进行比对后,ERAS组患儿的烦躁、哭闹、呕吐现象,麻醉复苏时间,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实施缩短了手术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的进食时间(P均<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了精细化的微创手术的实施、优化的麻醉方式、整体化的护理措施以及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等多方面因素,充分体现了以为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医院今后发展的依托,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霞;刘一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2组患者肌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2组患者肌力评分、ADL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捷;黄芳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6例在颅脑手术后进行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此次研究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表)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记录观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护理前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静息、吞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心情愉悦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状况,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此次研究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欧阳良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率、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6S洗手法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增强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及合格率,有效预防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与延伸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本院延伸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8月)与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8月)各自接收的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6个月后,延伸组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院外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青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对护理干预的需求.方法 对2017年1月~ 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方式:65.7%患者选择示范,每次干预时长多为10~20 min;干预内容:100%患者需要了解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37.5%的患者认为不需要床上活动知识,46.9%的患者表示不需要患肢早期活动指导,56.3%患者认为不需要知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4.4%的患者认为骨折与饮食无关.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采用“示范”的护理干预方式,每次干预时长为10~20 min,宣教内容为: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需要纠正患者对床上活动、患肢早期活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饮食的认知.
作者:刘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有家庭监护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完成1年干预后,运用服药依从性量表与复发率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测评得分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鹿守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石膏托外固定的142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度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度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显著缓解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患者肿胀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江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疲劳感及其影响因素,为照顾者疲劳应对方式提供有效建议,以缓解照顾者压力,降低其疲劳程度.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疲劳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得分为(11.26±3.01)分,其中躯体疲劳感得分为(6.31±1.88)分,脑力疲劳感得分为(4.02±1.77)分.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得分为(21.77±5.21)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4.21±3.99)分.照顾者疲劳感得分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应对方式、健康状态、照顾时间长短的影响.结论 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感,且照顾者应对方式、健康状态及照顾时间长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独立因素.
作者:曹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9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行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内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正确识别患者的神志及意识状态,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与颌面部伤口护理,提供有效的冰敷指导与精心的供肋区护理,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与合理的康复训练.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1.3d,均无手术并发症.认为专业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婷;邓立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广东省中山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整科抽样抽取中山市3家三级中等医院PACU护士,共抽取82名护士,采用中文版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得分为(20.23±3.17)分,平均答对率为(51.12±5.98)%,其中疼痛知识和疼痛评估维度的正确率较高,而疼痛干预维度的正确率低.学历和自学情况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护士的相关知识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和职称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亟需提高,应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苏清彬;罗小平;舒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和总结防PICC导管滑脱固定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本院肿瘤科自2017年2月~2018年4月接收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防PICC导管滑脱固定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用丝袜套筒进行固定,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移位、断裂、渗血、感染4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防PICC导管滑脱固定带效果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结合品管圈护理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名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结合品管圈护理的干预模式,观察指标包括2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结合品管圈护理在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中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焦虑及抑郁状况,而且可以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莉;贾宇坤;杨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 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及误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6.00% VS 3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98.00% VS 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孟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95例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肌松药未代谢安全,阵痛药的残余作用,患者对手术的担忧,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留置导尿管与引发躁动.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消除疼痛,消除引起躁动的因素等.认为麻醉苏醒期躁动应分析原因,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置.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保证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袁翠华;徐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急诊护生的带教方法,提高护生急救护理临床实践能力.方法 选择2017年5月~10月3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月~ 2018年4月31名护生为观察组,2组护生均按常规教学,观察组护生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结果 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成绩、急救护理实践能力、护生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分析法”进行带教,使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提高了急诊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带教方法.
作者:滕成梅;顾正凤;李春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28例30眼玻璃体混浊患者进行UItra Q:YAG激光治疗,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干预.28例30眼患者中,一次性治疗22例24眼,6例6眼进行第2次治疗,门诊随访2个月,总有效率93.3%,无效率6.7%,无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损伤,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发生.认为激光治疗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了患者视觉质量,提高了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使得患者重获品质生活.
作者:肖华;周海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面感染控制及护理在军队呼吸道传染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08例呼吸道传染疾病军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感染控制及护理干预,2组干预时间均为15 d,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对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1)干预前2组患者HAMA及HAMD得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HAMA及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感染控制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军队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良情绪及院内感染率,同时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杨丽娜;潘月飞;郭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 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预防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发生率为5.00%(1/20),护理满意度为95.00%(19/2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0%(6/20),护理满意度为80.00%(16/20),2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性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薛花;王萍;孙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