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生成护理交班电子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池小锋;魏淑霞;郭英俊;薛晓英;肖君霞;康婧

关键词:护士工作站, 护理交班, 报表
摘要:护理交接班有利于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优质高效的交班报告是保证护理工作准确性与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1].目前,我院护理交班书写记录内容较繁琐、护理交班报告信息量大,且需呈现病区全天动态信息、重点患者病情变化、护理要点等,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依托数字化医院优势研发应用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其中病室交班报告模块将病室流动统计与电子护理记录单数据链接取代原病室交班报告本,还升级设计生成护理交班电子报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Handbook 5.1.0版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同时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I2检验分析各研究结果间的统计学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以加权平均数差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21篇,累计干预组753例,对照组717例.认知训练对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的效应量MD及95% CI分别为2.91(2.34,3.49).结论 认知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作者:王梦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科择期行肝脏肿瘤手术的患者1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视频进行集中式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宣教模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观看视频健康宣教的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视频健康宣教有利于强化宣教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健康教育质量,保障了患者参与健康宣教的及时性,充分调动了患者参与各检查、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了30例胰腺占位并同意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术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术前认真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护和熟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加强细节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认为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术准确、安全、简便、快捷,做好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的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万雪娟;苏志红;卢彩霞;张延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股骨头置换患者院外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股骨头置换患者院外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0月在本科出院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出院时通过抽签,抽到单号的为干预组、双号的为对照组,2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和定期的门诊复查,干预组在对照组教育基础上,用知信行延续护理进行功能训练教育和指导,在患者出院后第1天(干预前)和第3个月时(干预后)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干预前,2纽患者功能训练的知信行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院外功能训练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教育方法.

    作者:甄文翠;戴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负荷问卷对本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91例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总分为(30.12±13.405)分.患儿烧伤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患儿年龄是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烧伤住院患儿照顾者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照顾负荷,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政府及社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和完善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以减轻其照顾负荷,提高照顾质量.

    作者:梁宁宁;谭惠仪;潘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患者常易出现躁动不安,极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而身体约束可很大程度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从约束的定义、约束工具的形式、身体约束的护理管理、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为身体约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洪千;廖招娣;姜武佳;马建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腹股沟疝手术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率、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6S洗手法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增强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及合格率,有效预防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王飞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62例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以往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护理措施的130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采用了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的手术护理措施的132例患者,设置为ERAS组.结果 2组患儿进行比对后,ERAS组患儿的烦躁、哭闹、呕吐现象,麻醉复苏时间,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实施缩短了手术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的进食时间(P均<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了精细化的微创手术的实施、优化的麻醉方式、整体化的护理措施以及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等多方面因素,充分体现了以为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医院今后发展的依托,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霞;刘一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生活能力评分、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持续高热、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7d内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 60分的率为87.50% (21/26),对照组为53.85% (14/26),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x2=4.2823,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锦芳;许慧中;程美兰;冯冬梅;余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采用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行腰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首日、出院当日及术后1个月的ODI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腰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智娴;唐敏;代群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痛苦的现状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与心理痛苦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心理痛苦温度计对9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得分为(53.12±13.51)分,处于低水平,心理痛苦得分为(4.32±2.59)分,处于中度水平.患者PTG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心理痛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水平较低,心理痛苦中度水平,两者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其PTG水平的提升.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管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91例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45)和观察组(n=1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管道意外发生率、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管道意外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管道护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意外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心情,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具安全性.

    作者:刘西韶;徐冬平;徐丽丹;王传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及护理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分析

    总结了2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冲动、伤人、毁物及自杀,致暴力突发事件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种、病程、护理人员职称、学历等.认为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加强致暴力突发事件因素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深化护患沟通技巧,是强化护理安全监管,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孟凡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重建下颌髁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9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行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内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正确识别患者的神志及意识状态,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与颌面部伤口护理,提供有效的冰敷指导与精心的供肋区护理,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与合理的康复训练.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1.3d,均无手术并发症.认为专业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婷;邓立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心电图教学的研究进展

    护理心电图教学是目前护理教学及专科护士培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本文回顾护理心电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总结了对于教学方法、教材及考核系统、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改进,以期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心电图教学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护理心电图教学发展.

    作者:柏露;王希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护一体化工作站升级中危急值闭环管理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实施危急值闭环管理,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方法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 2017年5月危急值管理系统未升级的819例危急值报告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危急值管理系统升级后的931例危急值报告作为观察组,2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危急值实行闭环管理,方便、快捷、高效.危急值报告率达100%,发现处置及时率达100%,书写病例记录准确性达100%,重复电话通知登记数量为零,观察组危急值报告缺陷率0.00%低于对照组的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急值闭环管理的实现,标志着医院管理模式的提升,从事后管理走向过程管理,终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作者:刘晶星;池小峰;郭英俊;王丽萍;李素红;孙丽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达标率,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的优化护理

    总结了优化护理在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心理护理、血糖电解质检测护理、腹部按摩护理、体位及下床活动护理等.Whipple术后胃瘫的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优化术后胃瘫的护理管理.认为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是使胃瘫患者早日康复关键.

    作者:王星辉;马兴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灾难突发事件的院内应急救援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讨灾难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救援队紧急出动实施救援的组织与工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灾难突发事件中本院医疗救援队对300余例伤员的救治情况.结果 在本院应急救援系统的指导下,本院医疗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本院灾难突发事件伤员的救治任务.结论 建设常备兼职专业的医疗救援队是应对灾难突发事件、保障伤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属芳;阎光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