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文翠;戴丽华
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产前影响其出现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科室收治的110名高龄且存在负性心理的初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产期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分析引发产妇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对比心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后产妇的心理情绪.结果 导致高龄产妇产前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产前并发症影响、对分娩知识掌握不足、家庭因素影响、对自己工作的担忧;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HD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产前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产妇的心理问题设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
作者:郭蕴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近年来公开发表的高质量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章,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章,纳入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类实验性研究,按新版Cochrane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个研究,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中等.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SMD=-1.30,95% CI(-1.86,-0.74),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MD=9.46,95% CI(6.17,12.76),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自我效能[MD=4.34,95% CI(2.62,6.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状况.然而研究的干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未来需要统一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全麻下对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患儿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本科收治的27例54眼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患儿在全麻下施行斜视矫正术,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经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后,27例54眼患者中,23例术后正位且无上转受限,1例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程度减轻,3例比术前增加了4△,术后平均残余斜角1.15△,但在术后2~4个月逐渐消失.无一例发生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认为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是患者疾病恢复的关键.
作者:朱琳;程士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 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及误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6.00% VS 3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98.00% VS 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孟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将其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都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比较心室颤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室颤动发生率为2.0%、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1±2.5)d,短于对照组的(21.7±3.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对其施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心室颤动,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卢黛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生活能力评分、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持续高热、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7d内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 60分的率为87.50% (21/26),对照组为53.85% (14/26),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x2=4.2823,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锦芳;许慧中;程美兰;冯冬梅;余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盲穿方式和B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实施置管患者共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1例.实验组则在B超引导下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置管,而常规组实施盲穿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90.32%(28/31),常规组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70.97%(22/31),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机械性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置管一个月之后的舒适度是(88.74±5.7)分;常规组是(78.44±5.6)分,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而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可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同时患者承受的创伤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熊国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灾难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救援队紧急出动实施救援的组织与工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灾难突发事件中本院医疗救援队对300余例伤员的救治情况.结果 在本院应急救援系统的指导下,本院医疗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本院灾难突发事件伤员的救治任务.结论 建设常备兼职专业的医疗救援队是应对灾难突发事件、保障伤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属芳;阎光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优化护理在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心理护理、血糖电解质检测护理、腹部按摩护理、体位及下床活动护理等.Whipple术后胃瘫的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优化术后胃瘫的护理管理.认为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是使胃瘫患者早日康复关键.
作者:王星辉;马兴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石膏托外固定的142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度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度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显著缓解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患者肿胀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江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综述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的预防及治疗进展.通过对经口气管插管口唇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医护人员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其自身因素,选择合适材质的固定器及固定方式;且在经口气管插管后,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口腔护理,全面而正确评估患者口腔皮肤黏膜等情况,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口腔问题,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经口气管插管口唇压疮的发生率降低,同时还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丹;沈洪;杨金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行腰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首日、出院当日及术后1个月的ODI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腰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智娴;唐敏;代群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从口腔运动干预的理论基础、早产儿的喂养特点、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方式对喂养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口腔运动干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作者:阎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广东省中山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整科抽样抽取中山市3家三级中等医院PACU护士,共抽取82名护士,采用中文版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得分为(20.23±3.17)分,平均答对率为(51.12±5.98)%,其中疼痛知识和疼痛评估维度的正确率较高,而疼痛干预维度的正确率低.学历和自学情况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护士的相关知识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和职称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亟需提高,应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苏清彬;罗小平;舒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科择期行肝脏肿瘤手术的患者1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视频进行集中式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宣教模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观看视频健康宣教的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视频健康宣教有利于强化宣教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健康教育质量,保障了患者参与健康宣教的及时性,充分调动了患者参与各检查、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为了监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需频繁抽取血液进行检查,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导致的穿刺部位血肿、动静脉炎及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护士经常选择从中心静脉导管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查.但从中心静脉导管内采血,静脉导管内的液体会影响检查结果,抽出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可能会导致感染发生,需要丢弃导管内的液体和一定量的稀释血后再取血样,一般为10ml稀释液,以避免因血液稀释而影响检测结果和发生感染[1].
作者:刘娟;何淑华;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对护理干预的需求.方法 对2017年1月~ 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方式:65.7%患者选择示范,每次干预时长多为10~20 min;干预内容:100%患者需要了解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37.5%的患者认为不需要床上活动知识,46.9%的患者表示不需要患肢早期活动指导,56.3%患者认为不需要知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4.4%的患者认为骨折与饮食无关.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采用“示范”的护理干预方式,每次干预时长为10~20 min,宣教内容为: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需要纠正患者对床上活动、患肢早期活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饮食的认知.
作者:刘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2组患者肌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2组患者肌力评分、ADL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捷;黄芳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管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91例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45)和观察组(n=1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管道意外发生率、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管道意外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管道护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意外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心情,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具安全性.
作者:刘西韶;徐冬平;徐丽丹;王传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中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 (P <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可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可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于芹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