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属芳;阎光惠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6例在颅脑手术后进行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此次研究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表)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记录观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护理前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静息、吞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心情愉悦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状况,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此次研究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欧阳良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与延伸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本院延伸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8月)与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8月)各自接收的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6个月后,延伸组的QLQ-C30与SUPPH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院外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青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真实的职业感受,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30例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7步法进行整理.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主观感受提炼6个主题:缺乏生命安全感,疲惫、倦怠,担心医护配合不好,对操作失败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职业成就感较强.结论 急诊科护士主观感受职业压力大,但职业成就感较强.护理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其身心健康,提高职业获益感.
作者:张利平;张霞;卿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近年来公开发表的高质量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章,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章,纳入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类实验性研究,按新版Cochrane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个研究,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中等.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SMD=-1.30,95% CI(-1.86,-0.74),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MD=9.46,95% CI(6.17,12.76),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自我效能[MD=4.34,95% CI(2.62,6.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状况.然而研究的干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未来需要统一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石膏托外固定的142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度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度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显著缓解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患者肿胀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江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股骨头置换患者院外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0月在本科出院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出院时通过抽签,抽到单号的为干预组、双号的为对照组,2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和定期的门诊复查,干预组在对照组教育基础上,用知信行延续护理进行功能训练教育和指导,在患者出院后第1天(干预前)和第3个月时(干预后)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干预前,2纽患者功能训练的知信行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院外功能训练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教育方法.
作者:甄文翠;戴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色提醒牌在住院患者诊查环节中,减少各类缺陷、提高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40例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232例为观察组,2组患者都常规按要求进行检查前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在床头悬挂三色提醒牌.比较2组患者检查遗忘、信息中断或错误、遗漏或延误、秩序不当、准备不合格等方面的缺陷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例数除患者拒绝项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色提醒牌可以有效提醒护士、医生、患者、家属、陪检人员注意,保证及时、高质量的完成各项辅助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延误,降低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吉海燕;陆芹珍;冯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合儿科的住院总护师值班模式.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护士长、护理人员和住院总护师3个群体对本院2001年~ 2017年采取的3种住院总护师值班模式的选择、影响情况、满意度及意见等,分析调查结果,比较出适宜的值班模式.结果 58.33%的护士长认为住院总护师值班对科室没有影响,76.25%的住院总护师认为值班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影响,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模式一和模式二值班的住院总护师分别有58.06%和60%的人员不满意自己的值班模式,模式三仅有8.82%的住院总护师不满意,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值班模式下的家属均有半数以上对住院总值班不满意,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班模式三对科室和护理人员个人影响小、满意度高,适宜医院选用.
作者:李雪;王鑫;杨立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生活能力评分、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持续高热、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7d内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 60分的率为87.50% (21/26),对照组为53.85% (14/26),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x2=4.2823,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锦芳;许慧中;程美兰;冯冬梅;余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为了监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需频繁抽取血液进行检查,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导致的穿刺部位血肿、动静脉炎及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护士经常选择从中心静脉导管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查.但从中心静脉导管内采血,静脉导管内的液体会影响检查结果,抽出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可能会导致感染发生,需要丢弃导管内的液体和一定量的稀释血后再取血样,一般为10ml稀释液,以避免因血液稀释而影响检测结果和发生感染[1].
作者:刘娟;何淑华;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骨肉瘤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在骨肉瘤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米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与心理痛苦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心理痛苦温度计对9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得分为(53.12±13.51)分,处于低水平,心理痛苦得分为(4.32±2.59)分,处于中度水平.患者PTG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心理痛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水平较低,心理痛苦中度水平,两者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其PTG水平的提升.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9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行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内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正确识别患者的神志及意识状态,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与颌面部伤口护理,提供有效的冰敷指导与精心的供肋区护理,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与合理的康复训练.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1.3d,均无手术并发症.认为专业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婷;邓立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喉科较多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10 ~ 25岁青年男性,又称为“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而原发于鼻咽以外的纤维血管瘤临床上极少见,其病理与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相似,但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机制、部位)、CT检查等完全不同[1-3].鼻咽以外的纤维血管瘤发生在上颌窦多,其次为筛窦及鼻腔[1].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还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中易出血,手术难度大[4].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和临床相关技术的提高,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选择性动脉栓塞的应用,为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对血运丰富需手术治疗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5].
作者:张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全麻下对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患儿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本科收治的27例54眼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患儿在全麻下施行斜视矫正术,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经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后,27例54眼患者中,23例术后正位且无上转受限,1例分离性垂直性偏斜视程度减轻,3例比术前增加了4△,术后平均残余斜角1.15△,但在术后2~4个月逐渐消失.无一例发生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认为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是患者疾病恢复的关键.
作者:朱琳;程士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优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 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血脂状态比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低于干预组患者(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心理健康评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优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韦东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新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能力.方法 将微格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噎食急救操作中,将2013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7人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2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运用微格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噎食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和课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格教学能提高训练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晶;姚敏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食疗方归芪猪蹄汤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化疗的80例患者,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食归芪猪蹄汤,比较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疗方归芪猪蹄汤应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效果显著.
作者:方芳;卞彦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系统指导腰椎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行腰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腰椎术后给予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首日、出院当日及术后1个月的ODI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ODI评分为系统指导的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腰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智娴;唐敏;代群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