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周敏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士, 护理管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75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75例予以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为(86.36±6.38)分,显著低于观察组(94.45±6.16)分(P=0.000);病房护理评分为(84.34±6.38)分,较观察组差异显著(93.25±3.72)分(P=0.000);优质护理评分为(85.46±4.28)分,低于观察组(92.62±2.37) (P =0.000);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89.33%)显著低于观察组(98.67%) (P =0.016).结果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综合能力,降低工作风险,有助于医院发展,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TKA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灾难化认知与疼痛、情绪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灾难化与疼痛及情绪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扩展版(PANAS-X),对76例TKA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疼痛、情绪状态与疼痛灾难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76例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术前总分为(26.36±10.35)分,术后总分为(13.80±7.17)分,术后疼痛灾难化总分比术前下降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得分在术前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得分只在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方式只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PCS总分与术前的VAS得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及各维度、其他情绪状态总分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术后PCS得分与术后的VAS总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疲劳”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结论 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与疼痛、负性情绪、疲劳呈正相关,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不但术前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影响术后的疼痛和负性情绪,而且术前的疼痛和负性情绪也会影响术后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应实时关注围术期TKA患者疼痛症状的变化及情绪状态,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王坤;李海燕;苏晴晴;王田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用于实习护生管理的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进行实习护生管理,比较PDCA运用前后护理教学质控情况、实习护生与临床老师互评的满意度得分.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护生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上升(P<0.05),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评价得分显著提高(P<0.05);临床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PDCA方法运用于实习护生教学管理,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作者:董琼;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管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术后排尿功能、术后发生尿潴留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患者术前排尿训练的依从性,减少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干;廖招娣;朱甜甜;李廷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人文关怀需求测评工具应用现状及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研究现状几个维度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当下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一些启示和借鉴.

    作者:戴进军;虞建英;肖英;罗尧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消化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持续改进对老年患者(>80岁)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科于2016年将PDCA循环应用于老年患者风险管理,将2016年与2015年本科老年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5).2016年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内科将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安全质量小组的持续改进有效防范了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不仅提升了护士的能力素质,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温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预防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预防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 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髋臼骨折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05%较对照组的67.44%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金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风险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整理2015年1月-2015年7月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的例数作为对照组,整理2015年8月~2016年1月运用品管圈活动后三、四级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例数作为观察组.于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其品管圈的理论基础、流程、运营环境等进行讲解,医院整体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室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情况以及在实际应用后,手术时间缩短情况及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活动实施后,手术室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活动实施后,手术时间及手术感染发生率均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可准确降低手术室器械运转效率风险,使手术室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感染发生率,使手术医生满意、患者满意,促进医院实现发展,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梁秀婷;杨慧娟;吴会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ForceTriad能量平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ForceTriad能量平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手术受到能量平台影响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能量平台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后,手术受到能量平台影响率,从活动前的65.55%下降为活动后的23.54%,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受到能量平台影响率,延长仪器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圈员能力和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唐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本院ICU收治的20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对2组采用传统分体式医护查房和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分析对比2组患者及对医护工作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康复程度,医疗工作者效率.结果 针对传统分体式医护查房和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患者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分析显示,ISBAR沟通工具的使用对于患者医疗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提升(P<0.05);对于护理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和自身满意度也存在大幅度的提升(P<0.05);实验研究发现,利用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后,患者在ICU病房的住院时间、康复程度及住院费用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更先进的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执行效率,并节省了资源,可以将ISBAR沟通工具联合医护一体查房普及到各科室并贯穿患者治疗始终.

    作者:潘银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老年患者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包括吞咽功能的评估及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电刺激治疗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为老年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雪琴;徐永能;黄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冷疗护理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冷疗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6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连续冰敷72 h,对照组术后冰敷24h,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肿胀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持续冷疗72 h,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减轻局部肿胀、缓解局部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萍;王桂娜;肖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巧用安全套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沐浴中的应用

    PICC导管以其留置时间长、安全无痛苦、化疗间歇期可带管回家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生活上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尤其患者的沐浴问题,一般情况下使用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胶布或橡皮筋封闭其上下缘的方法,但仍会出现水进入贴膜而引起感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成了护士与患者困惑的问题,以致于患者带管期间不敢洗澡.从2016年8月,本科开始指导患者使用安全套进行PICC导管淋浴时穿刺部位的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正念减压疗法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子宫切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正念减压疗法中的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步行冥想、正念瑜伽、正念内省6方面,分阶段、分主次地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社会适应性问卷(SAQ)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一般资料、TMMS评分和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TMMS、SAQ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情绪状况和社会适应性,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68例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腹腔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中实施,不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月~ 2017年10月中收治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作用,比较2组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主要是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输液外渗以及护患纠纷等问题,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周秋敏;谢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种新型可调下肢抬高器在静脉回流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可调下肢抬高器在静脉回流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静脉回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新型可调下肢抬高器进行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舒适度,下肢肿胀程度的改善以及护理人员的劳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7.5%,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为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在抬高24h、48h、72h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劳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静脉回流障碍患者应用新型可调下肢抬高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缩短护理人员的劳动时间.

    作者:刘秋月;沈谢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了30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加强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康复锻炼;术后重视病情观察、术后康复锻炼指导.认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戴微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11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肝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肝性脑病方法,观察组加用本院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每天2次,并予护理干预,治疗7d后,比较2组患者血氨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氨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彩花;赖美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褥疮减压贴在预防呼吸机面罩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急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长时间呼吸机面罩的使用,使患者脸部受压部位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笔者为了解决呼吸机面罩受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护理不便,使用褥疮减压贴保护了患者脸部受压部位,既美观又经济,并在2007年7月起采用此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巧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7年6 ~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后开始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康复指导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联合瑜伽有氧运动.2组患者均给予6个月的随访治疗.对2组患者运动及护理前后肺功能、体质指数(BMI)、腰椎骨密度及生活质量(SF-36)、焦虑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运动及心理干预后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活量明显增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焦虑症状明显减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邹夏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