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月;沈谢冬
危重患者因长期卧床,易造成压力性损伤.而传统的病员服穿脱困难,不方便观察病人的皮肤,并且不利于引流管引流(从衣服开口处穿过,导致引流管容易反折).因此为方便观察与护理,本研究将病员服反向穿,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传统的病员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衣领高,特别不适用于气管切开的病人.②衣服短,容易暴露患者的隐私.③衣袖长,不利于静脉穿刺,且指南中提到佳的穿刺部位是前臂.④衣服纽扣多易造成压力性损伤,且不利于体格检查及导联线穿过.
作者:胡海珍;唐艳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 2017年10月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强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8%,对照组26%,观察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对照组2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直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能够降低便秘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汇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人文关怀需求测评工具应用现状及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研究现状几个维度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当下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一些启示和借鉴.
作者:戴进军;虞建英;肖英;罗尧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交接班查检表在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设计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人员交接班,随机将本科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7例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查检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交接班落实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时间为(3.31±0.61)min,交接班漏项为1项(3.4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规范化落实情况25例(86.21%),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27例(93.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因素,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曹燕;周戌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各领域评分以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侯晓燕;黄纪媛;招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月~ 2017年10月中收治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作用,比较2组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主要是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输液外渗以及护患纠纷等问题,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周秋敏;谢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方案,按品管圈程序展开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由52%提高至74%.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并且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作者:何秀梅;周红;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IKAP模式(信息-知识-观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双胎妊娠妇女分娩结局、负面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双胎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所有产妇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给予IKAP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负面情绪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的顺产率(71.05%)高于对照组(44.74%),剖宫产率(28.95%)低于对照组(55.26%)(x2=7.14,P=0.01),2组产妇顺产的分娩孕周、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1周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双胎妊娠妇女的顺产率,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30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加强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康复锻炼;术后重视病情观察、术后康复锻炼指导.认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戴微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0例进行分析,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法和人性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法进行处理.护理2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采用肾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进行护理后,在心理状态指标上,2组患者均取得了明显改善,并且试验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上,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孟丽霞;赵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行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1月本院所接收的6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全程组,每组患者为34例.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全程组行全程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护理前的SRSS评分、焦虑(SAS)评分以及抑郁(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程组的SAS评分(30.57±5.87)分、SDS评分(32.78±5.36)均低于传统组(45.78±6.14)分、(45.71±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SS评分(21.08±2.17)分低于传统组(25.92±2.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行全程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刘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授权式教育在急诊发热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2017年3月~8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急诊发热患儿及主要照顾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授权式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状态问卷(STAI)、自制儿童发热照顾及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STAI量表评分情况、儿童发热照顾及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达标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授权式教育让家属参与患儿健康照顾的各个方面,缓解了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提升了其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对后颅窝肿瘤患儿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后颅窝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2016年3月~ 2017年3月)与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3月),观察2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分别为正常(0%)、轻度(10%)、中度(46.7%)、重度(43.3%),实验组患儿正常(70%)、轻度(23.3%)、中度(6.7%)、重度(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后颅窝肿瘤患儿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其吞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欣;李卓;王潜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前,新的体温表在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测,使用中的体温表每个月也要进行1次专人检测,各大医院常用下述方法来进行体温表检测:将全部体温表的水银甩在35℃以下,同一时间放入40℃(水温计测量36℃~40℃)以下的水中,3 min后取出检查,若出现误差在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或者玻璃管有裂缝,则不能使用丢弃,而合格的体温表则以纱布擦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但在临床检测过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存在水温会随着多根体温表的放入而下降,且在1支体温表进入水中的过程中,随着体温表受热面的不同,其体温表显示的温度也会不同,因而导致误差在0.2℃的体温表非常多,且水温会随着时间下降,但体温表的温度是不会下降的,会导致体温表上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这样也会导致误差超过0.2℃.
作者:康志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综述了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手术体位特征,患者手术体位的训练和护理,手术体位摆放方法,手术体位垫类型等.
作者:何春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术前适应性模拟练习,探讨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模拟练习,采用疼痛评分形式进行疼痛测验.结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予鼻内镜手术患者适应性模拟练习,其术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提高其耐受力.
作者:李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减轻肠内营养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科食管癌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5例),2组均采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加用手法按压中脘、下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穴位方法,观察2组首次排气、排例时间以及使用肠内营养后腹痛、腹胀及耐受度.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排便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使用肠内营养后腹胀、腹痛率少于对照组(P<0.05),对肠内营养的耐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压可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度.
作者:沈翌卉;蔡萍;韩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AECEPD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行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并对比2组经干预前后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干预效果显著,可以优化患者的血气指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刘敏慧;戚亚琴;徐云庆;毛善侠;黄捷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地评价去枕平卧与非去枕平卧对麻醉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medline、cochrane等数据库中有关去枕平卧与非去枕平卧对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将筛选的文献用RevMan 5.3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8项临床对照试验,共计1843例术后患者,meta分析显示非去枕平卧组术后头痛[Rr=0.90,95% CI(0.69,1.18),P=0.46]、呕吐[Rr =0.41,95% CI(0.17,0.97),P=0.04]、舒适度[Rr =0.49,95% CI(0.39,0.61),P<0.00001].结论 去枕平卧组与非去枕平卧组对降低术后头痛没有差异,非去枕平卧组较去枕平卧组不会增加呕吐发生率,且在术后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彭操;赵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系统对于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住院期间诊断明确且采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T2DM 280例患者,根据性别分为2组.对2组患者实施首日5min标准化教育、电子随访系统管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6个月、12个月空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遗漏注射及针头重复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呈降低趋势;干预12个月后,女性患者较同时期男性患者低(P<0.05);干预后,2组患者遗漏注射胰岛素和针头重复使用人数均呈降低趋势,女性患者较同时期男性患者低(P<0.05).结论 电话随访系统干预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下降幅度和性别有关,女性下降更明显.
作者:段维;胡细玲;黄丽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