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交接班查检表在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中的应用

唐雪萍;李雪梅;曹燕;周戌梅

关键词:交接班, 查检表, 喉癌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交接班查检表在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设计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人员交接班,随机将本科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7例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查检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交接班落实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时间为(3.31±0.61)min,交接班漏项为1项(3.4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规范化落实情况25例(86.21%),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27例(93.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因素,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呼吸病房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其进行评分,并运用SBAR沟通模式将评估结果汇报医生,进行及早干预处置.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检查处置.2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进行追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反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转入ICU率、死亡率及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反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转入ICU率、死亡率分别为[13.33%、(10.63±1.04)、12.22%、3.00%],均低于对照组[27.78%、(14.50± 1.87)、22.22%、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质量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对AECOPD患者进行评分,早期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运用SBAR模式进行医护沟通,给予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斓;陈英美;王自秀;周桌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实施前(2016年1 ~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2月)于本院行ERCP手术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入选者分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80例)接受ERCP常规护理,试验组(80例)加用针对术后胰腺炎防治的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ERCP手术病例干预后胰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施后护患双方对预防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采用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对ERCP术后胰腺炎进行防控,可获得较好的胰腺炎预防效果,深受护患双方认可.

    作者:叶燕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住院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和遵医行为、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由72%提高至98%,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和遵医行为、复发率均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由(79.8±6.1)分提高至(92.4±5.3)分,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

    作者:赵红艳;阿依古力·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125例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其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后出血止住,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认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仍需要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方红娟;汪红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月~ 2017年10月中收治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作用,比较2组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主要是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输液外渗以及护患纠纷等问题,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周秋敏;谢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全国20个省份300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47.07±23.9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从事伤口/造口专科时间、职称等(P<0.05).结论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需要从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开展的护理科研培训,完善专科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其科研能力.

    作者:笪俊;杨明莹;李斗艳;辛辰;李丹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手术中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急诊手术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完善的科室制度、自身防护意识淡薄、经验技术欠缺、急诊手术本身的特殊性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加强护理相关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身意识,从根本上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褥疮减压贴在预防呼吸机面罩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急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长时间呼吸机面罩的使用,使患者脸部受压部位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笔者为了解决呼吸机面罩受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护理不便,使用褥疮减压贴保护了患者脸部受压部位,既美观又经济,并在2007年7月起采用此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巧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有利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中医科护理安全.方法 就护理环节质量检查结果中中医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低的情况,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中医科专科护理水平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士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中医科护士中医专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远远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荣兰;李昱;付艳萍;徐秀玲;屈佳;陈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每组62例患者.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包括:术前访视目的的正确理解、方法的熟练掌握、内容的有效落实,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认为术前访视是手术前不可忽视的环节,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作者:施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各领域评分以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侯晓燕;黄纪媛;招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进展

    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关节肿痛的护理,紫癜性肾炎的护理,呕吐、腹痛的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做好以上方面的护理,才能促进过敏性紫癜惠几的康复.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手术体位特征,患者手术体位的训练和护理,手术体位摆放方法,手术体位垫类型等.

    作者:何春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话回访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造口患者护理指导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90名诊断为低位直肠癌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沟通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沟通教育,随访6个月.采用HAMA评分法和ESCA评分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状态.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累计通话时间和HAMA得分、ESCA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累计随访时间和HAMA呈负相关(r=-0.802,P<0.01);累计随访时间和ESCA呈正相关(r=0.816,P<0.01).结论 电话回访能增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减轻焦虑水平,值得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静;朱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应用综合干预技术减少剖宫产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综合干预技术对减少产后泌乳启动延迟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早接触吸吮组(24例)、早接触吸吮+理论组(22例)、综合干预组(24例),比较3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泌乳启动延迟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和乳头疼痛/破损率.结果 综合干预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其它2组,泌乳启动延迟率低于其它2组,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其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的综合干预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泌乳启动,减少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吴祝凤;林丽娇;徐琼;骆思华;崔诗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管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术后排尿功能、术后发生尿潴留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患者术前排尿训练的依从性,减少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干;廖招娣;朱甜甜;李廷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75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75例予以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为(86.36±6.38)分,显著低于观察组(94.45±6.16)分(P=0.000);病房护理评分为(84.34±6.38)分,较观察组差异显著(93.25±3.72)分(P=0.000);优质护理评分为(85.46±4.28)分,低于观察组(92.62±2.37) (P =0.000);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89.33%)显著低于观察组(98.67%) (P =0.016).结果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综合能力,降低工作风险,有助于医院发展,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人文关怀需求测评工具应用现状及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研究现状几个维度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当下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一些启示和借鉴.

    作者:戴进军;虞建英;肖英;罗尧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年龄为2~4岁接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的6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儿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对上述2组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化疗后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4)d和(26.0±1.3)d,较对照组的(23.0±1.1)d和(34.0±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3.7%、3.5%和3.3%,而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0.0%、0.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患儿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

    作者:胡仁辉;范甜;卓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