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应用

张荣兰;李昱;付艳萍;徐秀玲;屈佳;陈平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中医专科, 护理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有利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中医科护理安全.方法 就护理环节质量检查结果中中医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低的情况,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中医科专科护理水平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士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中医科护士中医专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远远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按压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所致胃肠道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减轻肠内营养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科食管癌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5例),2组均采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加用手法按压中脘、下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穴位方法,观察2组首次排气、排例时间以及使用肠内营养后腹痛、腹胀及耐受度.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排便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使用肠内营养后腹胀、腹痛率少于对照组(P<0.05),对肠内营养的耐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压可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度.

    作者:沈翌卉;蔡萍;韩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冷疗护理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冷疗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6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连续冰敷72 h,对照组术后冰敷24h,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肿胀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持续冷疗72 h,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减轻局部肿胀、缓解局部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萍;王桂娜;肖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各领域评分以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侯晓燕;黄纪媛;招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每组62例患者.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褥疮减压贴在预防呼吸机面罩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急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长时间呼吸机面罩的使用,使患者脸部受压部位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笔者为了解决呼吸机面罩受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护理不便,使用褥疮减压贴保护了患者脸部受压部位,既美观又经济,并在2007年7月起采用此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巧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预防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预防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 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髋臼骨折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05%较对照组的67.44%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金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肠道耐受性研究新进展

    总结了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表现、相关因素、评估方法,通过护理干预:改善胃动力措施;优化肠内营养(EN)流程;人员、物品因素的提升;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管理工具的运用;鼻饲流质辅助EN来提高肠道耐受性,其中鼻饲流质辅助EN,仍需大样本数量研究和循证医学证实.

    作者:糜群;刘思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话回访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实施白内障日间手术的2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4例,对照组1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术后2d,术后1周分别给予电话回访,跟踪随访,解答问题,强化健康宣教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半个月后的术后遵医依从性、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遵医依从性和对医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依从性,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颉芳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的长度;B组为深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时再上提1 ~2 cm;C组为间歇声门下吸痰:即在喉镜下挑起会厌,窥见声门后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3组吸痰安全性及吸痰效果.结果 C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P<0.05),B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率高于A组(P<0.05),而A组肺部感染高于B组(P<0.05).C组日吸痰量、吸痰次数明显少于A、B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A组、B组(P<0.05).结论 声门下间歇吸痰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降低吸痰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朱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11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肝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肝性脑病方法,观察组加用本院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每天2次,并予护理干预,治疗7d后,比较2组患者血氨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氨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制剂便秘1号方加米醋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彩花;赖美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未实施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几47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实施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收治的同类患儿47例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27.66%),不良护理结局及时控制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15%),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实施后护患双方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提高不良护理结局及时控制率和护患方双方的高度护理满意度.

    作者:邹昀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用于实习护生管理的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进行实习护生管理,比较PDCA运用前后护理教学质控情况、实习护生与临床老师互评的满意度得分.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护生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上升(P<0.05),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评价得分显著提高(P<0.05);临床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PDCA方法运用于实习护生教学管理,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作者:董琼;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照顾者负担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与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0例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照顾者负担水平、社会支持状况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照顾者负担呈轻度水平的占25.47%,中度占53.77%,重度占20.75%.照顾者社会支持呈中等水平.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照顾者负担总分、个人负担维度得分、角色负担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负担、主观支持是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结论 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儿童青少年T1 DM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王惠平;徐蓉;刘芳;李乐之;龚雅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方案,按品管圈程序展开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由52%提高至74%.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并且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作者:何秀梅;周红;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胸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及体会

    总结了新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采取相应的护理教学管理对策,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包括针对胸心外科护理教学老师的现状、实习护士在护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护理教学管理工作中,探讨护理教学质量三级管理的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完善胸心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认为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教学管理对策,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学生走向临床护理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小红;王俊峰;李会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1月~ 2017年8月本院所接收的60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患者.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指导,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以及优质组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组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2例(6.6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对后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对后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护理,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2周、4周、6周、8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继发性肢体障碍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继发性肢体障碍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双云;戴艳;赵伶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全国20个省份300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47.07±23.9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从事伤口/造口专科时间、职称等(P<0.05).结论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需要从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开展的护理科研培训,完善专科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其科研能力.

    作者:笪俊;杨明莹;李斗艳;辛辰;李丹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应用综合干预技术减少剖宫产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综合干预技术对减少产后泌乳启动延迟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早接触吸吮组(24例)、早接触吸吮+理论组(22例)、综合干预组(24例),比较3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泌乳启动延迟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和乳头疼痛/破损率.结果 综合干预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其它2组,泌乳启动延迟率低于其它2组,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其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的综合干预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泌乳启动,减少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吴祝凤;林丽娇;徐琼;骆思华;崔诗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旨在减少患者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胃癌患者的疼痛,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凌燕;陈雪琴;徐锦华;林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