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防控中的应用

叶燕华

关键词:风险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预防
摘要:目的 观察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实施前(2016年1 ~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2月)于本院行ERCP手术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入选者分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80例)接受ERCP常规护理,试验组(80例)加用针对术后胰腺炎防治的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ERCP手术病例干预后胰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施后护患双方对预防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采用可控因素风险管理法对ERCP术后胰腺炎进行防控,可获得较好的胰腺炎预防效果,深受护患双方认可.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成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患者肠造口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疾病,是消化道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发生率可达1/1500~1/5000[1].先天性肛门闭锁在文献中报道多为男婴,男女比例约为3∶1[2],多伴有直肠阴道瘘或直肠尿道瘘,初症状主要便秘,后期大便可从阴道或舟状窝出来.大多数患儿会在婴幼儿时期或学龄前完成肛门再造手术,成人肛门闭锁较为少见.本院于2016年收治了1例成人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和专科护理之后,患者大便情况得到改善,对手术较为满意,现将此案例的术前及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欧密;江帆;罗群;王华;孙锋;溥玉秀;王珏;杨明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在NICU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对脐静脉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救治的10例患几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观察组(集束化护理,n=5),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40.00%)(P<0.05),导管感染、技术操作者失误、患儿过度哭闹、导管移位等为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护理后,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速度大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明确引发并发症主要原因,给予脐静脉置管患儿集束化护理,可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胡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规范化延续护理在鼻窦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规范化延续护理模式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举措和出院指导方案,实验组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策略,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应用科学的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治疗效率,规范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手术中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急诊手术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完善的科室制度、自身防护意识淡薄、经验技术欠缺、急诊手术本身的特殊性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加强护理相关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身意识,从根本上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妊娠晚期同期行剖宫产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内,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形成夹层血肿[1].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孕妇及胎儿病死率高,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2].本院2016年6月收治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及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术,并为患者保全了子宫,成功救治了母婴,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余梅;伍沛;周昔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有利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中医科护理安全.方法 就护理环节质量检查结果中中医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低的情况,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中医科专科护理水平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士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中医科护士中医专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远远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荣兰;李昱;付艳萍;徐秀玲;屈佳;陈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对本院2017年4月1日~6月30日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及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应用PDCA循环前后患者对预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及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结果 通过应用PDCA循环后,患者对预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由应用前的84.69%上升到98.12%,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由应用前的66.67%降至0(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许义芳;邓亚妮;周莉萍;张玉清;袁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照顾者负担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与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0例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照顾者负担水平、社会支持状况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照顾者负担呈轻度水平的占25.47%,中度占53.77%,重度占20.75%.照顾者社会支持呈中等水平.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照顾者负担总分、个人负担维度得分、角色负担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负担、主观支持是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结论 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儿童青少年T1 DM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王惠平;徐蓉;刘芳;李乐之;龚雅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管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术后排尿功能、术后发生尿潴留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排尿训练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排尿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患者术前排尿训练的依从性,减少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干;廖招娣;朱甜甜;李廷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TKA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灾难化认知与疼痛、情绪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灾难化与疼痛及情绪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扩展版(PANAS-X),对76例TKA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疼痛、情绪状态与疼痛灾难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76例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术前总分为(26.36±10.35)分,术后总分为(13.80±7.17)分,术后疼痛灾难化总分比术前下降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得分在术前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得分只在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方式只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PCS总分与术前的VAS得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及各维度、其他情绪状态总分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术后PCS得分与术后的VAS总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疲劳”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结论 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与疼痛、负性情绪、疲劳呈正相关,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不但术前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影响术后的疼痛和负性情绪,而且术前的疼痛和负性情绪也会影响术后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应实时关注围术期TKA患者疼痛症状的变化及情绪状态,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王坤;李海燕;苏晴晴;王田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术后强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 2017年10月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强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8%,对照组26%,观察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对照组2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直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能够降低便秘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汇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临近退休女性护理人员返聘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4所基层医院临退休女性护理人员返聘意愿的调查,分析返聘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7年6~8月,对某市城区4所基层医院临退休女性护理人员65名全部采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近退休女性护理人员对现状工作满意和一般满意分别占47.7%、33.9%,愿意返聘和可以考虑返聘分别占比35.4%、44.6%.其中家庭因素、工作压力、薪资待遇、社会和医院以及同事的认同、身体因素和工作环境是影响退休女性护理人员返聘护理工作岗位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利用退休护理人员,发挥其自身特长,并根据其特点安排好工作岗位将是基层医院护理的宝贵资源,也是基层医院补充护理力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满足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作者:罗孟兰;翁冰纯;梁锦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每组62例患者.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肌肉注射导致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急诊各类患者接受肌肉注射时减轻疼痛的应用,旨在减轻患者对肌肉注射疼痛的抵触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肌肉注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6月收治的240例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为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进行基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肌肉注射疼痛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肌肉注射的各类患者,在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后不容易发生紧张、害怕疼痛等心理现象,疼痛度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有利于提高注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ICC规范化管理对管道安全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PICC规范化管理措施对管道安全及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肿瘤科于2014年5月~ 2015年5月间随机抽取的65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划分为对照组,提供一般置管护理流程;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随机抽取的65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提供规范化管道管理措施.评价2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管道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置管后出现置管处血栓形成7例(10.77%)、管道堵塞5例(7.69%)、意外脱管6例(9.23%)、过敏性皮炎5例(7.69%);观察组患者置管后血栓形成出现2例(3.08%)、管道堵塞与意外脱管分别出现1例(1.54%)、过敏性皮炎2例(3.08%),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过敏性皮炎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55例(84.62%)、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63例(96.92%),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平均为(159.23±38.10)d,观察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平均为(181.20±35.11)d,观察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对接受PICC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寿命,提高置管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林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对后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对后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护理,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2周、4周、6周、8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继发性肢体障碍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继发性肢体障碍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双云;戴艳;赵伶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75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75例予以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为(86.36±6.38)分,显著低于观察组(94.45±6.16)分(P=0.000);病房护理评分为(84.34±6.38)分,较观察组差异显著(93.25±3.72)分(P=0.000);优质护理评分为(85.46±4.28)分,低于观察组(92.62±2.37) (P =0.000);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89.33%)显著低于观察组(98.67%) (P =0.016).结果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综合能力,降低工作风险,有助于医院发展,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方案,按品管圈程序展开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情况由52%提高至74%.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自护知识知晓率,并且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作者:何秀梅;周红;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工全髋关节围手术期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预防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感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6年6月~ 12月,n=110)及观察组(2017年1月~6月,n=120),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感染目标监测与预防,以2015年6月~2016年5月未实施目标监测的11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预后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假体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假体与组织融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性监测与干预组合能有效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有助于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李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负性情绪及认知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将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14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产后知识认知度、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负性情绪:2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知识认知度:观察组产后知识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护理中可显著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加强其对产后知识认知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