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张宝平;左彭湘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4~5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00例,应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和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孕症患者总体希望水平得分为(36.35±5.45)分,其中52%处于高等水平、42.5%处于中等水平、5.5%处于低等水平.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平均分高,接近0.8;自责因子的平均分低,低于0.4;求助因子、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的平均分较接近,均在0.5左右.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与总体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幻想因子、合理化因子与总体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的总体希望水平较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较多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的患者其希望水平较高,较多采取幻想、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希望水平较低.
作者:王成刚;唐惠艳;李丽娜;胡泊;杨美荣;杨绍清;庞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改良超长降调节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已行IVF/ICSI-ET 1~3周期未孕患者226例,其中A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86例,B组卵巢低反应患者43例,C组单纯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患者97例,所有患者在前一周期中均为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在本周期中均采用改良超长方案,两次降调节达菲林用量均小于或等于1.25 mg(1/3支),比较3组患者前、后两个不同促排卵周期超促排卵天数、Gn用量、启动日及hCG日血清激素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结果:3组患者前、后两个周期hCG日E2值及P值、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改良超长周期Gn总剂量C组增加,A、B两组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日FSH值、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改良超长周期较长方案周期高,Gn天数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降调节改良超长方案对于大多数患者是一种有效、经济的促排卵方案.
作者:陈艳;贾小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0T MRI检测及患儿血清学酶联免疫法对缺氧诱导因子-1(HIF-1)检测.结果:依据MRI的影像特点,将50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分为单纯性脑水肿9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1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各组病例对应的HIF-1蛋白水平检测由高到低依次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单纯性脑水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十分敏感,配合HIF-1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用药的治疗指导和预后的评估.
作者:于艳红;李计;孙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1995 ~2013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评审.结果:1995 ~2013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61例,占同期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3.83%,死亡专率2.55/10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死原因第一位为脑血管疾病,第二位为心血管疾病,分别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总数的36.06%及19.67%,其他疾病包括子痫、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胎盘功能障碍等死亡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总数的44.26%.61例死亡病例中,49例(80.33%)产检次数≤4次,77.05%在一级或二级机构接受产前检查,86.88%孕期存在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影响因素中心、脑血管疾病个人因素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疾病,而医疗机构原因知识技能因素所占比例其他疾病死亡病例高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及医务人员服务技能,加强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惠娟;沈汝;于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常双胎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双胎妊娠孕妇中随机选择1 032例进行研究,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 032例孕妇中,存在异常者45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8例(17.78%),胎儿发育宫内受限(FGR) 18例(40.00%),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4例(8.89%),胎儿发育不均衡(FSD) 15例(33.33%).异常组的MCAPI 2显著下降,UAPI1显著上升,MCAPI1/MCAPI2和UAPI1/UAPI2较之正常组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常双胎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双胎儿特发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齐媛;李雨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雌激素产生、代谢的具体情况.方法:通过RT-PCR、免疫组化法对13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17β-HSDⅡmRNA、蛋白质、P450A mRNA的表达,同时与70例正常子宫内膜情况相对比.结果:70例健康者正常子宫内膜没有P450 AmRNA、17β-HSD Ⅱ mRNA在增生晚期的微量表达,在分泌期晚期升至高峰;在位内膜显示P450AmRNA的微弱表达,而17β-HSD Ⅱ mRNA的表达情况近似于正常子宫内膜,强度比较小.134例卵巢异位内膜均发现P450A mRNA的表达,但是17β-HSDⅡmRNA的表达不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可以产生雌激素,但是存在局部雌激素代谢缺陷,所形成的雌激素微环境是造成异位内膜生长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年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断方法,为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146例,根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临床分级,其中Ⅰ级58例、Ⅱ级48例、Ⅲ级19例和Ⅳ级21例,分别设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各组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中止血措施使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①Ⅱ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Ⅰ组增多(P<0.05),Ⅲ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Ⅱ组增多(P<0.05),Ⅳ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Ⅲ组增多(P<0.05);②Ⅰ组使用一般止血措施多于Ⅱ组(P<0.05);Ⅱ组采用保守性手术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Ⅱ组(P<0.05),Ⅳ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无泌尿系统损伤,Ⅲ组有2例损伤,Ⅳ组有10例损伤.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越高凶险程度越高;建议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级诊断,指导临床处理.
作者:郑九生;刘淮;辛思明;沈婷;雷晓真;万凌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联合黄体酮共同防治稽留流产患者清宫术后宫腔粘连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4年3月清宫术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给予补佳乐联合黄体酮,对照组不予以特殊防治,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为(31.5±2.7)天,1例复潮量减少,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复潮量减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宫腔轻度粘连6.0%、中度粘连2.0%、重度粘连0,总粘连率8.0%,对照组术后宫腔轻度粘连12.0%、中度粘连6.0%、重度粘连4.0%,总粘连率22.0%,宫腔粘连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佳乐联合黄体酮共同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有助于防控宫腔粘连,改善术后恢复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芹芳;嵇玉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64例产后5年以上的女性分为经阴道分娩组(32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32例),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患病情况,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获取其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的前盆腔脏器形态结构图像并测量与SUI相关的参数.结果:经阴道分娩组远期SUI患病率和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的尿道旋转角大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静息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和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和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逼尿肌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脏器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存在差异,经阴道分娩女性远期SUI患病率增高可能与膀胱膨出及尿道活动度增加有关.
作者:陈玲;李淑萍;赵霞;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比不同淋巴示踪剂对宫颈癌患者经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中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Ⅰ a~Ⅱa)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使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对照组患者采取亚甲蓝与核素示踪前哨淋巴结,比较两组患者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显影时间、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结果:实验组的淋巴结示踪剂检出率为100.00%,假阴性率为0.00%;对照组的淋巴结示踪剂检出率为70.00%,假阴性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的盆腔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闭孔淋巴引流区,而在前哨淋巴结中闭孔淋巴结引流区的数目多.结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可以很好地示踪宫颈癌术中淋巴结,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于春霞;陶玲;周琦;李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陕西农村0~18个月龄婴幼儿体格营养发育状况,并探讨其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19个自然村336名0~18个月龄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Hb)的测定.结果:0~18个月龄的男性和女性婴幼儿年龄别身长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长别体重Z值(WHZ)的基本变化趋势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减小;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32.14%、39.58%和11.31%.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至1岁后达到高,分别为55.38%和58.46%.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49.07%、42.10%、57.89%)明显高于正常婴幼儿(28.51%、30.54%、3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陕西农村0~18个月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长期和慢性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可明显增加贫血的患病率.
作者:杨媛媛;刘黎明;杨文方;张水平;王懿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关骨丢失(AIBL)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符合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标准剂量的AIs+维生素D钙制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分别检测她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月及12月的第2~4腰椎(L2-4)和双股骨Ward 三角(Ward's)平均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指标血清N端骨钙素(N-MID)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i)水平,并监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对照组的L2-4和Ward's骨密度值在治疗后6月和12月持续显著降低(P <0.001),并伴随着N-MID和CTX-Ⅰ水平的持续显著增加(P <0.001).而研究组在治疗后6月虽然血清N-MID和CTX-Ⅰ水平亦明显增加(P <0.001),但骨密度并未出现降低;而治疗12月后血清N-MID和CTX-Ⅰ水平明显回落,只略高于治疗前水平(P =0.067,P=0.052),L2-4和Ward's骨密度值则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01,P=0.005).两组的E2水平在治疗后6月均出现显著降低(P <0.001和P =0.003),并维持于低水平.结论:六味地黄丸是预防AIBL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许娟;曾文;朱彩霞;连臻强;陈凤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农村女性孕前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孕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2012年吉林省农安县参加该项目的女性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21人参检,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1 902人,高风险率为24.01%.高风险人群中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异常或风险暴露;体重指数是多种孕前风险暴露的影响因素,高血压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空腹血糖异常是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扩大优生项目的覆盖范围,提高优生项目服务质量.
作者:何晶;赵庆阳;靳英丽;王晓峰;沈文生;衣庆岩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汉族及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状况,探讨宫颈癌患病的高危人群,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 2014年3月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的汉族及维吾尔族妇女,采用整群分层法对1 000例大样本进行HPV定量检测;所有HPV DNA阳性者均被建议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为LSIL及以上者再接受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妇女HPV阳性检出率18.3%,其中维吾尔族为20.2%、汉族为16.4%;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年龄分布于20~ 60岁、高峰年龄为36 ~40岁;汉族妇女HPV感染分布在26 ~ 55岁、高峰年龄为31~35岁,两者在各年龄组之间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妇女中TCT异常率为10.3%,17例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宫颈浸润癌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其中CINⅢ级2例、CINⅡ级2例、CIN Ⅰ级3例、慢性宫颈炎9例.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汉族及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率高、尤以维吾尔族更甚,应加强高危年龄段妇女的HPV DNA检测工作,以降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发生.
作者:袁敏;马金红;姚立丽;祖力皮耶;程静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IVF-ET治疗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抑制垂体,促排卵治疗引起体内超生理水平甾体激素反馈抑制内源性LH分泌,取卵时颗粒细胞丢失减少黄体细胞生成,均导致黄体功能不足,影响子宫内膜,降低胚胎种植率.添加黄体支持治疗已成为IVE-ET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药物剂型的丰富,临床研究的深入,近年来黄体支持治疗方案出现更多的选择,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娜;师娟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CT、hs-CRP和WBC在新生儿蜂窝组织炎中的早期诊疗价值.方法:以60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为病例组,30例选择切开引流治疗,30例选择针刺引流治疗,以同期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记录各组PCT、hs-CRP和WBC三项指标,同时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切开引流总有效率93.3%,针刺引流总有效率86.7%,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治疗前PCT、hs-CRP和WBC分别为(4.8±2.4) g/L、(11.8±5.6)mg/L和(16.8±5.2)×109/L,对照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0.6±0.3) g/L、(0.8±0.2) mg/L和(10.2±1.8)×109/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PCT、hs-CRP和WBC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PCT、hs-CRP和WBC是新生儿蜂窝组织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针刺引流术疗效明显,可作为蜂窝组织炎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耿建磊;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毕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8.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盆腔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起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 2013年3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或(和)ICSI治疗的321例患者,将其分为EMS组(143例)和排除EMS的对照组(178例),根据妊娠结局再将两组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对异位症组和对照组的妊娠和未妊娠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①EMS患者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基础窦卵泡数增多,Gn用量减少,而hCG日E2水平、获卵数、移植及冷冻胚胎数均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患者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体重指数(BMI)升高,有统计学差异[(20.72±2.41)kg/m2 vs (19.86±1.96) kg/m2,P< 0.05].对照组的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BMI无统计学差异[(21.33±2.52) kg/m2vs(21.39±2.99) kg/m2,P>0.05].②EMS妊娠组与对照组妊娠组的窦卵泡数、Gn用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冷冻胚胎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MS未妊娠组与对照组未妊娠组相比冷冻胚胎数减少,BMI下降,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助孕成功妊娠的EMS患者卵巢反应性较好,BMI较高,EMS患者的卵巢反应性是影响患者助孕结局的重要因素.
作者:侯震晖;杨伟洪;耿岚;钱卫平;全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到该院就诊的肥胖儿童10例,哮喘儿童10例,哮喘加肥胖儿童10例,正常体检儿童10例,利用肺功能仪对每组儿童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分析肥胖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肥胖儿童的大气道通气功能存在障碍;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哮喘加肥胖儿童的肺功能与哮喘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的大气道通气功能存在障碍,肥胖儿童若患哮喘时其气道阻塞与正常儿童相比更加明显,哮喘更为严重.
作者:郝义彬;杨臻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高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选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3.24%;初产妇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高于经产妇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乏家人关心及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产妇相比,得到家庭支持和有良好居住条件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年龄、家庭年收入、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和低文化水平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可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可通过对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萍花;肖亚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