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九生;刘淮;辛思明;沈婷;雷晓真;万凌玲
目的:探讨孕36周后孕妇膀胱充盈后超声估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在该院分娩的正常头位单胎1 14例,孕妇均于产前1周在膀胱充盈时及膀胱未充盈时分别进行经腹部胎儿二维超声检查,并追踪入选孕妇分娩出胎儿的头围和出生体质量.结果:膀胱充盈时双顶径及头围的标准切面获取率为83.33%;膀胱未充盈时为64.0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充盈时、膀胱未充盈时、实际出生时胎儿的头围和体质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膀胱充盈时胎儿的头围和体质量与实际出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充盈时胎儿的头围和体质量与膀胱未充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未充盈时胎儿的头围和体质量与实际出生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充盈时、膀胱未充盈时测得的胎儿腹围和股骨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36周后孕妇膀胱充盈之后超声诊断有利于提高胎儿双顶径和头围标准切面的准确率,且估测的胎儿体质量和头围更接近于实际胎儿出生时测量值.
作者:姚春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不孕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其不孕的原因.结果:260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占62.3%(162/260),继发性不孕占37.7% (98/260).不孕的原因中内分泌因素和输卵管因素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1.5% (108/260)和32.3% (84/260),其他为子宫及宫颈因素19.2% (50/260)、免疫因素5.8% (15/260)和其他因素1.2% (3/260).原发性不孕患者主要的病因为内分泌因素,占53.1% (86/162);而继发性不孕患者主要的病因为输卵管因素,占51.0% (50/98),两组患者间在病因构成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患者在内分泌疾病因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因素和内分泌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是临床防治的重点.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2000年~2013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孕产妇死亡水平和死因变化规律,探讨乌鲁木齐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重点,并提出干预措施,为乌鲁木齐市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14年间死亡的90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死亡评审报告,将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建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2000 ~ 2013年间,乌鲁木齐市活产数360 597例,孕产妇死亡90例,孕产妇总死亡率为24.96/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直接产科原因占到总死亡人数的65.56%;孕产妇死亡在乌鲁木齐市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农村高于城市,流动人口高于常住人口.结论:提高农村和流动人口基础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加强和完善妊娠高危因素筛查和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
作者:李芳;王小丽;郝友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价值.方法:189例女性分为卵巢癌患者50例(卵巢癌组),盆腔良性疾病患者99例(良性疾病组),健康女性40例(健康组),计算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值(ROMA),比较3组HE4、CA125水平,比较HE4、CA125、ROMA 3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比较15例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的HE4、CA125的水平.结果:卵巢癌病变组的HE4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术前术后CA125与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CA125和ROMA诊断卵巢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6.90%、87.90% 、90.9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10、4.54、10.3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69%、83.89%、87.25%.结论:单项HE4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与盆腔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优于CA125,且术后评估价值高于CA125,HE4与CA125联合检测ROMA值可提高对卵巢癌诊断符合率.
作者:尚陈宇;刘冬冬;徐建华;黄景春;罗娅莎;林馥嘉;马骥;石文;丁海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农村女性孕前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孕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2012年吉林省农安县参加该项目的女性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21人参检,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1 902人,高风险率为24.01%.高风险人群中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异常或风险暴露;体重指数是多种孕前风险暴露的影响因素,高血压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空腹血糖异常是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扩大优生项目的覆盖范围,提高优生项目服务质量.
作者:何晶;赵庆阳;靳英丽;王晓峰;沈文生;衣庆岩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围手术期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次切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腹腔镜子宫次切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毕(T1)、术后24h(T2)、术后48 h(T3)、出院前2 h(T4)时点的细胞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生长相关抑癌基因-1(GRO-1)、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的变化差异.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饱和度(SpO2)在T0、T1、T2、T3、T4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各时点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8+在T0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点两组的CD4+、CD3+、CD8+较T0时点均显著地降低(P<0.05),A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在T3、T4时点基本恢复至T0时点水平.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在T0、T1、T2、T3、T4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6、TNF-α在T0、T4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点较T0时点均显著升高,A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GRO-1、IP-10指标在T0、T1、T2、T3、T4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T1、T2时点与T0时点比较显著降低,A组降低较B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均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较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稍弱;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的肿瘤转移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谢小娟;樊冬梅;张宜林;孙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PPH)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4~ 2013年宿迁市四县一区33例PPH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PPH原因、产次、出血量、出血时间、治疗情况、死亡时间、分娩地点、死亡地点等情况,统计各组病例数.结果:PPH导致死亡诸因素中宫缩乏力21例居首位(63.64%),其次为胎盘因素5例(15.15%),软产道损伤4例(12.12%),羊水栓塞3例(9.09%).33例PPH死亡孕产妇中,经产妇29例,占87.88%,初产妇4例,占12.12%,PPH高峰期在2h以内25例,占75.76%,死亡高峰期在4h内22例,占66.67%.基层医院分娩、孕期未产前检查(产检)、发生PPH未能及时救治、及时输血、未能及时转运及盲目转运与PPH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时抢救,保证充足的血源,及时转诊,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曹静;穆春华;梁升连;白希敏;应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机械通气(SIMV+ PC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情况.方法:将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IPPV)和对照组(SIMV+ PC模式),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OI)、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24h、48 h的监测,两组PaO2、SaO2、PaCO2、FiO2、O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比较,上述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43% (32/35),对照组治愈率为84.85%,两组治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IPPV与机械通气均能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氧合状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比,可以降低VAP和气漏发生率,降低氧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彭芬;吴华莉;田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CT、hs-CRP和WBC在新生儿蜂窝组织炎中的早期诊疗价值.方法:以60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为病例组,30例选择切开引流治疗,30例选择针刺引流治疗,以同期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记录各组PCT、hs-CRP和WBC三项指标,同时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切开引流总有效率93.3%,针刺引流总有效率86.7%,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治疗前PCT、hs-CRP和WBC分别为(4.8±2.4) g/L、(11.8±5.6)mg/L和(16.8±5.2)×109/L,对照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0.6±0.3) g/L、(0.8±0.2) mg/L和(10.2±1.8)×109/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PCT、hs-CRP和WBC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PCT、hs-CRP和WBC是新生儿蜂窝组织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针刺引流术疗效明显,可作为蜂窝组织炎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耿建磊;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高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选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3.24%;初产妇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高于经产妇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乏家人关心及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产妇相比,得到家庭支持和有良好居住条件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年龄、家庭年收入、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和低文化水平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可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可通过对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萍花;肖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断方法,为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146例,根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临床分级,其中Ⅰ级58例、Ⅱ级48例、Ⅲ级19例和Ⅳ级21例,分别设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各组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中止血措施使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①Ⅱ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Ⅰ组增多(P<0.05),Ⅲ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Ⅱ组增多(P<0.05),Ⅳ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Ⅲ组增多(P<0.05);②Ⅰ组使用一般止血措施多于Ⅱ组(P<0.05);Ⅱ组采用保守性手术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Ⅱ组(P<0.05),Ⅳ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无泌尿系统损伤,Ⅲ组有2例损伤,Ⅳ组有10例损伤.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越高凶险程度越高;建议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级诊断,指导临床处理.
作者:郑九生;刘淮;辛思明;沈婷;雷晓真;万凌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周岁以上的女性aMCI患者36例为aMCI组,同时选择认知功能正常的女性36例为对照组.采用l∶1配对研究的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两组病例血清性激素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间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泌乳素和睾酮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MCI组病例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为(15.36±4.21) μg/L,对照组雌二醇水平为(22.31±6.54) μg/L,aMCI组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女性患aMCI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胡正刚;沈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4~5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00例,应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和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孕症患者总体希望水平得分为(36.35±5.45)分,其中52%处于高等水平、42.5%处于中等水平、5.5%处于低等水平.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平均分高,接近0.8;自责因子的平均分低,低于0.4;求助因子、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的平均分较接近,均在0.5左右.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求助因子与总体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幻想因子、合理化因子与总体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的总体希望水平较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较多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的患者其希望水平较高,较多采取幻想、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希望水平较低.
作者:王成刚;唐惠艳;李丽娜;胡泊;杨美荣;杨绍清;庞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关骨丢失(AIBL)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符合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标准剂量的AIs+维生素D钙制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分别检测她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月及12月的第2~4腰椎(L2-4)和双股骨Ward 三角(Ward's)平均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指标血清N端骨钙素(N-MID)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i)水平,并监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对照组的L2-4和Ward's骨密度值在治疗后6月和12月持续显著降低(P <0.001),并伴随着N-MID和CTX-Ⅰ水平的持续显著增加(P <0.001).而研究组在治疗后6月虽然血清N-MID和CTX-Ⅰ水平亦明显增加(P <0.001),但骨密度并未出现降低;而治疗12月后血清N-MID和CTX-Ⅰ水平明显回落,只略高于治疗前水平(P =0.067,P=0.052),L2-4和Ward's骨密度值则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01,P=0.005).两组的E2水平在治疗后6月均出现显著降低(P <0.001和P =0.003),并维持于低水平.结论:六味地黄丸是预防AIBL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许娟;曾文;朱彩霞;连臻强;陈凤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64例产后5年以上的女性分为经阴道分娩组(32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32例),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患病情况,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获取其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的前盆腔脏器形态结构图像并测量与SUI相关的参数.结果:经阴道分娩组远期SUI患病率和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的尿道旋转角大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静息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和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和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逼尿肌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脏器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存在差异,经阴道分娩女性远期SUI患病率增高可能与膀胱膨出及尿道活动度增加有关.
作者:陈玲;李淑萍;赵霞;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有剖宫产史的再次妊娠孕妇136例,使用高频超声对其子宫下段结构和厚度进行观察,其中下段厚度<3mm62例,≥3 mm74例.厚度≥3 mm的74例孕妇中有37例选择进行阴道试产,厚度<3 mm的孕妇均行再次剖宫产,分析其术中超声情况和瘢痕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明显小于无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厚度≥3 cm且超声显示瘢痕均匀一致的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5.68%.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3mm且超声表现为鼠尾状和截断状的孕妇中子宫不完全破裂和瘢痕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超声表现为均匀一致型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为是否行阴道试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指导正确的分娩方式,避免盲目再次行剖宫产.
作者:宗克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不同发病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期待治疗时间及母儿结局.方法:将EOSP孕妇162例按发病孕周的不同分为3组:A组28~29+6周妊娠患者43例,B组30~31+6周妊娠患者52例,C组32~33+6周妊娠患者67例.各组患者入院后均严密监测血压积极治疗,如达到终止妊娠指征时立即终止妊娠.比较分析各组期待治疗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的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体子痫及心衰的发生率C组孕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害及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围生儿死亡率A组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发病孕周的增加围生儿窒息发生明显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OSP患者期待治疗的时间长短与发病孕周无相关性,剖宫产为EOSP患者首选终止妊娠方式.EOSP患者发病孕周越小,母体心衰、子痫的发生率越高,胎盘早剥的发生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增大逐渐降低;肾功能的损害及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与EOSP发病孕周无明显的相关性,围生儿病死率及围生儿窒息发生率随着孕周的增加逐渐减小.
作者:张凡勇;丁建;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血清及脐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及123例HDCP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1例、轻度子痫前期43例、重度子痫前期39例),使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中的HMGB1和MIF水平.结果:血清HMGB1和MIF在不同组别孕妇中的水平由高到低均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孕妇血清HMGB1水平和血清MIF水平在HDCP孕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2 =0.982 5,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的胎儿脐血血清HMGB1和MI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血清HMGB1水平和血清MIF水平在HDCP孕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MGB1和MIF在HDCP孕妇血清中高表达,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恩令;柴连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溃疡面情洗后在其上喷涂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B组患儿疼痛改善天数、进食改善天数和口腔溃疡愈合天数均优于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萍;付雪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恩施市2010~2013年事业单位女职工妇女病体检状况,从而进一步加强妇女疾病的预防,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提高恩施市妇女健康工作质量.方法:对恩施市2010~ 2013年事业单位1 605名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主要进行妇科体检、白带常规、宫颈刮片以及阴道B超等检查.结果:在普查中的1 605名事业单位妇女中,患有各种妇科疾病者1 088名,达到67.8%.其中患病率高的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348名,占21.7%),其次为阴道炎(314名,占19.6%).其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大部分年龄在23~37岁之间.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妇女疾病中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患病率相对较高.结论:事业单位要增强女职工自身的自我保健意识,鼓励妇女定期进行妇科疾病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