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袋联合气球在高龄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易文婷

关键词:沙袋, 气球, 呼吸功能锻炼, 瓣膜置换术
摘要:目的 探讨沙袋联合气球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沙袋及气球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的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饱和度(SaO2)的均值、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沙袋联合气球进行围术期腹式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五常法在手术室腹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五常法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将5S科学管理应用到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建立了腹腔镜设备器械档案,规范了操作流程,并进行四级质控管理.认为五常法管理促进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规范化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手术医生满意度及保证手术安全性.

    作者:米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床护比达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实施APN排班的病区9个,实施护士长走动式管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对护士长熟悉程度较高的病区,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较高,对护士长熟悉率在平均值(62.50%)以上的科室患者满意度比其余科室高2~8个百分点(r=0.73,P<0.05).结论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正英;张惠彬;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简易洗头冲洗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本院的推广,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成为基础护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等渗膀胱冲洗液3000ml/袋在本科应用广泛,成分:每100ml冲洗液含氯化钠900g,一次性使用完毕后将等渗膀胱冲洗袋作为废物丢弃很可惜,笔者发现,购买洗头器费用较高,以往护理人员使用水杯冲洗头发,这样极易弄湿患者的衣服及床单位,增加护理工作量,为了便于实施床上洗头,遵循舒适、安全、节力的原则,本科将改良后的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效果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结了18例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管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其中包括3例患者在插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立即拔出;7例盘绕在口腔;8例在咽喉部时遏阻力大而失败.认为在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汪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大腿围差、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治疗后大、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例肺动脉栓塞、2例穿刺点渗血、2例牙龈出血、1例导管移位,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溶栓管连接管滑脱发生出血、导管阻塞(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达(95.50±1.52)分,对照组(92.64±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发挥责任护士主体作用,给予DVT患者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杜凤英;刘坤;左续珍;陈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结带教小儿外科72名实习护生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不良影响,包括知识匮乏、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心理素质差、恐惧实施抢救,表现胆怯、缺乏沟通能力,粗心大意、导致护患矛盾.认为尽早进行专科知识讲座、提供模拟抢救训练、合理调整护生工作时间、教导护生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是提高护生实习兴趣、能力的重要方法,能使普通小儿外科护理带教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者:吴娟;张桂芳;王丽;陈涛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预防的基础上使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2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苏灵林;骆丽兰;吴莉莉;骆丰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综述了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内容包括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依据、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认为语言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减轻语言交流障碍,对促进其重返社会有重要帮助.

    作者:黄圣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多羧化酶缺乏症婴儿的护理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1].

    作者:袁昌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成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1例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133例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还进行每月2次~3次电话随访.出院3个月时调查2组患者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以及按时程控及复查情况等.结果 完成电话随访且资料完整者共212例,其中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8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按时程控及复查等方面优于对照者(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保健常识.

    作者:乔燕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科研能力及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九、十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0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培训前及取得专科护士证后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并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P<0.01),其6个维度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学员核心能力及其7个维度的各项得分较培训前也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核心能力,但培训后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科研设计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核心能力中的教育与咨询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翠芳;黄金;杨丽君;胡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本科5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予以一般病情观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状况与家庭功能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3年~ 2014年在本院门诊收集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未服药抑郁症患者26例,同时在社区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其自杀意念程度以及家庭功能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中的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以及总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得分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抑郁症患者中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角色因子分是影响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的因素(校正R2=0.572,F=17.68,P=0.000).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强的自杀意念以及不良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 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作者:陆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本组100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8例(58%)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较无抑郁组低(P<0.01);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充分给予社会支持,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益益;刘多军;肖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本文总结了37例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中缺乏有效沟通、缺乏医疗安全防范意识、专业技术水平不熟练、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医疗费用问题不透明、病人期望值高、住院环境差、人力配备不足等,并提出防范措施.认为只有找到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温梅花;李小梅;冯凯芬;周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取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患儿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再发病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再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家长采取护理干预后,患儿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黄俏萍;周婉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