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纪小军;王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护理和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尽早下床、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鸿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4月~2012年12月7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72例髋关节置换术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医护分开交班查房模式,干预组实行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模式.比较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行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纤沣;徐秀群;黄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手术的62例肝癌切除患者中32例采用FTS理念优化指导护理,30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情况均优传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王燕华;张容容;何松松;兰方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大腿围差、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治疗后大、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例肺动脉栓塞、2例穿刺点渗血、2例牙龈出血、1例导管移位,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溶栓管连接管滑脱发生出血、导管阻塞(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达(95.50±1.52)分,对照组(92.64±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发挥责任护士主体作用,给予DVT患者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杜凤英;刘坤;左续珍;陈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预防的基础上使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2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苏灵林;骆丽兰;吴莉莉;骆丰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沙袋联合气球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沙袋及气球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的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饱和度(SaO2)的均值、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沙袋联合气球进行围术期腹式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易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疤痕敌与弹性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烧伤后创面愈合1周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使用疤痕敌防治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护理指导联合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比单纯使用疤痕敌效果更好,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烧伤后瘢痕增生及痒痛等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姬;梁小玲;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卧床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率高,并发症少,联合有效、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功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薄美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手术陪同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专业人员送入手术室,实验组患者则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手术陪同,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焦虑状况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入室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值均优于入室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人手术陪同能改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铮;练小珍;钟榕;黄祖华;揭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将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提高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方法 细化交接班流程,建立具体的督导模式,评价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精细化管理后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率明显下降,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升高,两者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能提高交接班质量及新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孙丽;闻曲;代艺;周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37例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中缺乏有效沟通、缺乏医疗安全防范意识、专业技术水平不熟练、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医疗费用问题不透明、病人期望值高、住院环境差、人力配备不足等,并提出防范措施.认为只有找到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温梅花;李小梅;冯凯芬;周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改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形象管理特色小组,采用追踪管理的方法,对导诊护士形象问题进行收集,并在实施前后进行分析.结果 QCC活动前后,导诊护士形象问题由134项/d降为62项/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提高了导诊护士的形象,同时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业务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曾海林;谭江红;张朝霞;熊丽;龙飘;曹美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SBAR)模式在CCU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7月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定介入术后患者管理表、标准化转出流程等措施,规范CCU介入术后患者的转出交接流程,比较应用SBAR模式前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的发生率由7.77%下降至1.47%,交接耗时缩短近11min,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2.95%提高到98.45%,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4.19%提高到93.55%,且与运用SBAR模式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吴克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加强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表,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标准及各类安全管理知识与制度;采用口头上报与信息化、网络化直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实施三级管理.认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对高风险的危害的重视程度,减少了投诉与纠纷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
作者:张晓琴;陈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基本的要求,它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中重要的课题之一.ICU收住的均为急、危、重症须严密加强监护的患者,特别是昏迷、躁动不安的患者,因病情或治疗的需要,患者往往全身留置多根管道.这些管道用途各异,但均对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侯瑞莲;马玲霞;寇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建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系统,主要包括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认为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是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可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郑华英;傅开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规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成立静脉安全管理小组,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比较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前后静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后静脉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实施前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滢);郭玉梅;张晓霞;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分析了急诊护理纠纷中36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冷淡、业务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医疗费用高等.认为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卓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床护比达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实施APN排班的病区9个,实施护士长走动式管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对护士长熟悉程度较高的病区,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较高,对护士长熟悉率在平均值(62.50%)以上的科室患者满意度比其余科室高2~8个百分点(r=0.73,P<0.05).结论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正英;张惠彬;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3次或2周5次)、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抽血复查5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从实施品管圈前的42.85%提高至68.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不仅能提高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五常法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将5S科学管理应用到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建立了腹腔镜设备器械档案,规范了操作流程,并进行四级质控管理.认为五常法管理促进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规范化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手术医生满意度及保证手术安全性.
作者:米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用药后疼痛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口腔溃疡疼痛程度明显降低,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云;胡竹芳;李荣莲;蔡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0.5%碘伏与烧伤湿润膏在6例8处Ⅱ度褥疮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主要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换药.认为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治疗褥疮效果佳,提高褥疮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芳;聂桂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34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卧床护理和创面分级护理.认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压疮的严重性,预防为主,积极治疗,不断完善护理方案,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水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管理对老年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以制定相应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92例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原因对2012年4月~2013年12月中92例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患者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前后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馈控制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前馈控制,能有效预防老年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唐玉芳;叶梅英;汪莉;陈娟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18例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管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其中包括3例患者在插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立即拔出;7例盘绕在口腔;8例在咽喉部时遏阻力大而失败.认为在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汪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种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行结肠袢式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41)采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n=41)采用常规粘贴造口袋法,不使用透明贴.观察并比较2组粘贴造口袋后3d~5d内渗漏、腹部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渗漏、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丙梅;王银娥;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留置三向瓣膜PICC导管者的应用体会,包括将三向瓣膜PICC后端剪裁,可有效防止血液回流.认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性药物,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冉建容;朱万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92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其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并采取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发生静脉炎12例(6.25%)、液体外渗2例(1.04%),套管堵塞6例(3.1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88%.结论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如针尖特殊、穿刺成功率高,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能使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并使患者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本院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给予试验组患者保温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体温(36.5±0.5)℃,优于对照组(35.5±1.2)℃,试验组的低体温比(3.33%),优于对照组(20.00%),试验组的寒战比(3.33%)优于对照组(30.00%);试验组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感染比和护理满意度(93.3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温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好,可纠正低体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欧阳惠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10例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引流过程中的相关护理、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等.认为精心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伤口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丽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本院收治的54例膀胱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腹壁留置尿路造口患者的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包括对造口吻合不严密者加强护士的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独立熟练的进行造口专业护理,以及分析周围皮肤炎发生主要原因并涂洒专用的造口粉,保持空气通畅,预防皮肤炎的发生.认为采取相应的有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秀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输液速度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者静脉点滴速度60~80gtt/min,B组患者滴速40~59gtt/min,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适宜滴速为40~ 59gtt/min,滴速过快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增,必须规范用药,输液时严密观察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值,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针对其中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缺陷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8例(5.09%)降为17例(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本组100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8例(58%)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较无抑郁组低(P<0.01);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充分给予社会支持,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益益;刘多军;肖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神经科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6个月后,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 在进行Orem自理模式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评分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利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择期首次行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首次择期行PCI术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除行常规术前准备,给予知识讲解、心理沟通、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手术前1d、手术当日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术前1d2组S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手术当日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惠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1].
作者:袁昌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的心理准备、机器准备、规范预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以及治疗后吸附后的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对症护理.认为做好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DNA免疫吸附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压疮既往称为褥疮,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损伤.难免性压疮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多指因疾病或患者自身因素,非护理干预所能预防的压疮.我国目前对压疮的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为0,即不允许有院内压疮的发生.
作者:邓显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术后常见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春丽;康福霞;李园园;邢丹丹;李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Rex shunt,简称RS)以生理状态重建人肝血流,正常化失调的肝内环境,为肝外门静脉梗阻提供一种治愈而不是姑息的治疗方法[1].由于患儿肝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低,血管较细,手术难度大,所以对术者的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同时对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驰英;方淑娴;赵蘋;姚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创伤性气管食管瘘并发胸、腹复合伤的抢救与治疗复杂而困难,本科于2014年5月15日收治了1例气管食管瘘合并胸腹复合伤患者,现将其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46岁,于入院前10h过马路时不慎被吉普车撞伤,当即感左侧胸部疼痛,伴呼吸运动受限,送往当地医院行相关治疗,具体不详,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黄绿色浑浊液体.患者精神欠佳,提示气管食管瘘,遂转入本院.2014年5月15日以“气管食管瘘”、“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胸腹复合伤”收入院.
作者:匡玉苏;胡慧群;张琳;徐子霞;石梅梅;陈晓亚;鲁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后2种不同包扎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包扎,观察组患者行包皮环切术后不用敷料包扎,暴露刀口处,每日用络合碘常规消毒刀口处1~2次.比较2组患儿术后刀口换药时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刀口粘连、换药时间、疼痛与恐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包皮环切术后采取暴露刀口疗法,可以防止刀口与敷料粘连,减少换药时间,显著减轻患儿的疼痛与恐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岚;孟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取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患儿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再发病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再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家长采取护理干预后,患儿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黄俏萍;周婉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畅通、加强患儿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卧床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合并肌无力危象患者给予及时、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肌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 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62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发育支持护理,针对每个患儿具体情况情况,给予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指导.比较2组患儿的短期内生病再次入院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体重增长基本正常,未发生死亡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龙琼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本院22例格林巴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患儿护理前后肌力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的改变.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后,患儿的MBI指数、肌力功能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康复时间,降低伤残指数,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双云;周璇;赵伶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游泳抚触频次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3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4例(每天游泳加抚触2次),对照组218例(每天游泳加抚触1次),并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2组新生儿出生后1~5d经皮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的排例情况以及出生后1~5d的胆红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每天进行两次游泳加抚触比每天进行一次游泳加抚触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秀丽;柴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对癌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癌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 进行癌症知识的相关教育后,家属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多(P<0.01).结论 为癌症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后,使家属具有良好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对帮助患者配合治疗、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金娥;龚光梅;徐继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科住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117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2年2月)和观察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观察组62例采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进行健康指导,对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能显著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芹;周海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友之家利用微信群对肾移植患者进行出院随访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肾移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外,还在出院后,加入微信群进行出院随访.比较2组患者对肾移植术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复诊依从性、自我防护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友之家利用微信群对中青年肾移植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延续护理,对加强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帮助患者有效避免影响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李瑛;杨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成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1例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133例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还进行每月2次~3次电话随访.出院3个月时调查2组患者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以及按时程控及复查情况等.结果 完成电话随访且资料完整者共212例,其中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8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按时程控及复查等方面优于对照者(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保健常识.
作者:乔燕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放疗期间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放射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各个项目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黏膜炎、口干和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放疗期间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晓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住院期间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时示范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高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出院服药时间表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安全性的影响,以减少院外服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指导其出院后正确服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服药时间表,比较不同方法对服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院3个月院外服药漏服、误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出院服药时间表指导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院外服药,可有效减少误服、漏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明容;祁小玲;彭元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例直肠癌造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评估术前、术后2周及4周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4周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出院当日均有所提高,而同时期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直肠癌造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雪芹;于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延伸服务在异位妊娠患者期待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3月~2012年12月于本院急诊就诊的60例异位妊娠期待疗法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干预组(P<0.05),SCL-90自评量表测得干预组负性情绪明显少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龚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8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足月无胎膜早破情况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难产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分娩出血量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之间有紧密联系,两因素相互影响,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胎膜早破所导致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禤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本院的推广,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成为基础护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等渗膀胱冲洗液3000ml/袋在本科应用广泛,成分:每100ml冲洗液含氯化钠900g,一次性使用完毕后将等渗膀胱冲洗袋作为废物丢弃很可惜,笔者发现,购买洗头器费用较高,以往护理人员使用水杯冲洗头发,这样极易弄湿患者的衣服及床单位,增加护理工作量,为了便于实施床上洗头,遵循舒适、安全、节力的原则,本科将改良后的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效果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静脉采血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血针成功置入、回血情况良好但连接标本试管却无血液入管情况,笔者针对此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补救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原因1.1 采血针固定不佳,导致连接试管时针尖滑动移位,偏离血管;1.2检验试管漏气、破裂或其他原因导致原试管内负压消失;1.3采血针接试管端口处塑料与针头工艺问题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堵塞.2补救方法2.1 第一种情况基本无法补救,只能重新穿刺置管.2.2第二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5ml注射器扎入试管橡皮封口处抽吸,重新形成负压.
作者:王义涛;许艺玲;吴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心脏外科手术后,通常为患者安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出心包、纵隔内积血,预防心包填塞;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扩张;通过观察引流量,医护人员可了解体腔内创面出血情况,有效评估病情;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病情,本文针对心脏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护理,设计了心脏外科术后引流管动态观察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门冬氨酸钾为无色或接近无色的澄明液体,无杂质,为电解质补充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引起的周期性四肢麻痹,以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主要成分为:门冬氨酸钾、L-2-氨基丁二酸钾.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为接近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无杂质,为肠外营养的添加剂,每10ml能满足成人每天对铬、铜、铁、锰、钼、硒、锌、氟和碘的基本和中等需要,主要成分为:氯化铬、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锰、钼酸钠、亚硒酸钠、氯化锌、碘化钾、氟化钠、山梨醇、盐酸调节PH值至2.2.工作中发现两种无色液体的注射液混合后变为蓝色澄清液体,为避免为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及药物的浪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敏芬;王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工作中常因患儿不合作而导致拔针、拔管等,既影响了治疗效果,反复操作又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适度约束患儿四肢的活动范围,可保证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及患儿的安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住院病历系统地记载住院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疗效情况,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及时诊治与护理[1].平时纸质住院病历用病历夹夹好,存放于病历柜中.由于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来心血管科学习进修的医生、护士较多,同时本科室的医护人员人数众多.
作者:高丽华;万珍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SICU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常会选择使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但大便频率的增多,或未经及时处理,易导致患者出现粪水性皮炎,这种情况也常见于大便失禁的患者,一旦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强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本科使用1种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小儿尿道手术后(如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术后)均由纱布包住伤口,患儿小便时不由控制排出会把术后的伤口纱布尿湿,增加了伤口被感染的机会.临床上成人所用的尿壶,壶口大,不适合小儿使用.鉴于此,本科将矿泉水空瓶用于小儿尿道手术后的护理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邱秀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耳乳突手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后患者一般需要在医院定期换药3个月~6个月.手术后患者耳后伤口已愈合,需从外耳道口换药,而外耳道口较术腔明显小,换药中要填塞小而多的纱条于术腔,由于伤口渗血、渗液,小纱条不易观察,取纱条耗时且容易出现纱条遗留.
作者:李桂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导师制培训模式在藏区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藏区医院遴选医护骨干力量作为学员,实行”导师制“培训模式,同时建立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学员参加导师制带教前后的病历书写合格率、专业技能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考评进行比较.结果 导师制培训后学员病历书写合格率由65.6%上升到89.7%,专业技能操作得分由66.35±5.25分上升到82.14±1.53分,专科理论知识得分由71.35±2.30分上升88.25±2.83分,且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藏区医院实施导师制培训模式,提高了藏区医院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发挥了援藏专业技术人员在藏区医院的作用.
作者:李红;张泽富;谷惠琼;谭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带教小儿外科72名实习护生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不良影响,包括知识匮乏、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心理素质差、恐惧实施抢救,表现胆怯、缺乏沟通能力,粗心大意、导致护患矛盾.认为尽早进行专科知识讲座、提供模拟抢救训练、合理调整护生工作时间、教导护生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是提高护生实习兴趣、能力的重要方法,能使普通小儿外科护理带教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者:吴娟;张桂芳;王丽;陈涛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科研能力及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九、十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0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培训前及取得专科护士证后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并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P<0.01),其6个维度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学员核心能力及其7个维度的各项得分较培训前也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核心能力,但培训后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科研设计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核心能力中的教育与咨询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翠芳;黄金;杨丽君;胡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策,包括设计场景、模拟现场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把控操作流程及节奏,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演练,在演练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答问题,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融入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认为情景模拟教学这种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金鹏;孟家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带教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因素.认为加强入科培训、坚定护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张小平;肖艾青;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自杀患者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降低自杀率.方法 对2011年~2013年277例在本院住院抢救的自杀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接诊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自杀原因、自杀方式多样,其中喝农药、鼠药206例,占74.37%;割腕7例,占2.53%;大量饮酒46例,占16.60%;服用安眠药9例,占3.25%.长期受疾病折磨服用治疗性药物(异烟肼、达美康、抗精神病药等)6例,占2.17%;溺水1例,占0.36%;其他喝洗衣液、煤气等2例,占0.72%.自杀年龄以55岁以上多见,占自杀人数的64.8%.结论 通过对自杀患者进行分析,掌握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方式,降低自杀率,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幸福感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士与患者的认知差异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81例患者,同期护理人员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旨在减少或解决护患紧张关系.结果 2组研究对象在护患关系相关知识认知方面以及护士与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护患关系的和谐需要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在实际行动中给予患者大的帮助.
作者:林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国47个护理网站的构成元素以形成自己学院的独特风格.方法 成立网站制作小组,在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护理学院网站构建的基础上,揭示高等中医药院校门户网站的系统改版升级设计和发布过程.结果 调查显示各护理学院网站元素中频率较高者依次为首页、学院概况等,但关于学院特色成果和校院训的信息却较少,因此本研究汇各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学院独特的门户网站.结论 汲取其他高校网站元素的优点,有助于自身网站的建设,更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作者:但汉亮;王迪;王东;方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初产妇领悟社会支持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对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85名产后28天的初产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06.23±25.14)分,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分为(59.96±12.85)分.不同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是预测母乳喂养行为的主要因子,两者对母乳喂养行为的解释量达43.9%.结论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产妇纯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孙任苓;蒲继红;韩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与简易应对方式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调查表(于考前培训时发放)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考后发放)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于考后发放),对2014年3月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70名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3种调查问卷各70份,有效回收率为心理咨询培训需求调查表为92.86%、简易应对方法问卷为98.57%、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为95.71%.从调查情况看,三乙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需求强烈,拿证书需求为98.46%;简易应对方式倾向积极: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52.17%),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47.83%),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44.92%),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44.92%),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3.48%),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42.02%);参与者心理状况健康向上:“不采取”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63.77%),“不采取”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57.97%),“经常采取”自己安慰自己(47.83%);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态度明朗,方式适中,有拼搏精神,更有平常心态.结论 三级医院个体对心理咨询师培训比较重视,希望有关部门管理者能正确引导,促进培训教育的善始善终.
作者:黄洪玲;潘瑞红;刘明秀;曾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1月选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12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3部分.结果 临床护士糖尿病基础知识得分为(75.48±6.25)分,胰岛素注射知识水平得分为(16.03±3.16)分,非内分泌科护士无论在糖尿病基础知识或注射知识的得分均比内分泌科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时,应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并加强规范化注射.
作者:胡细玲;凌聪;杨海燕;郭晓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机制、献血者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认为在献血过程中,针对献血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进展,主要包括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三方面内容.认为疼痛可致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混乱,影响伤口的恢复,加重病情恶化,正确的疼痛评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有助于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顾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对策.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包括环境因素、输注温度过低的液体或血制品、全身麻醉影响、皮肤用冷溶液消毒或腹腔冲洗液温度过低.根据原因提出以下对策:调节室温,根据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保温措施;提前给液体和血制品加温;全麻过程中,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减少消毒时间,加温腹腔冲洗液.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对低体温的护理有一定的认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单桂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及其在血液回收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关键点,主要包括回收式自体输血特点、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应用以及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注意事项.认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术中、术后自体血回输过程中凝血指标的监测,回收血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输血方式,是无偿义务献血的补充,同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秀;文素芳;朱燕梅;李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常规准备、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阴道准备以及保证良好睡眠;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引流管的护理、切口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活动,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直立性低血压、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认为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惠军;高静儒;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疼痛、肿胀、肢端循环情况、肢体末梢感觉以及实验室指标监测情况,早期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物理疗法、体位护理、应用药物以及中医护理.认为护士应掌握骨筋膜综合征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早期病情观察的重点,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早期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詹国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内容包括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依据、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认为语言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减轻语言交流障碍,对促进其重返社会有重要帮助.
作者:黄圣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患者11例,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根据访谈结果和量表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PCI术后患者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现象,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姚旭;金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用2种不同的方法散瞳后瞳孔的变化及患者的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6月~ 2014年6月本科需扩散瞳孔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分别于散瞳后5 min、10min、15min、20min后观察记录瞳孔直径大小,并观察散瞳前后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用常规的散瞳方法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至少连续滴眼4次方可将瞳孔散大,且不能保证瞳孔在数小时内不再回缩;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滴眼2次~3次便可充分散大瞳孔,且确保数小时内瞳孔不再回缩.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现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可加快散瞳速度,缩短检查及手术的准备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贺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以及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指数量表(NWI-R)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PCQ)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中文版、离职意愿问卷(TIQ)对湖南省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161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2.842±0.311)分、心理资本(4.423±0.626)分、工作投入(3.178±1.394)分、离职意愿(2.793±0.435)分,均处在中等以上水平;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护士工作投入三者之间正相关,三者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结论 男护士离职意愿较高;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改善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开发男护士心理资本能够增加其工作投入、降低离职意愿;大部分男护士有掩饰自己从事护理事实的想法和做法,表明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作者:潘小康;张静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108位白血病患儿父母,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得分、心理韧性得分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得分为(59.37±11.47)分,积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自强维度、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乐观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护士应向患儿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关注白血病惠儿父母的心理状况,鼓励其采用应对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杨理;邓映;郭丽艳;肖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本科NICU发生的3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相关因素及对策,因素包括NICU患者因素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医疗护理操作及手卫生不规范,环境因素等.认为做好人员强化培训、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落实手卫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是控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肖小鸿;姜华;刘明秀;谢明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手术室手术人员2种方法下外科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抽取60名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机分成2组,在2种方法下进行外科手消毒,均采用SM爱护佳皮肤清洗液和爱护佳9200消毒剂.然后交换进行,确保每名医务人员2种方法各做1次.2组均在分别消毒后即刻进行手指采样细菌培养,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2组本院人员检测到的双手消毒效果,方法1组有1例不合格,方法2组有7例不合格,2种方法不合格率(>5 cfu/cm2)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1手消毒效果不合格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2手消毒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手术间内外科手消毒经手术室洗手和巡回护士监督管理,外科手消毒合格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耳穴压丸防治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进入临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耳穴加艾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推,并在化疗前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化疗前给予艾灸配合耳穴压丸预防,并常规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推,并在化疗前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艾灸技术可通过舒经通络、补精益气来拮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艾灸技术在护理癌症患者方面具有实际的意义,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生活信心和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本科5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予以一般病情观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完全依从者占11.48%;部分依从者占34.43%;不依从者占52.46%.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中,73.77%的被调查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63.93%的被调查者对治疗没信心,54.10%的被调查者害怕药物的副作用.结论 根据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复发,提高疗效.
作者:徐继芳;张琼;金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状况与家庭功能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3年~ 2014年在本院门诊收集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未服药抑郁症患者26例,同时在社区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其自杀意念程度以及家庭功能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中的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以及总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得分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抑郁症患者中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角色因子分是影响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的因素(校正R2=0.572,F=17.68,P=0.000).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强的自杀意念以及不良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专科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由本科室专职责任护士和关爱门诊的专职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定患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功能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支持干预使患者及时转化角色,获得更多归属感及社会认同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芳;佐涛;赵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桂明东;范云珊;张丽燕;张今;徐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147例日间手术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的收治标准、入院流程及围术期的护理等.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日间手术模式能让患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降低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作者:万苗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 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作者:陆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