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张晓琴;陈兰

关键词:风险评估, 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
摘要:总结了加强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表,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标准及各类安全管理知识与制度;采用口头上报与信息化、网络化直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实施三级管理.认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对高风险的危害的重视程度,减少了投诉与纠纷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1月选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12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3部分.结果 临床护士糖尿病基础知识得分为(75.48±6.25)分,胰岛素注射知识水平得分为(16.03±3.16)分,非内分泌科护士无论在糖尿病基础知识或注射知识的得分均比内分泌科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时,应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并加强规范化注射.

    作者:胡细玲;凌聪;杨海燕;郭晓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专科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由本科室专职责任护士和关爱门诊的专职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定患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功能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支持干预使患者及时转化角色,获得更多归属感及社会认同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芳;佐涛;赵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大腿围差、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治疗后大、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例肺动脉栓塞、2例穿刺点渗血、2例牙龈出血、1例导管移位,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溶栓管连接管滑脱发生出血、导管阻塞(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达(95.50±1.52)分,对照组(92.64±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发挥责任护士主体作用,给予DVT患者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杜凤英;刘坤;左续珍;陈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目的 分析初产妇领悟社会支持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对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85名产后28天的初产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06.23±25.14)分,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分为(59.96±12.85)分.不同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是预测母乳喂养行为的主要因子,两者对母乳喂养行为的解释量达43.9%.结论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产妇纯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孙任苓;蒲继红;韩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首次PCI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择期首次行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首次择期行PCI术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除行常规术前准备,给予知识讲解、心理沟通、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手术前1d、手术当日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术前1d2组S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手术当日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惠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新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将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提高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方法 细化交接班流程,建立具体的督导模式,评价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精细化管理后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率明显下降,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升高,两者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能提高交接班质量及新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孙丽;闻曲;代艺;周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护理

    总结了147例日间手术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的收治标准、入院流程及围术期的护理等.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日间手术模式能让患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降低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作者:万苗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沙袋联合气球在高龄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沙袋联合气球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沙袋及气球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的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饱和度(SaO2)的均值、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沙袋联合气球进行围术期腹式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易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留置针套管治疗PICC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3次或2周5次)、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抽血复查5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从实施品管圈前的42.85%提高至68.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不仅能提高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总结了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卧床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率高,并发症少,联合有效、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功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薄美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在SICU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带教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因素.认为加强入科培训、坚定护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张小平;肖艾青;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静脉采血标本试管入血不能的常见原因与补救方法

    静脉采血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血针成功置入、回血情况良好但连接标本试管却无血液入管情况,笔者针对此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补救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原因1.1 采血针固定不佳,导致连接试管时针尖滑动移位,偏离血管;1.2检验试管漏气、破裂或其他原因导致原试管内负压消失;1.3采血针接试管端口处塑料与针头工艺问题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堵塞.2补救方法2.1 第一种情况基本无法补救,只能重新穿刺置管.2.2第二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5ml注射器扎入试管橡皮封口处抽吸,重新形成负压.

    作者:王义涛;许艺玲;吴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用药后疼痛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口腔溃疡疼痛程度明显降低,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云;胡竹芳;李荣莲;蔡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鼻镜在中耳乳突术后换药时防止纱条遗留的妙用

    中耳乳突手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后患者一般需要在医院定期换药3个月~6个月.手术后患者耳后伤口已愈合,需从外耳道口换药,而外耳道口较术腔明显小,换药中要填塞小而多的纱条于术腔,由于伤口渗血、渗液,小纱条不易观察,取纱条耗时且容易出现纱条遗留.

    作者:李桂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本科5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予以一般病情观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