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1月选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12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3部分.结果 临床护士糖尿病基础知识得分为(75.48±6.25)分,胰岛素注射知识水平得分为(16.03±3.16)分,非内分泌科护士无论在糖尿病基础知识或注射知识的得分均比内分泌科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时,应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并加强规范化注射.
作者:胡细玲;凌聪;杨海燕;郭晓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输液速度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者静脉点滴速度60~80gtt/min,B组患者滴速40~59gtt/min,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适宜滴速为40~ 59gtt/min,滴速过快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增,必须规范用药,输液时严密观察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对策.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包括环境因素、输注温度过低的液体或血制品、全身麻醉影响、皮肤用冷溶液消毒或腹腔冲洗液温度过低.根据原因提出以下对策:调节室温,根据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保温措施;提前给液体和血制品加温;全麻过程中,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减少消毒时间,加温腹腔冲洗液.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对低体温的护理有一定的认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单桂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108位白血病患儿父母,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得分、心理韧性得分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得分为(59.37±11.47)分,积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自强维度、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乐观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护士应向患儿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关注白血病惠儿父母的心理状况,鼓励其采用应对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杨理;邓映;郭丽艳;肖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成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1例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133例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还进行每月2次~3次电话随访.出院3个月时调查2组患者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以及按时程控及复查情况等.结果 完成电话随访且资料完整者共212例,其中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8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按时程控及复查等方面优于对照者(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保健常识.
作者:乔燕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畅通、加强患儿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卧床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合并肌无力危象患者给予及时、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肌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92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其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并采取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发生静脉炎12例(6.25%)、液体外渗2例(1.04%),套管堵塞6例(3.1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88%.结论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如针尖特殊、穿刺成功率高,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能使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并使患者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静脉采血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血针成功置入、回血情况良好但连接标本试管却无血液入管情况,笔者针对此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补救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原因1.1 采血针固定不佳,导致连接试管时针尖滑动移位,偏离血管;1.2检验试管漏气、破裂或其他原因导致原试管内负压消失;1.3采血针接试管端口处塑料与针头工艺问题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堵塞.2补救方法2.1 第一种情况基本无法补救,只能重新穿刺置管.2.2第二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5ml注射器扎入试管橡皮封口处抽吸,重新形成负压.
作者:王义涛;许艺玲;吴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0.5%碘伏与烧伤湿润膏在6例8处Ⅱ度褥疮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主要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换药.认为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治疗褥疮效果佳,提高褥疮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芳;聂桂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患者11例,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根据访谈结果和量表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PCI术后患者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现象,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姚旭;金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沙袋联合气球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沙袋及气球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的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饱和度(SaO2)的均值、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沙袋联合气球进行围术期腹式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易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士与患者的认知差异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81例患者,同期护理人员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旨在减少或解决护患紧张关系.结果 2组研究对象在护患关系相关知识认知方面以及护士与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护患关系的和谐需要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在实际行动中给予患者大的帮助.
作者:林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8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足月无胎膜早破情况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难产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分娩出血量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之间有紧密联系,两因素相互影响,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胎膜早破所导致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禤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手术室手术人员2种方法下外科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抽取60名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机分成2组,在2种方法下进行外科手消毒,均采用SM爱护佳皮肤清洗液和爱护佳9200消毒剂.然后交换进行,确保每名医务人员2种方法各做1次.2组均在分别消毒后即刻进行手指采样细菌培养,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2组本院人员检测到的双手消毒效果,方法1组有1例不合格,方法2组有7例不合格,2种方法不合格率(>5 cfu/cm2)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1手消毒效果不合格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2手消毒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手术间内外科手消毒经手术室洗手和巡回护士监督管理,外科手消毒合格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住院期间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时示范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高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本科NICU发生的3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相关因素及对策,因素包括NICU患者因素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医疗护理操作及手卫生不规范,环境因素等.认为做好人员强化培训、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落实手卫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是控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肖小鸿;姜华;刘明秀;谢明水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