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扣眼穿刺法合并钝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胡祎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钝针
摘要: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带教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因素.认为加强入科培训、坚定护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张小平;肖艾青;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NICU 3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本文总结了本科NICU发生的3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相关因素及对策,因素包括NICU患者因素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医疗护理操作及手卫生不规范,环境因素等.认为做好人员强化培训、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落实手卫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是控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肖小鸿;姜华;刘明秀;谢明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护理

    总结了147例日间手术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的收治标准、入院流程及围术期的护理等.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日间手术模式能让患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降低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作者:万苗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以及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指数量表(NWI-R)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PCQ)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中文版、离职意愿问卷(TIQ)对湖南省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161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2.842±0.311)分、心理资本(4.423±0.626)分、工作投入(3.178±1.394)分、离职意愿(2.793±0.435)分,均处在中等以上水平;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护士工作投入三者之间正相关,三者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结论 男护士离职意愿较高;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改善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开发男护士心理资本能够增加其工作投入、降低离职意愿;大部分男护士有掩饰自己从事护理事实的想法和做法,表明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作者:潘小康;张静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

    总结了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的心理准备、机器准备、规范预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以及治疗后吸附后的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对症护理.认为做好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DNA免疫吸附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47个护理学院网站元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全国47个护理网站的构成元素以形成自己学院的独特风格.方法 成立网站制作小组,在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护理学院网站构建的基础上,揭示高等中医药院校门户网站的系统改版升级设计和发布过程.结果 调查显示各护理学院网站元素中频率较高者依次为首页、学院概况等,但关于学院特色成果和校院训的信息却较少,因此本研究汇各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学院独特的门户网站.结论 汲取其他高校网站元素的优点,有助于自身网站的建设,更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作者:但汉亮;王迪;王东;方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纪小军;王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值,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针对其中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缺陷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8例(5.09%)降为17例(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了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机制、献血者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认为在献血过程中,针对献血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外科术后引流管动态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心脏外科手术后,通常为患者安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出心包、纵隔内积血,预防心包填塞;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扩张;通过观察引流量,医护人员可了解体腔内创面出血情况,有效评估病情;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病情,本文针对心脏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护理,设计了心脏外科术后引流管动态观察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取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患儿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再发病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再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家长采取护理干预后,患儿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黄俏萍;周婉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本院22例格林巴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患儿护理前后肌力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的改变.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后,患儿的MBI指数、肌力功能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康复时间,降低伤残指数,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双云;周璇;赵伶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职助产专业实训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及对策

    总结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策,包括设计场景、模拟现场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把控操作流程及节奏,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演练,在演练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答问题,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融入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认为情景模拟教学这种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金鹏;孟家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多羧化酶缺乏症婴儿的护理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1].

    作者:袁昌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3次或2周5次)、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抽血复查5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从实施品管圈前的42.85%提高至68.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不仅能提高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在SICU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规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成立静脉安全管理小组,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比较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前后静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后静脉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实施前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滢);郭玉梅;张晓霞;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创伤性气管食管瘘并胸腹复合伤患者的护理

    创伤性气管食管瘘并发胸、腹复合伤的抢救与治疗复杂而困难,本科于2014年5月15日收治了1例气管食管瘘合并胸腹复合伤患者,现将其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46岁,于入院前10h过马路时不慎被吉普车撞伤,当即感左侧胸部疼痛,伴呼吸运动受限,送往当地医院行相关治疗,具体不详,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黄绿色浑浊液体.患者精神欠佳,提示气管食管瘘,遂转入本院.2014年5月15日以“气管食管瘘”、“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胸腹复合伤”收入院.

    作者:匡玉苏;胡慧群;张琳;徐子霞;石梅梅;陈晓亚;鲁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

    总结建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系统,主要包括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认为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是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可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郑华英;傅开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