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
总结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策,包括设计场景、模拟现场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把控操作流程及节奏,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演练,在演练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答问题,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融入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认为情景模拟教学这种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金鹏;孟家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住院期间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时示范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高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加强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表,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标准及各类安全管理知识与制度;采用口头上报与信息化、网络化直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实施三级管理.认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各类风险评估与防范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对高风险的危害的重视程度,减少了投诉与纠纷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
作者:张晓琴;陈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与简易应对方式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调查表(于考前培训时发放)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考后发放)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于考后发放),对2014年3月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70名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3种调查问卷各70份,有效回收率为心理咨询培训需求调查表为92.86%、简易应对方法问卷为98.57%、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为95.71%.从调查情况看,三乙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需求强烈,拿证书需求为98.46%;简易应对方式倾向积极: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52.17%),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47.83%),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44.92%),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44.92%),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3.48%),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42.02%);参与者心理状况健康向上:“不采取”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63.77%),“不采取”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57.97%),“经常采取”自己安慰自己(47.83%);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态度明朗,方式适中,有拼搏精神,更有平常心态.结论 三级医院个体对心理咨询师培训比较重视,希望有关部门管理者能正确引导,促进培训教育的善始善终.
作者:黄洪玲;潘瑞红;刘明秀;曾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 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作者:陆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带教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因素.认为加强入科培训、坚定护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张小平;肖艾青;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友之家利用微信群对肾移植患者进行出院随访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肾移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外,还在出院后,加入微信群进行出院随访.比较2组患者对肾移植术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复诊依从性、自我防护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友之家利用微信群对中青年肾移植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延续护理,对加强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帮助患者有效避免影响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李瑛;杨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Rex shunt,简称RS)以生理状态重建人肝血流,正常化失调的肝内环境,为肝外门静脉梗阻提供一种治愈而不是姑息的治疗方法[1].由于患儿肝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低,血管较细,手术难度大,所以对术者的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同时对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驰英;方淑娴;赵蘋;姚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护理和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尽早下床、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鸿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种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行结肠袢式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41)采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n=41)采用常规粘贴造口袋法,不使用透明贴.观察并比较2组粘贴造口袋后3d~5d内渗漏、腹部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渗漏、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丙梅;王银娥;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机制、献血者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认为在献血过程中,针对献血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34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卧床护理和创面分级护理.认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压疮的严重性,预防为主,积极治疗,不断完善护理方案,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水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神经科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6个月后,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 在进行Orem自理模式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评分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利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自杀患者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降低自杀率.方法 对2011年~2013年277例在本院住院抢救的自杀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接诊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自杀原因、自杀方式多样,其中喝农药、鼠药206例,占74.37%;割腕7例,占2.53%;大量饮酒46例,占16.60%;服用安眠药9例,占3.25%.长期受疾病折磨服用治疗性药物(异烟肼、达美康、抗精神病药等)6例,占2.17%;溺水1例,占0.36%;其他喝洗衣液、煤气等2例,占0.72%.自杀年龄以55岁以上多见,占自杀人数的64.8%.结论 通过对自杀患者进行分析,掌握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方式,降低自杀率,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幸福感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37例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中缺乏有效沟通、缺乏医疗安全防范意识、专业技术水平不熟练、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医疗费用问题不透明、病人期望值高、住院环境差、人力配备不足等,并提出防范措施.认为只有找到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温梅花;李小梅;冯凯芬;周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92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其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并采取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发生静脉炎12例(6.25%)、液体外渗2例(1.04%),套管堵塞6例(3.1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88%.结论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如针尖特殊、穿刺成功率高,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能使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并使患者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