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疮分级护理在颈椎骨折并四肢瘫患者中的应用

刘水莲

关键词:颈椎骨折并四肢瘫, 压疮, 发生率, 分级护理
摘要:回顾性总结34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卧床护理和创面分级护理.认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压疮的严重性,预防为主,积极治疗,不断完善护理方案,减少压疮的发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保温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本院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给予试验组患者保温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体温(36.5±0.5)℃,优于对照组(35.5±1.2)℃,试验组的低体温比(3.33%),优于对照组(20.00%),试验组的寒战比(3.33%)优于对照组(30.00%);试验组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感染比和护理满意度(93.3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温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好,可纠正低体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欧阳惠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三级医院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应对方式及目标追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与简易应对方式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调查表(于考前培训时发放)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考后发放)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于考后发放),对2014年3月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70名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3种调查问卷各70份,有效回收率为心理咨询培训需求调查表为92.86%、简易应对方法问卷为98.57%、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为95.71%.从调查情况看,三乙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需求强烈,拿证书需求为98.46%;简易应对方式倾向积极: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52.17%),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47.83%),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44.92%),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44.92%),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3.48%),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42.02%);参与者心理状况健康向上:“不采取”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63.77%),“不采取”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57.97%),“经常采取”自己安慰自己(47.83%);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态度明朗,方式适中,有拼搏精神,更有平常心态.结论 三级医院个体对心理咨询师培训比较重视,希望有关部门管理者能正确引导,促进培训教育的善始善终.

    作者:黄洪玲;潘瑞红;刘明秀;曾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3次或2周5次)、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抽血复查5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从实施品管圈前的42.85%提高至68.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不仅能提高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护联合查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4月~2012年12月7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72例髋关节置换术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医护分开交班查房模式,干预组实行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模式.比较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行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纤沣;徐秀群;黄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科住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117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2年2月)和观察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观察组62例采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进行健康指导,对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能显著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芹;周海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馈控制在预防老年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管理对老年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以制定相应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92例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原因对2012年4月~2013年12月中92例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患者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前后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馈控制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前馈控制,能有效预防老年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唐玉芳;叶梅英;汪莉;陈娟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科研能力及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九、十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0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培训前及取得专科护士证后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并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P<0.01),其6个维度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学员核心能力及其7个维度的各项得分较培训前也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核心能力,但培训后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科研设计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核心能力中的教育与咨询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翠芳;黄金;杨丽君;胡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巧用水胶体敷料预防粪水性皮炎

    SICU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常会选择使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但大便频率的增多,或未经及时处理,易导致患者出现粪水性皮炎,这种情况也常见于大便失禁的患者,一旦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强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本科使用1种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全程手术陪同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手术陪同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专业人员送入手术室,实验组患者则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手术陪同,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焦虑状况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入室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值均优于入室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人手术陪同能改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铮;练小珍;钟榕;黄祖华;揭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本组100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8例(58%)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较无抑郁组低(P<0.01);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充分给予社会支持,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益益;刘多军;肖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以及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指数量表(NWI-R)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PCQ)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中文版、离职意愿问卷(TIQ)对湖南省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161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2.842±0.311)分、心理资本(4.423±0.626)分、工作投入(3.178±1.394)分、离职意愿(2.793±0.435)分,均处在中等以上水平;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护士工作投入三者之间正相关,三者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结论 男护士离职意愿较高;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改善男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开发男护士心理资本能够增加其工作投入、降低离职意愿;大部分男护士有掩饰自己从事护理事实的想法和做法,表明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作者:潘小康;张静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精神病患者颈椎术后并发难免性压疮的护理

    压疮既往称为褥疮,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损伤.难免性压疮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多指因疾病或患者自身因素,非护理干预所能预防的压疮.我国目前对压疮的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为0,即不允许有院内压疮的发生.

    作者:邓显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首次PCI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择期首次行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首次择期行PCI术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除行常规术前准备,给予知识讲解、心理沟通、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手术前1d、手术当日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术前1d2组S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手术当日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PCI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惠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

    综述了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疼痛、肿胀、肢端循环情况、肢体末梢感觉以及实验室指标监测情况,早期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物理疗法、体位护理、应用药物以及中医护理.认为护士应掌握骨筋膜综合征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早期病情观察的重点,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早期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詹国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在SICU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对癌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对癌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癌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 进行癌症知识的相关教育后,家属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多(P<0.01).结论 为癌症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后,使家属具有良好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对帮助患者配合治疗、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金娥;龚光梅;徐继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