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莉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92例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其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给予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并采取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发生静脉炎12例(6.25%)、液体外渗2例(1.04%),套管堵塞6例(3.1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88%.结论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如针尖特殊、穿刺成功率高,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能使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并使患者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
作者:覃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出院服药时间表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安全性的影响,以减少院外服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指导其出院后正确服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服药时间表,比较不同方法对服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院3个月院外服药漏服、误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出院服药时间表指导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院外服药,可有效减少误服、漏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明容;祁小玲;彭元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SBAR)模式在CCU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7月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定介入术后患者管理表、标准化转出流程等措施,规范CCU介入术后患者的转出交接流程,比较应用SBAR模式前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的发生率由7.77%下降至1.47%,交接耗时缩短近11min,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2.95%提高到98.45%,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4.19%提高到93.55%,且与运用SBAR模式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吴克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1].
作者:袁昌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桂明东;范云珊;张丽燕;张今;徐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疤痕敌与弹性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烧伤后创面愈合1周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使用疤痕敌防治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护理指导联合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比单纯使用疤痕敌效果更好,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烧伤后瘢痕增生及痒痛等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姬;梁小玲;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游泳抚触频次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3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4例(每天游泳加抚触2次),对照组218例(每天游泳加抚触1次),并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2组新生儿出生后1~5d经皮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的排例情况以及出生后1~5d的胆红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每天进行两次游泳加抚触比每天进行一次游泳加抚触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秀丽;柴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值,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针对其中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缺陷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8例(5.09%)降为17例(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本科NICU发生的3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相关因素及对策,因素包括NICU患者因素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医疗护理操作及手卫生不规范,环境因素等.认为做好人员强化培训、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落实手卫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是控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肖小鸿;姜华;刘明秀;谢明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用药后疼痛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口腔溃疡疼痛程度明显降低,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老年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云;胡竹芳;李荣莲;蔡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带教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因素.认为加强入科培训、坚定护生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张小平;肖艾青;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初产妇领悟社会支持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 2014年12月对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85名产后28天的初产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06.23±25.14)分,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分为(59.96±12.85)分.不同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是预测母乳喂养行为的主要因子,两者对母乳喂养行为的解释量达43.9%.结论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产妇纯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孙任苓;蒲继红;韩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分析了急诊护理纠纷中36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冷淡、业务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医疗费用高等.认为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卓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种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行结肠袢式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41)采用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n=41)采用常规粘贴造口袋法,不使用透明贴.观察并比较2组粘贴造口袋后3d~5d内渗漏、腹部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渗漏、切口污染、粪水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巧妙粘贴造口袋法联合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结肠袢式造口护理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丙梅;王银娥;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了0.5%碘伏与烧伤湿润膏在6例8处Ⅱ度褥疮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主要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换药.认为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治疗褥疮效果佳,提高褥疮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芳;聂桂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科研能力及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九、十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0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培训前及取得专科护士证后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并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培训前(P<0.01),其6个维度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学员核心能力及其7个维度的各项得分较培训前也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湖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核心能力,但培训后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科研设计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核心能力中的教育与咨询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翠芳;黄金;杨丽君;胡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进展,主要包括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三方面内容.认为疼痛可致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混乱,影响伤口的恢复,加重病情恶化,正确的疼痛评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有助于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顾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畅通、加强患儿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卧床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合并肌无力危象患者给予及时、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肌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