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芬;王伟
目的 观察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方法治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0例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试验组使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穿刺点.观察2组PICC穿刺点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留置针外套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PICC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后,能提高PICC管穿刺点感染治愈效果,延长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嘉雯;李秋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1].
作者:袁昌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用2种不同的方法散瞳后瞳孔的变化及患者的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6月~ 2014年6月本科需扩散瞳孔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分别于散瞳后5 min、10min、15min、20min后观察记录瞳孔直径大小,并观察散瞳前后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用常规的散瞳方法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至少连续滴眼4次方可将瞳孔散大,且不能保证瞳孔在数小时内不再回缩;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滴眼2次~3次便可充分散大瞳孔,且确保数小时内瞳孔不再回缩.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现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散瞳,可加快散瞳速度,缩短检查及手术的准备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贺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应用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何种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SICU 346例患者随机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分4组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在不同部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穿刺点淤紫血肿、渗血、感染及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中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率高(91.8%),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1.2%),穿刺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结论 SICU患者病情危重,根据病情需要,留置ABP时间较长,足背动脉可作为首选部位,因其避免了反复穿刺增加的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作者:冷英杰;梁小华;丁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对癌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癌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 进行癌症知识的相关教育后,家属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多(P<0.01).结论 为癌症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后,使家属具有良好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对帮助患者配合治疗、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金娥;龚光梅;徐继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与简易应对方式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需求调查表(于考前培训时发放)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于考后发放)及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于考后发放),对2014年3月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70名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3种调查问卷各70份,有效回收率为心理咨询培训需求调查表为92.86%、简易应对方法问卷为98.57%、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为95.71%.从调查情况看,三乙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需求强烈,拿证书需求为98.46%;简易应对方式倾向积极: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52.17%),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47.83%),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44.92%),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44.92%),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3.48%),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42.02%);参与者心理状况健康向上:“不采取”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63.77%),“不采取”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57.97%),“经常采取”自己安慰自己(47.83%);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态度明朗,方式适中,有拼搏精神,更有平常心态.结论 三级医院个体对心理咨询师培训比较重视,希望有关部门管理者能正确引导,促进培训教育的善始善终.
作者:黄洪玲;潘瑞红;刘明秀;曾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总结分析了急诊护理纠纷中36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冷淡、业务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医疗费用高等.认为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卓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本科5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予以一般病情观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108位白血病患儿父母,分析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得分、心理韧性得分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得分为(59.37±11.47)分,积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自强维度、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维度、乐观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护士应向患儿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关注白血病惠儿父母的心理状况,鼓励其采用应对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杨理;邓映;郭丽艳;肖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专科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由本科室专职责任护士和关爱门诊的专职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定患者对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功能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支持干预使患者及时转化角色,获得更多归属感及社会认同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芳;佐涛;赵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1月选取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12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3部分.结果 临床护士糖尿病基础知识得分为(75.48±6.25)分,胰岛素注射知识水平得分为(16.03±3.16)分,非内分泌科护士无论在糖尿病基础知识或注射知识的得分均比内分泌科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时,应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并加强规范化注射.
作者:胡细玲;凌聪;杨海燕;郭晓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患者11例,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根据访谈结果和量表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PCI术后患者采用访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现象,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姚旭;金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的心理准备、机器准备、规范预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以及治疗后吸附后的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对症护理.认为做好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DNA免疫吸附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耳穴压丸防治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进入临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耳穴加艾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推,并在化疗前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化疗前给予艾灸配合耳穴压丸预防,并常规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推,并在化疗前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艾灸技术可通过舒经通络、补精益气来拮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艾灸技术在护理癌症患者方面具有实际的意义,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生活信心和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成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1例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133例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还进行每月2次~3次电话随访.出院3个月时调查2组患者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以及按时程控及复查情况等.结果 完成电话随访且资料完整者共212例,其中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8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侧肢体活动度、伤口护理、起搏器植入术后综合自我保健常识、按时程控及复查等方面优于对照者(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保健常识.
作者:乔燕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心脏外科手术后,通常为患者安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出心包、纵隔内积血,预防心包填塞;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扩张;通过观察引流量,医护人员可了解体腔内创面出血情况,有效评估病情;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病情,本文针对心脏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护理,设计了心脏外科术后引流管动态观察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综述了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内容包括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依据、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认为语言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减轻语言交流障碍,对促进其重返社会有重要帮助.
作者:黄圣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手术室手术人员2种方法下外科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抽取60名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机分成2组,在2种方法下进行外科手消毒,均采用SM爱护佳皮肤清洗液和爱护佳9200消毒剂.然后交换进行,确保每名医务人员2种方法各做1次.2组均在分别消毒后即刻进行手指采样细菌培养,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2组本院人员检测到的双手消毒效果,方法1组有1例不合格,方法2组有7例不合格,2种方法不合格率(>5 cfu/cm2)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1手消毒效果不合格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方法2手消毒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手术间内外科手消毒经手术室洗手和巡回护士监督管理,外科手消毒合格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手术的62例肝癌切除患者中32例采用FTS理念优化指导护理,30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情况均优传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王燕华;张容容;何松松;兰方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