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

侯瑞莲;马玲霞;寇芳芳

关键词:ICU, 管道, 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
摘要: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基本的要求,它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中重要的课题之一.ICU收住的均为急、危、重症须严密加强监护的患者,特别是昏迷、躁动不安的患者,因病情或治疗的需要,患者往往全身留置多根管道.这些管道用途各异,但均对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导师制培训模式在藏区医院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导师制培训模式在藏区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藏区医院遴选医护骨干力量作为学员,实行”导师制“培训模式,同时建立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学员参加导师制带教前后的病历书写合格率、专业技能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考评进行比较.结果 导师制培训后学员病历书写合格率由65.6%上升到89.7%,专业技能操作得分由66.35±5.25分上升到82.14±1.53分,专科理论知识得分由71.35±2.30分上升88.25±2.83分,且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藏区医院实施导师制培训模式,提高了藏区医院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发挥了援藏专业技术人员在藏区医院的作用.

    作者:李红;张泽富;谷惠琼;谭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活动双下肢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大小、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大小在2mm左右可自行吸收栓子,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前列腺增生手术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洁;李静;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创伤性气管食管瘘并胸腹复合伤患者的护理

    创伤性气管食管瘘并发胸、腹复合伤的抢救与治疗复杂而困难,本科于2014年5月15日收治了1例气管食管瘘合并胸腹复合伤患者,现将其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46岁,于入院前10h过马路时不慎被吉普车撞伤,当即感左侧胸部疼痛,伴呼吸运动受限,送往当地医院行相关治疗,具体不详,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黄绿色浑浊液体.患者精神欠佳,提示气管食管瘘,遂转入本院.2014年5月15日以“气管食管瘘”、“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胸腹复合伤”收入院.

    作者:匡玉苏;胡慧群;张琳;徐子霞;石梅梅;陈晓亚;鲁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住院期间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时示范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高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的手术配合1例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Rex shunt,简称RS)以生理状态重建人肝血流,正常化失调的肝内环境,为肝外门静脉梗阻提供一种治愈而不是姑息的治疗方法[1].由于患儿肝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低,血管较细,手术难度大,所以对术者的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同时对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驰英;方淑娴;赵蘋;姚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规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成立静脉安全管理小组,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比较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前后静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后静脉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实施前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在静脉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滢);郭玉梅;张晓霞;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疤痕敌与弹力绷带联合防治烧伤后疤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疤痕敌与弹性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烧伤后创面愈合1周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使用疤痕敌防治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护理指导联合使用疤痕敌与弹力绷带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比单纯使用疤痕敌效果更好,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烧伤后瘢痕增生及痒痛等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姬;梁小玲;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简易洗头冲洗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本院的推广,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成为基础护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等渗膀胱冲洗液3000ml/袋在本科应用广泛,成分:每100ml冲洗液含氯化钠900g,一次性使用完毕后将等渗膀胱冲洗袋作为废物丢弃很可惜,笔者发现,购买洗头器费用较高,以往护理人员使用水杯冲洗头发,这样极易弄湿患者的衣服及床单位,增加护理工作量,为了便于实施床上洗头,遵循舒适、安全、节力的原则,本科将改良后的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效果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桂明东;范云珊;张丽燕;张今;徐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巧用水胶体敷料预防粪水性皮炎

    SICU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常会选择使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但大便频率的增多,或未经及时处理,易导致患者出现粪水性皮炎,这种情况也常见于大便失禁的患者,一旦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强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本科使用1种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床护比达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实施APN排班的病区9个,实施护士长走动式管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对护士长熟悉程度较高的病区,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较高,对护士长熟悉率在平均值(62.50%)以上的科室患者满意度比其余科室高2~8个百分点(r=0.73,P<0.05).结论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对护士长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正英;张惠彬;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

    总结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畅通、加强患儿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卧床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合并肌无力危象患者给予及时、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肌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

    总结了1例DNA免疫吸附联合血液透析强化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损害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的心理准备、机器准备、规范预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以及治疗后吸附后的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对症护理.认为做好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DNA免疫吸附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

    总结建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系统,主要包括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认为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是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可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郑华英;傅开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本组100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8例(58%)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较无抑郁组低(P<0.01);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充分给予社会支持,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益益;刘多军;肖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标准化沟通交接模式在CCU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SBAR)模式在CCU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7月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定介入术后患者管理表、标准化转出流程等措施,规范CCU介入术后患者的转出交接流程,比较应用SBAR模式前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介入术后患者转出交接问题的发生率由7.77%下降至1.47%,交接耗时缩短近11min,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2.95%提高到98.45%,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4.19%提高到93.55%,且与运用SBAR模式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吴克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预防的基础上使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2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苏灵林;骆丽兰;吴莉莉;骆丰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农村地区自杀患者的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自杀患者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降低自杀率.方法 对2011年~2013年277例在本院住院抢救的自杀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接诊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自杀原因、自杀方式多样,其中喝农药、鼠药206例,占74.37%;割腕7例,占2.53%;大量饮酒46例,占16.60%;服用安眠药9例,占3.25%.长期受疾病折磨服用治疗性药物(异烟肼、达美康、抗精神病药等)6例,占2.17%;溺水1例,占0.36%;其他喝洗衣液、煤气等2例,占0.72%.自杀年龄以55岁以上多见,占自杀人数的64.8%.结论 通过对自杀患者进行分析,掌握特征,建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方式,降低自杀率,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幸福感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状况与家庭功能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3年~ 2014年在本院门诊收集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未服药抑郁症患者26例,同时在社区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其自杀意念程度以及家庭功能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中的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以及总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得分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抑郁症患者中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角色因子分是影响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的因素(校正R2=0.572,F=17.68,P=0.000).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强的自杀意念以及不良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