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新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应用

孙丽;闻曲;代艺;周耘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交接班制度, 专业能力, 新护士
摘要:目的 将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提高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方法 细化交接班流程,建立具体的督导模式,评价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精细化管理后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率明显下降,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升高,两者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能提高交接班质量及新护士的专业能力.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法在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住院期间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时示范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使用、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高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了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机制、献血者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认为在献血过程中,针对献血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 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作者:陆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静脉采血标本试管入血不能的常见原因与补救方法

    静脉采血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血针成功置入、回血情况良好但连接标本试管却无血液入管情况,笔者针对此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补救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原因1.1 采血针固定不佳,导致连接试管时针尖滑动移位,偏离血管;1.2检验试管漏气、破裂或其他原因导致原试管内负压消失;1.3采血针接试管端口处塑料与针头工艺问题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堵塞.2补救方法2.1 第一种情况基本无法补救,只能重新穿刺置管.2.2第二种情况下,可考虑使用5ml注射器扎入试管橡皮封口处抽吸,重新形成负压.

    作者:王义涛;许艺玲;吴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

    总结1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危象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畅通、加强患儿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卧床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合并肌无力危象患者给予及时、全面、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肌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檬;易启明;刘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本院22例格林巴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患儿护理前后肌力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的改变.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后,患儿的MBI指数、肌力功能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康复时间,降低伤残指数,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双云;周璇;赵伶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新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将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提高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方法 细化交接班流程,建立具体的督导模式,评价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交接班质量与新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精细化管理后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率明显下降,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升高,两者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交接班制度精细化管理能提高交接班质量及新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孙丽;闻曲;代艺;周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碘伏与烧伤湿润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0.5%碘伏与烧伤湿润膏在6例8处Ⅱ度褥疮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主要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换药.认为碘伏与烧伤湿润膏治疗褥疮效果佳,提高褥疮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芳;聂桂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科住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117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2年2月)和观察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观察组62例采用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进行健康指导,对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阶段健康指导/教育法能显著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芹;周海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巧用水胶体敷料预防粪水性皮炎

    SICU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常会选择使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但大便频率的增多,或未经及时处理,易导致患者出现粪水性皮炎,这种情况也常见于大便失禁的患者,一旦发生,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强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本科使用1种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8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足月无胎膜早破情况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难产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分娩出血量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之间有紧密联系,两因素相互影响,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胎膜早破所导致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禤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出院服药时间表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出院服药时间表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安全性的影响,以减少院外服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指导其出院后正确服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服药时间表,比较不同方法对服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院3个月院外服药漏服、误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出院服药时间表指导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院外服药,可有效减少误服、漏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明容;祁小玲;彭元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本文总结分析了急诊护理纠纷中36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冷淡、业务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医疗费用高等.认为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卓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

    总结建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系统,主要包括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认为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是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可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郑华英;傅开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本科5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予以一般病情观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全程手术陪同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手术陪同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专业人员送入手术室,实验组患者则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手术陪同,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焦虑状况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入室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值均优于入室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人手术陪同能改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铮;练小珍;钟榕;黄祖华;揭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国内报道病死率为33.3%;国外报道病死率为10%~70%[1-2].本科于2014年9月收治一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肺栓塞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因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非医嘱离院.

    作者:李倩;徐翠莲;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术后常见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春丽;康福霞;李园园;邢丹丹;李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值,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针对其中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缺陷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8例(5.09%)降为17例(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普外科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