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茂华;曲成毅;任艳峰
编者按: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刊于200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
作者:赵旭东;丛中;张道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工作倦怠是指个体不能有效地面对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压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征[1].警察的职业特性使其长时间处于待命和警惕状态,由此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工作倦怠已经成为警察群体中严重的问题[2].
作者:蒋奖;张姝玥;许燕;邓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国心理健康研究主题的变化基本为:1992年前为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期,1992-1996年后开始相关因素的研究,1997后出现了一些干预性研究[1],但这时期的干预研究仍是一些因素不明确的整体性、教育性的干预。
作者:马惠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格障碍对强迫症临床表现、人际态度、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PDQC(CCMD-2-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SCICP(CCMD-2-R人格障碍定式检测手册)对11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检测,据其是否符合人格障碍诊断而分为两个组别,即共病组(OCD+PD);非共病组(OCD).对两组之间的临床表现、GAF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STAI(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LSRS(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9例(58.5%)至少符合一个类别人格障碍诊断;共病组的在婚率、全日制工作比率、GAFS总均分、LSRS总均分较非共病组低.共病组发病年龄较小,病程更长,受教育年限更短.病前突发生活事件发生率、STAI焦虑特质分量表得分、SDS、SCL-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各分量表得分、自我和谐量表得分均高于非共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结果显示,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高达50%以上;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临床表现、心理健康状况、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者:卢宁;张翅;张波;吴赛;谢聪;李伯姗;赵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北京女大学生瘦身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进食障碍问卷(EDI)的瘦身倾向分量表、青少年及成人身体自尊量表和BMI体象量表(BMI-SMT)测查了499名北京女大学生.结果:对自身体形的期望偏差、身体自尊状况以及对自身体形的认识偏差对于个体的瘦身倾向状况具有预测作用;体形指数属正常组的个体对自身体形的认识偏差、期望偏差显著高于偏瘦、过瘦组,身体自尊显著低于偏瘦、过瘦组,瘦身倾向显著高于偏瘦、过瘦组.结论:女大学生对自身体形的歪曲认识、不合理的期望及较低的身体自尊是影响瘦身倾向进而引发进食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雷霖;王建平;张亮;毕玉;陈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49名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和问卷研究,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22岁.所有被试填答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同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结果: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中等程度和高度的相关,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外显自尊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另外,结果倾向于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作者:周帆;王登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1],本研究选取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自然状态下一般人群中认知功能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苗茂华;曲成毅;任艳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于2003年9月应用EPQ(1)对北京市监狱局的司法人民警察进行了个性调查.发出问卷870份,收回有效答卷836份.年龄33±9岁;在监狱一线工作的486人,在机关等二线工作的350人:汉族808人,少数民族28人.学历:研究生10人,大学332人,大专430人,高中及中专64人.对结果按手册的方法先计算受试的量表分,再按公式计算T分.
作者:陈立成;李志艳;吴蕾;郭进;贾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编制婚姻动因问卷,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婚姻动因的概念和临床经验,编制由40个条目组成的婚姻动因问卷;在1303名基本样本、52名重测样本和95名效度样本中,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结果:问卷各领域的重测相关、分半相关和α系数分别为0.616~0.800、0.614~0.7866和0.615~0.797.各种婚因动因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离婚或分居者与在婚者的婚姻动因有些差异.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的各项参数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结论:新编婚姻动因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作者:程灶火;周岱;杨英;尉迟西翎;林晓虹;苏艳华;蒋小娟;赵勇;谭林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研究对部分偏远山区的182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6人,男教师59人,女教师87人,平均年龄33岁.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8]进行测评.主要统计指标为九个分量表得分,中度痛苦水平(因子分≥3)因子发生率,阳性项目数.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2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对个体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男性青年在32小时睡眠剥夺条件下,分别在8个时间点(0800;2000;2400;0200;0400;0600;1000;1400)进行计算机呈现的多边形图形心理旋转测试和POMS测验.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结果: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多边形图形心理旋转测验绩效下降,以剥夺后24小时低,之后略有恢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同时POMS情绪负性因子T、D、F、C各要素自评得分增加,情绪正性因子V得分减低.结论:32小时睡眠剥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旋转作业绩效,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作业绩效呈下降趋势,在睡眠剥夺24小时时作业绩效下降明显.此外,个体的情绪亦受累及.
作者:王伟;刘旭峰;苗民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女性减肥者的体像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了100例减肥门诊女性就诊者,并与100例近5年无减肥经历女性对照.结果(1)女性减肥者,体像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女性减肥者的体像得分与收入、P分、N分明显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得分明显负相关,与BMI无相关性.结论女性减肥者,不管是否为单纯性肥胖,都存在较多的体像问题,且与特定得人格和社会支持有关.
作者:朱武;杜乾君;易运连;张其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分别对重复犯罪罪犯和第一次入狱的罪犯进行测量.结果:重复犯罪罪犯在攻击性、报复性、同情心和犯罪思维模式四个维度上得分和人格异常比例高于第一次入狱的罪犯,且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重复犯罪罪犯人格异常现象较为突出;罪犯出狱后再犯罪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人格因素;上述四个维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罪犯出狱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对罪犯实施针对性的人格矫正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作者:陈卓生;张喆;韩布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多动症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上选用何种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516例门诊就诊的多动症患儿进行研究,以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与父母进行定式访谈,仅符合DSM-Ⅳ的317例组成ADHD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同时符合两种诊断标准的199例组成HKD-ADHD组(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oc dosprder,HKD).结果:HKD-ADHD组以混合型为主(75.4%),ADHD组患者以注意缺陷型为主(67.2%);前者较后者起病和就诊年龄早,共患品行问题、对立违抗障碍和感觉统合失调多(P均<0.05);后者在低年龄段共患学习困难多(P<0.05).结论:HKD较ADHD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但仅符合DSM-Ⅳ标准的患者较一般儿童在学习、行为方面已出现一些功能损害,因此在临床中推荐采用DSM-Ⅳ标准,以使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治.
作者:康传媛;王玉凤;杨莉;钱秋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研究心理咨询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其次,还可以改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实践的科学性,促进咨询职业的发展.然而国内对心理咨询效果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及成果,包括咨询效果研究的主题、研究设计、统计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希望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夏勉;江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HFA)和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在执行功能方面的认知神经心理特征.方法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17例HFA儿童、23例AS儿童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测试.结果HFA组儿童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概念化水平百分比(Rf%)均明显较正常儿童组低,AS组Cc、Rc也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组,但AS组Cc明显高于HFA组;HFA组持续性应答数(Rp)和持续性错误数(Rpe)明显较正常儿童组高,AS组持续性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与正常儿童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FA组与AS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障碍.
作者:李咏梅;邹小兵;李建英;唐春;邓红珠;李巧毅;陈凯云;邹圆圆;鄢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杀是一种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我毁灭行为.意外死亡已成为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三位,而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占第一位[1].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人数约28.7万[2].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自杀率高低与其居民对自杀的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公众对自杀的态度可以对自杀行为产生某种促发或抑制作用.目前虽有一些对青少年、医务人员、律师、佛教徒对自杀态度的研究结果,但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较有影响力的群体对自杀态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作者:夏云;高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问题部分(YSR-1991年版)的成都市区常模.方法:随机抽取1740名青少年学生和300名青少年就诊者为调查对象,采用YSR作为评估工具.结果:1.对成都市区青少年以总分的第90或75百分位数为YSR总分的分界值,敏感度分别为31%和54.3%.2.YSR总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趋势,性别之间无差异,外向性问题男性多见,内向性问题女性多见.3.就诊与否对内、外向性问题因子分和总分分别解释13.1%、6.1%和12.4%的变异.结论:成都市区青少年YSR总分随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性别间无差异,佳分界值为总分的第75百分位数;YSR对内向性问题更敏感.
作者:唐光政;郭兰婷;黄雪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MMPI-2评估应激障碍(SD)患者的病理心理特征,并探讨其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为入院治疗的29名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及14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对照组为44名适应良好的应激创伤幸存者,在不影响测验症状的情况下完成MMPI-2测试.结果:ASD患者MMPI-2的F、Fb、Fp、Pa、Pt、Sc和Ma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K和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0.001);PTSD患者F、Fb、Fp、Hs、D、Hy、Pa、Pt和Sc高于对照组,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0.001);ASD患者Hs、D和Hy低于PTS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0.001).两组患者剖面图均呈M678型.Pa和Sc进入判别函数,该函数在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中的预测符合率分别为83.9%和72.0%.结论:SD患者和适应良好的创伤幸存者的心理病理表现明显不同,ASD患者和PTSD患者的症状特征也有所差异;MMPI-2对应激失常症状比较敏感,Pa和Sc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作者:马磊;王家同;苗丹民;张建新;侯艳红;闫其乐;吕静;李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述情障碍与家庭环境的特征及其关系.方法:以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与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65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评,并与90例正常人及FES-CV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女性海洛因依赖者TAS各因子分及总分、FES-CV中除娱乐性、独立性外的各因子与正常人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TAS与FES-CV的部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或P<0.05).而与反映吸毒情况的一些指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在家庭环境、述情的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述情障碍可能是成瘾群体的一种素质性特征,且这种素质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作者:李武;郝伟;苏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