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涛;赵丽燕;孔德玲;吴丽娜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不同深度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佳的吸痰深度.方法 将36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浅部吸痰(吸痰管超过气管导管前端1 cm),对照组采用密闭式深部吸痰(临床常规方法,即吸痰管深入气道,遏阻力后退出0.5~1 cm),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吸痰前后肺部痰鸣音、日吸痰次数及吸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吸痰后比较,观察组吸痰后引起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比较小,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心律失常、出现痰痂不良事件发生率低,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日吸痰次数、吸痰间隔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密闭式浅部吸痰能有效吸痰的同时,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及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作者:刘美玲;黄松彬;袁秋影;陈赞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63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的手术配合与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配合时的体会,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胡慧;巴哈尔;刘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的临床观察争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血滤管路滤器内凝血的观察与护理、正确及时处理机器报警、静脉置管血管通路的护理和基础护理等,认为肾脏替代疗法中佳的技术是血液透析,重症患者在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延长血滤治疗的时间,是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李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美宝湿润烧伤膏与云南白药粉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认为此方法可缩短压疮治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97例脾破裂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超声影像确诊、入院时紧急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相关知识宣教、稳定恢复期的护理和出院指导及随访告知等.认为只要把握好适应症、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脾破裂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泓;袁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肾内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血压的改变.结果 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血糖,血压的控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糖尿病肾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压,从而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熊海霞;陈彦茹;李慧群;曾岱霞;陈海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对脑瘫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给予经常性的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及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脑瘫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进行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采用自制的躯体康复量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状态经心理干预和精神疏导后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经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减轻了脑瘫患儿和家长的焦虑、抑郁、内向、盲目心理,增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大程度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宁;柳晓梅;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热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96例白血病患者,按时间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前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全程护理干预,2组均在化疗后2周内每天监测4次(7:00、11:00、15:00、19:00)体温.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发热的例数,干预后发热持续时间和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 未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化疗后发热的例数,干预后发热持续对间和应用抗生素的频次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减少了化疗后发热的发生,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郭江;曹美嫦;欧阳任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 2011年12月2088例住院新生儿进行院内感染情况的分析.结果 采取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措施后,2088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医院感染率由2009年的12.63%下降到2011年的5.29%,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考核及监测、监控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李正利;杨秀丽;钟佳良;许维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集中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包括对全院再生使用器械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及由分散处理转为由供应室集中管理.认为集中管理规范了再生器械的处理流程,使再生器械得到了专业的保养护理,提高了其使用质量,从而使供应室的工作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为控制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张文娜;史冬梅;王牡丹;徐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按COPD疾病诊断指南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体外排痰仪治疗,对照组行一般的叩背排痰,3个月时采用肺功能测定进行对比.结果 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肺功能有所提高,特别是FEV1%改善明显(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仪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戈云;周惠丽;张福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桡动脉采血和股动脉采血在儿科血气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儿科入院重症患儿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股动脉采血组和桡动脉采血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时间、误采静脉血机率、血肿和凝血发生率.结果 桡动脉采血组与股动脉采血组比较,一次采血成功率较高、采血时间短、家属易接受、无误采静脉血机率、血肿和凝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采血技术具有直观、方便易行,节省时间,家属易接受,无误采静脉血的机率、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健;关小玲;胡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94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4例).对照组行肛肠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护理评估,术后加强疼痛护理、排尿护理、排便护理、伤口护理及规范换药、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脓肿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肛区疼痛、便秘、尿潴留、伤口感染)和脓肿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和预防复发,促进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148例高血压病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膳食、生活方式、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个性化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膳食、生活方式、情绪方面的不良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罗文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下肢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下肢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换药治疗.比较2组清创至二期植皮手术平均时间.结果 实验组91.67%数患者只需7d左右创面下肉芽组织生长即可达到二期植皮要求,较对照组平均12.4d短(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下肢严重创伤皮肤缺损可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使其尽快达到二期植皮要求的时间,使创面尽快达到行植皮手术或皮瓣转位术的要求,进而缩短住院天数,亦减少了医护工作量,避免患者换药时的痛苦.
作者:龙清艳;段铁梅;唐如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老年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策,存在的心理状态包括孤独、人格不够健全、心境不良、郁结持久、患者角色适应不良,对策措施有提供舒适环境、病情介绍、建立人际关系、尊重患者、挖掘患者心理根源等.认为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有利于老年神经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喜霞;刘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总结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方法,包括成立院内感染内感染管理小组、手术室环境管理、外科洗手及消毒的管理、手术器械及物品管理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等.认为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任觅叶;姚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因素等.认为护理人员需要全面地认识各种危害,做好防护措施,从而达到职业防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维护自身身心健康,顺利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汪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无缝隙护理在耳鼻咽喉科的实施经验,包括入院护理、手术前、中、后期护理、出院及出院后护理.认为实施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护患双方达到双赢.
作者:顾伟文;诸燕芳;钱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以期寻找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7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舒适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而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满意度仅为82.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产后出血,对照组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在剖宫产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降低产后出血率,有利于孕产妇的恢复及子宫复旧,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作者:李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