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兰;刘艳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曹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75.00%高,X2=5.7143,P=0.0168<0.05.结论:淋巴结核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凤玲;张雅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试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未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前人口中随机选择1455例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人口中选择1455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甲肝发病率,并分析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年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接种率与保护率均高于参照组,而甲肝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接种率、保护率以及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肝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中0-10岁年龄段人群的甲肝发病率高,而观察组中51-60岁年龄段为甲肝的主要发病人群;参照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学生、农民、幼托儿童,而观察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结论: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和健康教育,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黄泽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间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放血疗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6.7%,对照组76.7%;且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临床各症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采用.
作者:华本加;杨智卓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对研究组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情况,探讨分析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合并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体检科实习的48名护理大专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在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以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上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mMRC均显著降低,6MWD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护理后mMRC降低更加明显,6MWD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COPD患者出院后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丽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选100例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10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胃肠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胃肠外科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虽然得到降低,但还是要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20例保乳组和20例全切组,对全切组患者均实施全乳房切除术方案治疗,而对保乳组患者均实施保乳手术方案治疗,对比探讨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情况.结果:保乳组的平均手术用间为(168.32±10.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12±3.56)ml、平均住院时间(5.65±1.43)d,而全切组的平均手术用间为(243.42±16.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54±6.72)ml、平均住院时间(9.12±1.76)d,对比两种同类指标间的差异巨大,可判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经对比两种患者术后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可表现出明显的对比差异,全切组患者明显比保乳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自卑心理强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保乳手术治疗方案,能够缩短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利于减缓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与自卑心理,使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术后恢复更为美观,具有很高的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莎比海·肖开提;陈竹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出院患者复诊管理[1]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效果探讨.方法:我病区在2017年1月开始将患者复诊管理纳入PDCA持续性改进[2],确立并对目前眼科患者复诊出现的各种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病区现有的随访资料制定患者标准化随访问答内容,结合专科特点进行问题细化.由病区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一起对随访标准进行完善,每季度进行随访总结,对影响患者复诊的前几位相关因素总结,对总结的几项问题在病区科室会议上全体成员进行头脑风暴积极讨论,结合暖心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对问题进行有效措施拟定对改进前后患者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策实施在提高患者复诊率、用药准确性、护理宣教的质量落实、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复诊参与积极性方面都有所改进和提高.结论:通过出院患者复诊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患者各项护理规范落实率,医护协作给复诊患者提供各种绿色通道,提供人性化护理[3],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途径,是深化优质护理内涵[4],加强院暖心服务文化建设的又一有效举措.
作者:段宏莉;薛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妇在产后48h内穴位按摩疏通乳腺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平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份产科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产妇给予常规的哺乳干预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产妇在产后48小时内接受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并提供喂养指导、心理疏导,作为观察组.随访1个月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后涨奶率.结果:1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6%显著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涨奶率相比,观察组涨奶率26%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48小时内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产妇产后涨奶情况.
作者:谢艳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取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华;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的具体病因情况,为慢性便秘患者治疗、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245例慢性便秘患者,综合年龄划分情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对比3组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排便习惯、工作/生活压力、用药情况、器质性病因分布情况以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日常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滥用泻剂、器质性病因差异明显且老年组患者SDS、SAS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慢性便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其中青年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中老年患者以胃肠道疾病、药源性因素为主.
作者:王金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急诊收治的1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人施行团队管理模式,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4.1)分,而对照组为(83.3±7.5)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理人员优质护理的意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护患关系紧张,发生纠纷,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艳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优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延续护理运用到高血压患者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连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初治痰阳肺结核病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6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晓度、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分析中,观察组总知晓率91%高于对照组7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总满意率94.2%高于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加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士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前体肽,近几年来研究发现在全身有无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时的标志物,特别是细菌所导致炎性感染疾病中指标升高显著.对鉴别有无脓毒症、败血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等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抗生素治疗合理运用及预测疾病预后方面尤为重要,与常规传统检测指标相对比,诊断细菌感染疾病PCT具有更强特异性.PCT检测指标在早期疾病确诊、疾病鉴别诊断、患者用药药物护理、患情观察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快捷确诊定量检测,临床发展迅速.
作者:刘纯岳;方俊粤;林帝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9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根据血清学筛查结果与孕妇年龄将其分为唐筛高危组、高龄组以及其他因素组,均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被检测者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实施序列分析,对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羊水穿刺,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组孕妇均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其中有1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包含11例21三体,5例18三体,2例45,X体,21三体检测准确率为91.67%,18三体检测准确率为100%,45,X检测准确率为50.00%,结论:对孕妇外周血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能有效检测18三体与21三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秋志;全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4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母婴结局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母婴结局、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