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姜亚男

关键词:思密达, 小儿腹泻,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痰阳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初治痰阳肺结核病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6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晓度、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分析中,观察组总知晓率91%高于对照组7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总满意率94.2%高于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加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士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肌无复流防治的新研究进展

    心肌无复流指闭塞的冠脉成功再通后,由于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缺血心肌不能得到有效灌注的现象.心肌无复流现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积极寻找防治心肌无复流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无复流的防治,临床上主要有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对无复流新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高杰;张传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评估

    目的:研究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性交痛、子宫结肠窝结节、慢性盆腔痛、月经紊乱、子宫活动受限症状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为其使用米非司铜小剂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银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9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乳腺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切口愈合速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奎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死亡率和病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贵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 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老年口腔癌患者41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观察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满意度.结果:41例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皮瓣成活率为97.56%(40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度90.24%(37例);随访,12个月,局部癌肿复发3例,再次手术并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作者:董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颗粒植骨与横突植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颗粒植骨与横突植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颗粒植骨)与对照组(横突植骨).对比两组短期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植骨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结核采用颗粒植骨与横突植骨的短期效果均较为理想,而前者骨融合时间相对较短.

    作者:李兆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以回顾性方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227例患者按照DR程度,分成五组.期间,需医护人员采集相关资料,即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肾病(DN)比例等资料,并对患者所进行的相关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患者DR病情加重,则表明其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红蛋白越少,患者的肌酐和尿素值也越高(P<0.01),而DR患者合并高血压与DN比例明显高于非DR患者.结论: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DN的增高以及血红蛋白减少与其DR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展复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8例进行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患儿平均为44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的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精细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时配合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保证患儿迅速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剖宫产护理使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对8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常规干预组,45例接受人性化护理,作为人性化干预组,对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均要比常规干预组优秀,人性化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是100.00%,常规干预组为83.72%(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可以让产妇的出血量减少,更快完成手术,术后母乳喂养几率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苏瑞英;吴洪晶;吴郁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乙型肝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分娩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观察组孕妇28周给予宫内阻断,婴儿出生后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比分析两组婴儿的乙型肝炎传播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生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HBV-DNA(乙肝病毒)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3月、6月、12月的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孕妇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方式,降低了婴儿的出生时、出生后的HBsAg阳性率,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

    作者:蔡利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虚拟仿真训练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训练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级98名护理专业学生基于基础护理教学进行虚拟仿真训练.该训练使用虚拟现实模拟器及软件,构建真实、仿真的实验操作环境.虚拟仿真训练主要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层级.在训练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虚拟仿真教学效果情况及得分情况.结果:在Ⅰ级、Ⅱ级、Ⅲ级虚拟仿真训练中分别有83.67%、76.53%、72.45%的学生得分高于90分.结论: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虚拟仿真训练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促进该专业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进步,值得应用于护理专业进行护理教学.

    作者:何玲梅;马云春;代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颅多普勒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进行监测,比较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中、重度痉挛病例数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有效监测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情况,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史慧敏;冯素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后48小时内穴位按摩疏通乳腺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产妇在产后48h内穴位按摩疏通乳腺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平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份产科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产妇给予常规的哺乳干预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产妇在产后48小时内接受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并提供喂养指导、心理疏导,作为观察组.随访1个月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后涨奶率.结果:1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6%显著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涨奶率相比,观察组涨奶率26%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48小时内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产妇产后涨奶情况.

    作者:谢艳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藏药十七味大鹏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显微特征强,重复性高的红花和豆蔻进行显微特征的定性鉴别;对处方中诃子,藏菖蒲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应风;多杰才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D-D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15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在第4d和7d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水平(4.22±0.23)高于对照组D-D水平(1.52±0.03),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WF水平(150.52±3.01)高于B组vWF水平(100.52±3.67),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7.32±2.03),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2±3.2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6.52±2.67),A组护理质量评分(93.52±3.01)明显升高,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卵巢癌的患者,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出现药物不灵反应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治疗不一样的护理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肝损伤以及皮疹,部分患者出现血脂异常,恶心呕吐,肾脏功能等异常的临床症状.各项药物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为肾脏功能损伤.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对照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没有变化,观察组出现了明显较少,反应较轻的变化,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进行优质护理后可以进一步进行预防以及减弱不良反应,能够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兰;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运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综合康复护理运用到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瑶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急腹症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78例急腹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利用手术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急腹症患儿中使患儿不良症状得到了充分改善,有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宋兆生;姜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在0.1以下和0.1-0.4之间的患者比例少于对照组,0.4以上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孙萌;杨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