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25日),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
作者:钟萍;陆祎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Tk1变化在预测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所监测的302例癌症患者以及621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癌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癌症患者以及给药后癌症患者血清中TK1含量变化,分析TK1含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体内TK1含量较正常人群高,其中恶性肿瘤组患者体内TK1含量高,其次为癌变前期组、良性肿瘤组.为患者注射紫杉醇后,TK1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K1含量高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恶性肿瘤,但不能完全依据血清中TK1含量来鉴别癌症的存在.
作者:雷顺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试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未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前人口中随机选择1455例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人口中选择1455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甲肝发病率,并分析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年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接种率与保护率均高于参照组,而甲肝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接种率、保护率以及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肝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中0-10岁年龄段人群的甲肝发病率高,而观察组中51-60岁年龄段为甲肝的主要发病人群;参照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学生、农民、幼托儿童,而观察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结论: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和健康教育,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黄泽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湿罗音、哮喘、咳嗽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症状积分;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罗音、哮喘、咳嗽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症状积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脑梗死合并脑内微出血患者中采取磁共振成像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纳入且参与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表现,记录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发生位置、例数以及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分级和脑白质改变程度、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纳入分析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中,伴发脑内微出血占据比例29.00%,基底节占据比例65.51%;皮质以及皮质下占据比例55.17%;丘脑例数占据比例34.48%;脑干例数占据比例27.58%;小脑例数占据比例20.68%.随着不断增加脑白质改变严重情况,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病灶个数不断增加.随着不断增加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严重情况,脑梗死伴发脑内微出血患者病灶个数不断增加.结论:脑血管病变和脑内微出血之间存在很大关系,是诊断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关键指标.
作者:栾文勃;孙夕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为了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人性化服务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书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服务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改善患者治疗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芳;林琳;赵珊;宋梅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相比镇痛效果如何.方法:从自愿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使用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统计两组共70例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86%,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共同使用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能够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陈丽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8例进行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患儿平均为44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的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精细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时配合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保证患儿迅速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目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7月-12月实施目视管理,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846批次、858批次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物品发放错误率等器械管理效果以及团队合作、文书记录、物品标识、消毒质量评分等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明显升高,物品发放错误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本科室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文书记录、物品标识以及消毒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效果以及工作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代淑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9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乳腺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切口愈合速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奎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开展处方点评活动.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治疗满意度98%.对照组中成药给药过程中,剂量错误者占比2%、药物不对症者占比4%、配伍不合理占比2%、重复给药占比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治疗满意度74%.结论:开展处方点评活动,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田欣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植入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植入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植入人文关怀,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飞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中我院选取不孕症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在对照组中使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结果:结论:对不孕症的患者使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输卵管的再通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国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20.13±0.62)分、SDS(21.59±1.71)分、健康知识(90.06±2.36)分、治疗有效率97.73%、生活质量(92.74±2.13)分、复发率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应用到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作者:莫小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耳鼻喉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1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服务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IQ评分、满意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孟凡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皮肤科室收治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乱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A组患者进行2倍MED剂量照射,B组患者进行3倍MED剂量照射,C组患者进行4倍MED剂量照射,对比三组患者照射4周和8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PASI和DLQI评分,组内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效果显著,组间结果仅4倍MED照射的C组和3倍MED照射的B组在PASI评分对比时不具有显著差异,其余分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照射强度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见效后,考虑效果显著性降低可更换中等剂量进行治疗.
作者:燕旭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样的手术以及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高压氧进行早期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进行晚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阿衣古丽·司马义;岳嵘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的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平均每组患儿均为40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指导,对两组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为85%(34/40),常规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为52.50%,本研究综合护理组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患儿选择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术后疼痛情况,提升镇痛的优良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转归情况,提高儿童黑热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0例儿童黑热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血浆球蛋白增高;患儿经骨髓穿刺找到杜利小体.均予以推荐剂量葡萄酸锑钠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好.结论:儿童黑热病无特异临床表现,对于反复发热伴肝脾大、全血少患儿,特别是来自疫区抗生素无效者,需高度警惕黑热病,予以骨髓穿刺涂片,查找杜士曼原虫无鞭毛体,有利于及时诊治,减少误诊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静;王晓欢;郝国平;程艳丽;索涛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