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哮喘儿童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及干预的临床研究

杨文;华莉;杨伟华;谢光雄

关键词:哮喘, 儿童, 过敏原测定, 脱敏,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9例哮喘儿童进行吸人性及食物性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对111例过敏原阳性者分为健康教育组、脱敏组和对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9例哮喘儿童过敏原测定均为阳性.111例过敏原阳性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变化,脱敏组与健康教育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并进行脱敏与健康教育,可减少复发或减轻病情,对防治儿童哮喘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对18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6%(18/589),占剖宫产的0.16%(18/11 143).18例患者中有16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李娟;翟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婚前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分娩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婚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 080例婚前人工流产、1 138例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生殖道感染情况和产时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婚前人工流产导致生殖道感染、分娩并发症增加.结论:迫切需要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和意外妊娠的发生,以降低生殖道感染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霍文玲;朱庆军;张瑞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婴幼儿头发稀疏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发稀疏的困素.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纵向追踪、整体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37例被监测儿童的性别、孕期情况、有关疾病、矿物质进行分析,其中头发稀疏63例(头发稀疏组),头发浓密112例(对照组).并按工作流程追访两组头发生长情况4年.结果:头发稀疏的产生机制与亲代幼年时是否同样存在头发稀疏存在明显关联(P<0.01);头发稀疏组与对照组矿物质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岁前头发稀疏组头发直径明显细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岁时头发稀疏组头发直径仍细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期头发稀疏为出生后遗传信息表达的生理现象,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3~4岁时头发便会逐渐生长正常,存在明显的追赶过程.

    作者:邓人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06~2010年新生儿出生缺陷调查

    目的:了解乐清市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方法:选取2006~2010年乐清市各大医院及部分乡镇医院2006~2010年出生的31640例新生儿,以问卷调杳、电话随访、病历资料搜集、资料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工作.结果:发现缺陷儿共453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3.17/万,5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婚检、产前检查率对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蕊萍;王晓;谢多希;赵益伟;孙葱葱;赵徐丹丹;郑园园;毛旭洁;胡丽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脐动脉S/D比值与围生儿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脐动脉S/D比值变化与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3例及无任何内外科合并症的初产妇60例,对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比较两者胎儿脐动脉S/D比值以及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龄、胎儿体重低于正常组,收缩压、舒张压S/D比值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脐动脉S/D比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胎儿脐动脉S/D比值与胎儿体重呈负相关(P<0.01).结论:先兆子瘸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异常的子宫一胎盘血流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

    作者:习斌蓉;黄淑晖;陈小青;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母亲和新生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母亲孕期状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调整主要混杂因素后,母亲文化程度高、每天看电视时间长和孕妇身高可以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睡眠质量差、孕期焦虑和收缩压高可增加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性.结论:孕妇文化程度、身高、血压、孕期睡眠质量、情绪及看电视时问是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涤;杨艳芳;关明杰;王宗霞;葛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2007年出生于广东省内部分三甲医院、出生体重<2000 g及胎龄<37周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在完成眼底检查的1 094例早产儿中,发生ROP的患儿为139例(12.7%).单因素分析显示,ROP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吸氧浓度、低氧血症、感染、输血等因素相关.结论:ROP的发生主要与低出生体重、小出生胎龄及吸氧浓度相关,同时低氧血症、感染及输血也对ROP的发生产生影响.

    作者:周金玉;张小庄;罗先琼;陈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沂蒙山区孕妇自然流产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及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对沂蒙山区2006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发生的自然流产夫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沂蒙山区的自然流产率为1.5%.孕妇本人居住环境、职业、文化程度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嗜好,孕妇现患病、既往患病、既往异常妊娠流产史可影响自然流产的发生;孕早期发烧,孕早期、孕中期接触宠物等可导致自然流产.结论:既往异常妊娠流产史是主要的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孕妇文化程度越高,自然流产发生率越低.

    作者:杨淑兰;姜开福;高辉花;王开英;公晓琳;赵军;崔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气管发育不全诊治的新进展

    气管发育不全(Tracheal agenesis,TA)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先天性畸形,表现为出生后立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因尚不清楚,常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或羊水过多,成功治愈的报道很少,很多病例是在尸检后确诊的.因其发病率低,产前诊断时常被忽视,应引起广大产科医生及超声医生的注意.本文结合我院近期发生的1例第Ⅲ型TA合并羊水过多的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本病1个多世纪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广大产科医生及超声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从而使医疗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产妇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贾妍;陈军;马艳;崔满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围产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及时抗病毒治疗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对母儿围产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7日-2010年1月30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18例,比较48 h内用药(早期用药组,n=6)与48 h后用药(晚期用药组,n=12)患者的妊娠结局及预后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进行机械通气时间、术前氧合指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用药组均痊愈,晚期用药组2例死亡.与早期用药组相比,晚期用药组平均住院时间长(P=0.009),进行机械通气时间多(P=0.028),CK水平高(P=,0.018);而两组间术前氧合指数、LDH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用药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无窒息症状,晚期用药组胎死宫内3例,1例死亡和1例轻度窒息,7例Apgar评分10分.所有存活新生儿生后3天进行咽拭子检查均为阴性,且无流感表现,6例继续妊娠至足月后分娩的新生儿均未发现畸形.随访2~9个月,婴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结论:发病48 h内及时应用药物治疗的重症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发病48 h后应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且前者新生儿的预后亦明显优于后者.采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妊娠中期和晚期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对母儿均是安全的,未见致畸作用.若疑似为妊娠合并甲型H1N1的患者应及时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母儿预后.

    作者:乔宠;赵佼;毛明焕;周颖;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洛美沙星、替硝唑联合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美沙星、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收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洛美沙星、替硝唑盆腔灌注配合理疗;对照组30例采用洛美沙星及替硝唑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P<0.05).结论:应用洛美沙星、替硝唑进行盆腔灌注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秀花;张晓莉;葛安靖;张文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丽江市农民工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丽江市城区农民工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丽江市妇幼保健院所管辖的6所城区幼儿园及~所农民工幼儿园2006~2010年的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农民工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达均值率虽有提高,但明显低于丽江市城区内其他集体儿童水平;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丽江市城区内其他集体儿童水平;儿童肥胖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农民工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水平明显低于丽江市城区内其他集体儿童的水平,这可能和农民工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各级政府应重视关心这一弱势群体,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协助办好这类幼儿园,以提高农民工幼儿园儿童体质和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和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研究进展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官颈癌和子宫体癌居第三位,而其致死率却占首位[1].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鉴别其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超过7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资料显示,早期卵巢癌(I期)5年存活率可达85%以上,晚期卵巢癌(Ⅱ~Ⅳ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疗的患者5年存活率仅20%~30%[1].因此,早期诊断对卵巢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亚兰;王卡娜;何荣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清CA125在妇产科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居第三位,而其病死率却占首位.由于卵巢深居盆腔,肿瘤早期体积不大,未发生转移或合并症时很难出现症状.一旦合并有腹水或转移,则胃肠道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或排便困难等可出现.由于肿物的大小及所在部位,可有隐痛,或压迫症状,如排尿困难或不畅等.

    作者:朴连花;孙玉秀;葛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分析.结果: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均保留了输卵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急腹症中能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休克型异位妊娠和盆腔脓肿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

    作者:滕颖;李晨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Tei指数在评价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左心功能及胎儿心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利用Tei指数评价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左心室功能及胎儿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106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分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3组)及加例与其孕龄匹配的血压正常孕妇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频谱E峰流速(VE)、A峰流速(VA)、EV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和左室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再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左房结构改变及左室功能减低者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不仅会影响母体心脏功能,也能累及损伤胎儿心脏功能,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综合评价母体及胎儿心功能受累的指标.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TCT和阴道镜检及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配合阴道镜诊断及组织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TCT检查的4189例女性中,对TCT报告ASCUS以上、阴道镜诊断RCI评分>2分以上的458例进行组织活检联合诊断,并统计其符合率.结果:458例TCT与组织活检的符合率为77.9%,阴道镜诊断与组织活检符合率为82.3%;单纯TCT、阴道镜诊断与组织活检对照结果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TCT细胞学HSIL以上及阴道镜诊断RCI综合评分CIN I三级以上同时阳性的123例,与组织活检对照符合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T筛查配合阴道镜诊断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尤其是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田月赐;刘庆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涉县2001~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掌握涉县9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亡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涉县2001~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年来涉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650例,平均死亡率为16.71‰,各年龄段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650例死亡儿童中,新生儿死亡430例,占66.15%;婴儿死亡585例,占90.00%;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率的73.50%;前6位死因主要为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意外、肺炎、先心病.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率的12.77%,9年间呈波动性变化,变化幅度较大.意外死亡的原因以意外窒息居首位,占意外死亡的35.29%,其次是意外捂死、溺水,分别占17.65%和15.69%.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水平和三级保健网管理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凤兰;李云平;张科伟;王欣;郭杜娟;黄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婴儿痉挛3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药联合治疗婴儿痉挛30例患儿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托吡酯、丙种球蛋白及大剂量维生素B6联合应用治疗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的30例患儿,观察用药前后发作控制情况、24 h动态脑电图改变、血象、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变化.结果:30例婴儿痉挛患儿26例完全控制,1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全部患儿一般状态及脑电图背景活动有改善,28例高峰失律现象消失,其中有10例完全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l例出现高血压,5例出现低钾血症,3例合并感染,但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多药联合应用治疗婴儿痉挛患儿,能有效控制其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慧轶;贾飞勇;刘仕成;梁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逐户人户对8765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共同收有效问卷8 663份.结果:围孕期育龄妇女暴露风险因素比例多的是非计划怀孕、被动吸烟、偏食,分别占44.8%、44.5%、41.0%.30.8%的妇女居住的室内进行过新装修或购置了新家具.近1/4的妇女长时问看电视/熬夜、接触电离辐射、接触猫狗.有一部分妇女仍然素食、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食物、喝咖啡/浓茶、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暴露于对怀孕有不良影响的风险因素比例较高,应加强孕前-围孕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使育龄人群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速存梅;叶汉风;袁彦玲;王建兰;张明秋;李根瑞;陈涓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