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弱视治疗研究新进展

张鸽;王素萍

关键词:弱视, 治疗进展
摘要:弱视对儿童的视觉发育影响非常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本人通过阅读新的相关文献结合导师王素萍主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经验,对弱视相关的西医治疗进展作一个综述.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干预指导方式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方法:选取本区40例高血压患者,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2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是服药依从性和饮食习惯;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比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后,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目的:骨科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治疗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改进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改进组采用人性化的安全隐患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相关护理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82分,基础护理评分为78分,安全事故率8%,重度伤残率8%,死亡率6%;改进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96分,基础护理评分为86分,安全事故率2%,重度伤残率2%,死亡率0%;改进组的护理安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安全隐患排除方法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问题,排除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断提升治疗康复效果,减少护理工作比例.

    作者: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及心功能,促进康复过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倩;沙淑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加用独参汤和川芎嗪.结果:实验组的肌酸激酶和CK-MB、ST恢复正常时间、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单纯的使用西药溶栓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孙瑞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每组50人,我们对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较好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各类病理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抽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观察组仅为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海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血液透析的护理与心理护理建立联系,是为了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学些透析效率的有效途径.再通过临床试验的比对中,我们发现,心理护理可以增加患者血液透析是的舒适度.本文就来讨论心理护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在脑出血病人护理时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用度、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对照组住院用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时间(19.50±7.70)天,明显高于观察组(14.20±6.90)天,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相关知识了解度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减少了留院观察时间并降低了平均费用,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隋娜;孙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产时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其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产时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其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产时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总产程持续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综合产时护理可有效缩短其产程,并促进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 ,主要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的器质性病变以及心肌机能障碍 ,常见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无痛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中常使用左心室功能、心电活动以及心肌血流灌注等方式进行检查 ,若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但是没有出现疼痛感以及心肌缺血其他症状.无痛性心肌缺血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中 ,其可以导致生理活动以及心理代谢出现异常 ,心脏功能也会因此出现病性变化 ,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本次报告中将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30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为讨论冠心病无痛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万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应用与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深圳市福田区建设的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在2017年12月通过了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的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实验室测试.本文介绍了福田区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按照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要求的建设应用案例.通过本次测评,将平台对照测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促进了区域内对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并提高了应用的水平,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方;蒋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使用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我院的42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典型组30例和费典型组12例.对不同类型患者的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等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D-二聚体和hs-CRP在发病后会明显的上升,非典型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典型组要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hs-CRP均上升,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诊断可以根据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来进行判断患者的病变类型.

    作者:蒋玉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辩证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绝经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绝经综合征患者,将本研究在此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25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患者96例,运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0.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和患者心理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 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预防非溶血性术后不良反应采取的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情况,为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的17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86例,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常规输血,试验组使用去白细胞输血,对两组的输血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接受输血后的IgA、IgG、IgM、IgE等指标均为试验组比较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8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9.77%,试验组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大剂量输血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防止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家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80%),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2=6.8743.结论:失眠症采取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能够产生显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护理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门诊输液患者中选取58例,根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9例.对参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予以护患沟通技巧.分析58例门诊输液患者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疼痛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低,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输液质量.

    作者:闫斌;李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和肝肾功能障碍观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5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吲达帕胺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实施吲达帕胺辅助治疗,高血压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史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5例行硬膜外麻醉.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分娩中的相关指标参数.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能够较早的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化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常见难愈合性伤口处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难愈合性伤口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患有压疮、伤口延迟愈合及气管切开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全程整体干预的情况下,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和清创后进行换药治疗.结果:压疮患者均痊愈出院;延迟伤口中,1例手术清创缝合后继续换药治疗,痊愈出院;气管切开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预防压疮、伤口合理处理、选择适当的敷料及正确地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的速度.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