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江
目的:探究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有效6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39%;2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26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86%;卵巢黄体破裂患者25例,占比为27.78%,异位妊娠患者28例,占比为31.11%,急性盆腔炎24例,占比26.67%;输卵管卵巢囊肿13例,占比为14.44%.结论:妇产科急腹症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罗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模式构建对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涉及患者例数为87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模式干预.结果:观察组出现压疮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少,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美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和探析手术室术中护理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挑选于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收治时间2017年4月—2018年3月,经计算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6例,分别应用手术室术中预防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5.56%,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6%和22.22%,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术中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证患者凝血功能,严格控制血小板水平,可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费孝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分析该方法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这一年间接诊的8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该样本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治疗,对患者的VAS、改良MacNab的标准进行了评定.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至12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并对患者的指标进行了记录和调查,可以看出,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至160分钟,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有所改善(P<0.05),通过改良MacNab的标准评定,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的优良率高达9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错的疗效,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邦文;冯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以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排尿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以及导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较对照组的80.56%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肛瘘术后患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少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大力的进行推广.
作者:刘中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浅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39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杨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医院护士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注射室出现的针刺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发生针刺伤现象大多是发生于注射、抽血或者输液穿刺以及拔针过程,其中90%的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针头,发生针刺伤的护士表现有担忧、害怕以及恐惧等心理.结论:应该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带教指导,规范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护士的针刺伤发生几率.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体检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本文探讨PDCA循环法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PDCA循环法,不断改进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与受检者满意度,更加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出现机率.结论:PDCA是综合一体的科学工作流程,具有完整性、持续性的特点,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无切口愈合不良产生,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1)d和(9.5±3.1)d,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出院.对照组和研究组护理不满意率分别为9.5%和1.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妇产科患者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及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和应用.
作者:祝兆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运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各40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不良反应、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血液透析组为80%,腹膜透析组77.5%,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血液透析组在内瘘阻塞、心功能不全、出血等情况上显著多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在脑梗死、腹膜炎、转换透析方式等情况上显著少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运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都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治疗疗效差别不明显,不良反应上各有优劣,因此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兰生学;马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和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与普通X线摄影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影像科的骨骼系统摄片260例,其中计算机X线摄影和普通X线摄影各130例,观察和比较两种摄片方法的结果.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的优质片率和不同组织图像质量均显著优于普通X线摄影(p<0.01),废片率显著低于普通X线摄影(p<0.01).结论:骨骼系统计算机X线摄影的摄片质量优于普通X线摄影.
作者:刘志飞;李亮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胆道损伤原因和对策.方法:此次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9例胆道损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胆道损伤的原因,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结果:4例手术时发现损伤、2例手术结束后发现损伤,3例手术后超过1个月后发现损伤.以上患者通过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局部修复术、腹腔引流术、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严重粘连、手术主治医师临床经验、胆道变异等原因均会致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胆道,因此要提升医师专业能力,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胆道损伤详情,进而采取正确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许映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 ~2017年6月药剂科发放的3000张药剂处方为例,根据新医改下药剂管理模式转变情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6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7年6月),每组均15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应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分析与比较两组药剂管理模式情况.结果:经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药剂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而复核查处差错率及退药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应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实施药剂管理工作,可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发生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皮炎湿疹治疗中应用地奈德乳膏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本院收集的皮炎湿疹患者52例随机分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加以治疗,治疗组使用地奈德乳膏加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可行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4.23%,对照组是80.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瘙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皆无不良反应.结论:地奈德乳膏运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采取社区技术管理和指导方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对3个社区21个乡镇共526例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严重精神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主要内容涵盖建设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机构,健全严重精神患者治疗制度等.将采取措施前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在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技术管理与指导之后,病患的检出率、管理率、应急处理率和治疗率与采取措施之前均有所提高,而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和采取措施之前相比降低了不少.结论: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以后,各类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防治效果很不错.
作者:白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库管理药品的水平.方法:针对本院药库在管理药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控制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合适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改进不足.结果:规范化的控制药库药品质量体系逐步建立,医院所用药品的药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证.结论:深入探讨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肝性脑病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后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氨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师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就诊的9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服务,给予观察组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居民满意度为77.8%,与观察组的95.6%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居民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满意度,改善管理水平,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阴道口宽度和会阴体长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静息压、收缩压以及会阴体长度皆大于对照组,阴道口宽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7年1月开始在肿瘤病房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创建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创建后,创建前后均选择80名癌症患者及2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评估癌痛管理效果.结果:创建后肿瘤科护理人员癌痛知识、管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创建前(P<0.05);创建后患者出院时癌痛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创建前患者出院时(P<0.05).结论:积极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可以显著提升肿瘤护理人员的癌痛知识掌握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管理态度,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
作者: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