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分析

李颖;吴英娜

关键词:胺碘酮, 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例各25名),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注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予以锥颅术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所需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术血肿抽吸外引流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较高、手术时间短的优势,能够有效清除脑出血血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利平;刘成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切除子宫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率达到了98%,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5%.两组治疗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当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钟颖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品管圈在耳鼻喉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平均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将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的32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活动的32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分析且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整体护理、病房管理、人均差错护理以及护理文书管理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使治疗效果以及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的应用与普及.

    作者:黄丽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疾控中心的4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0.0%;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陶春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有效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有效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人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采集和整理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运用HAMD和HAMA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后,患者在HAMD和HAMA的评分都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使患者忧虑、抑郁、情绪异常等症状都明显得到改善,能提升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范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疗法,疗效显著,值得引荐.

    作者:李雪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参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其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数据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较好,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的社区预防及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和探讨社区预防和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社区预防及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3.87%,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77%,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方面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书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脑梗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期间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本研究选择8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脑梗塞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沈清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pH值 及EGFR的影响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食管PH值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伊托必利联合法莫替丁,观察组口服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内PH与治疗后EGFR阴阳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食管PH值高于对照组,食管EGFR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抑酸能力,促进食管黏膜修复,增强胃动力,提高抗反流能力.

    作者:李帅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止血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止血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27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27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葆宫止血颗粒治疗,研究组,口服避孕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比较起效时间、持续出血时间及治疗时间,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止血中,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作者:韩玉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 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毛婉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采血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前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60人、B组170人、C组170人.A组进行末梢血采集;B组进行静脉血采集;C组进行动脉血采集.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检验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血中的多项指标与静脉血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结果对比发现末梢血检验结果不如动、静脉血稳定.结论:三种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为静脉血适合进行血常规检验.

    作者:庞梨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高热惊厥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89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5.5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对照组为17.78%(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73%、对照组为84.44%(P<0.05).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小儿高热惊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作者: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形式案例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主要着重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对实际情况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时,通过应用多形式案例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内科护理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分析能力,保障学生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本文主要探究多形式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方式.

    作者:牛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肌梗死28例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8例心肌梗死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痛、胸闷为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冠状动脉造影主要阳性为LAD,其次为LCX和RCA,LM阳性率低,本研究为0;心电图阳性率高,结合临床直接提示心肌梗死75%;心脏生物标志物中肌钙蛋白(cTn)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超在临床上少被运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结论:心肌梗死发病急骤,诊断的线索为心脏缺血症状,依据为心脏生物标志物(特别是肌钙蛋白)、心电图、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志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目的:为了更好更快的诊断出来结核病,就需要先进的诊断手法来支持.所以研究出新型的诊断结核病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方法:在2017年上半年随机选取防疫站结核病的病患2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且公平的将20例病患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为常规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而实验组采取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从而对诊断结核病的确诊时间,确诊结果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正确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非常高的准确率,而在确诊时间来说,实验组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为了推动实验室结核病诊断方法新发展,找出更先进、更快速的确诊传染疾病的方法是刻不容缓的.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推动结核病确诊的一个新发展,既能够保证诊断准确性有提高了确诊时间.

    作者:马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收治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25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组感染、渗血、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状况、健康状况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李清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蒙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蒙药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蒙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对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道日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颈动脉IMT、血压昼夜变异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值、血压昼夜变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昼夜血压水平变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