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敏
目的:探明急诊输液室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的护理观察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急诊输液室收治的200名患者进行穿刺成功率的对比分析,以此来讨论可能会导致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同时对护理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的穿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穿刺成功的案例为180例,穿刺失败的案例为20例,而导致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当中,套管堵塞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为2例,液体渗透为3例,而局部静脉炎为8例,后皮下血肿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问题所导致的失败案例分别为2例以及3例.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法在应用于急诊输液室中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了穿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舒适性.
作者:温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治疗组展开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贺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毛婉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n=30)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方法:选取本区40例高血压患者,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2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是服药依从性和饮食习惯;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比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后,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对我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5例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11至26天的治疗,共有16例被治愈,12例显效,4例有效,有13例死亡,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62.2%.结论:老年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很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情况,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能够让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改善,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及心功能,促进康复过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倩;沙淑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42例妊高症孕妇,所有孕妇均实施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蛋白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治疗之前,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均显著下降;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2/42),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43%(9/42);治疗后患者蛋白尿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蛋白尿情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妊高症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循证组(循证护理)及常规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评分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后,循证组的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学习和应用.
作者:牛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沙门氏菌临床检验中应用全面生化反应以及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沙门氏菌临床检验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36例.对试验组应用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验方法,对对照组应用常规检验方法.分析两组的检查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检验有效率为97.22%,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沙门氏菌临床检验工作中积极采用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验方法,可显著提升检验效果,建议采纳.
作者:林蓓;邱君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难愈合性伤口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患有压疮、伤口延迟愈合及气管切开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全程整体干预的情况下,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和清创后进行换药治疗.结果:压疮患者均痊愈出院;延迟伤口中,1例手术清创缝合后继续换药治疗,痊愈出院;气管切开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预防压疮、伤口合理处理、选择适当的敷料及正确地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的速度.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79例[按血小板计数(80~99)×109/L、(50~79)×109/L、<50×109/L分为A、B、C组]及同期健康孕妇9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R值、K值、MA值、α角、CI值,并统计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A、B组TEG的各项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K值较对照组明显延长,MA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α角、CI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产后24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用指标,可用于预测分娩后的出血风险.
作者:卢媛媛;刘连琴;晏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脑梗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期间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本研究选择8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脑梗塞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沈清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00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化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开展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欠标识、资料记录以及管道移位等方面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压疮风险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细节管理,能有效减少压疮、管道等多方面不良状况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冯世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浅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39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杨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就诊的9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服务,给予观察组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居民满意度为77.8%,与观察组的95.6%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居民现代化社区卫生管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满意度,改善管理水平,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深入探究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唑吡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唑吡坦的基础上,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过程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进行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军;雷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掌管着人体的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的汲取和吸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方面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消化系统也出现了各种方面的不同问题,引发了许多类型的疾病.本文首先从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开始介绍,将消化系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描述了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位置,功能和特点.其次,介绍了消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原理.此外再分析了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其发病原因、典型的表现和主要的治疗手段.后为了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提出了几个预防的方法.
作者:毕夏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采取社区技术管理和指导方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对3个社区21个乡镇共526例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严重精神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主要内容涵盖建设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机构,健全严重精神患者治疗制度等.将采取措施前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在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技术管理与指导之后,病患的检出率、管理率、应急处理率和治疗率与采取措施之前均有所提高,而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和采取措施之前相比降低了不少.结论: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以后,各类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防治效果很不错.
作者:白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将2017.02.01日-2018.03.02日在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分析其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合理率、用药方案、药物类型.结果:150例患者中148例(98.67%)使用了抗生素,合理率为95.27%,一联用药情况较多,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亚胺培南使用较为频繁.结论: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率相当高,合理率尚可,在用药方面要合理掌握适应证,选择有效且安全的抗生素类型.
作者:赵翔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