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宏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枸橼酸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利多卡因配伍枸橼酸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并选择一般人工流产患者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利多卡因配伍枸橼酸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其镇痛率为100%,手术时间短,术中用药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利多卡因配伍枸橼酸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汪琼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了解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地区2004~2008年新生儿死亡情况.方法:对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地区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个监测点2004~2008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3.31‰、23.63‰、18,47‰、18.42‰、15.50‰,前5位死亡原因是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其他意外、先天异常.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春玲;刘学莉;杨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乳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肿瘤的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超声像图有其各自特点,比较两者在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均匀与否、单发与多发、有无砂砾状钙化、肿块纵横比,是否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峰值流速(Vmin)、阻力指数(RI)等参数,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有较大帮助意义.
作者:杨彩群;肖碧芳;楼春;葛利平;齐妹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Stark式刮宫产术后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愈合及粘连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Stark式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69例(A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128例(B组),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术后2次开腹手术41例(C组).比较3组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腹膜反折愈合粘连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结果:①腹壁切口愈合好,瘢痕纤细:A组85.5% (59/69),B组32.0% (41/128),C组75.6%(31/41);②腹直肌粘连:A组23.2% (16/69),B组52.3%(67/128),C组12,2%(5/41);③大网膜粘连:A组11.6(8/69),B组55.5%(71/128),C组24,4% (10/41);④腹膜粘连:A组15.9% (11/69),B组46.1% (59/128),C组12.2% (5/41);⑤膀胱腹膜反折粘连:A组15.9% (11/69),B组54.7% (70/128),C组12.2% (5/41).腹壁切口愈合及腹直肌、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C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k式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及减少腹直肌、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方面明显优于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术;虽然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tark式剖宫产具有诸多公认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伊丽努尔·伊力亚斯;迪丽胡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135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进行干预总结,试图探索找出有效的防治途径.方法:选择2007~2009年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医学原理,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系列设备、DDX- 200型多功能心理生理测量治疗仪、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强化训练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临床防治,把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5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显效118例,显效率87.41%.其中男童显效率为86.05%,女童为89.80%,男女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追踪观察及统计学分析显示,早期实施综合干预,疗效比较显著,对纠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推广意义.
作者:吴胜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妊娠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in pregnancy,NSP)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对148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NSP患者作为肾病组,未合并NSP 1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儿预后.结果:NSP患者占分娩总数的0.33%,占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8.11%,肾病组发病及终止妊娠孕周分别为29.6及32.5周,均较对照组的32.7及36.2周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合并低蛋白血症及腹水发生率分别为100%及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6%及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6.7%,对照组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小于胎龄儿、早产、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58.3%、83.3%、58.3%,对照组为27.9%、1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P对母儿的预后有严重的影响,及时诊治可改善母儿的预后.
作者:吴智丹;蔡婉静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的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内分泌指标差异及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治疗后体重下降对内分泌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118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按照体重指数分为非肥胖组72例、肥胖组46例和按照治疗后体重指数的下降分为BMI下降<2、BMI下降≥2组各59例,观察其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及其改善情况.结果: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肥胖组LH、T、TG、LDL、Fins、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肥胖组与非肥胖组LH、T、TG、LDL、Fins、HOMA-IR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MI下降≥2组较BMI下降<2组LH、T、TG、LDL、Fins、HOMA-IR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肥胖较非肥胖者存在更为明显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但初诊时体重指数对治疗效果无影响;治疗后体重下降的程度对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内分泌及代谢指标改善有影响.
作者:徐敏;宋学茹;张慧英;韩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细菌溶解物泛福舒(Broncho-Vaxom)对学龄前儿童因病毒感染诱发的反复喘息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2007年4月~2010年3月就诊的66名既往曾有病毒感染诱发反复喘息发作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丽组,泛福舒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泛福舒口服,3.5 mg/次,1次/日,每月服10天,间隔20天,共3个月;对照组仅于发作期给予常规治疗.所有对象追踪12个月,记录喘息总发作次数、每次喘息发作持续天数及全年发作总天数、全年住院天数、全年呼吸道感染次数,并在服药前和服药3个月后采血查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结果:泛福舒口服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明显下降37.10%,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3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福舒口服组患儿较对照组在每次喘息持续天数及全年总喘息天数、总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泛福舒口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菌溶解物能够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有效减少病毒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天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婴幼儿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风险.
作者:张玉晶;孙昱;赵霞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决定移植日与移植当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及形态转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形态变化与否能否用于预测临床妊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12月生殖医学中心冻融胚胎移植共482周期,除常规分析外,记录并比较决定移植日及移植当日内膜厚度、形态.结果:482个周期中比较决定移植日及移植当日子宫内膜,人工周期组内膜转化率高于其他两组,形态转化充分组妊娠率较高(P<0.05);移植当日为c型内膜者妊娠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膜转化充分组临床妊娠率高于转化不明显组,提示充分转化内膜更有利于胚胎着床,移植日内膜情况更接近胚胎着床时状态,并认为增加移植日的超声监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熊露;李豫峰;章汉旺;刘玉芹;赖巧红;饶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两种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效果.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异位妊娠的3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60例行阴道B超检查,164例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为95.6%(153/160),误诊率为4.4%(7/160);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为86.6%(142/164),误诊率为13.4%(22/164),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病理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60例小儿HSPN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10年,对患儿的临床病理及远期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完全恢复病例33例(55.0%),肾功能不全3例(5.0%).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常见,两者分别为28例(46.7%)、27例(45.0%);ISKDC病理分型以Ⅱ、Ⅲ级多,两者分别为29例(48.3%)、28例(46.7%);免疫病理分型以IgA、IgA+IgM常见,分别为19例(31.7%)、21例(35.0%).临床分型中孤立性血尿/蛋白尿与血尿和蛋白尿型预后优于肾病综合征及急进性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分级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1);非尿蛋白肾病水平的患儿预后优于肾病尿蛋白水平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病理分型与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发病时病理类型严重以及持续性的尿蛋白异常提示HSPN远期预后不良,应依据临床病理类型确定HSPN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常规在产科门诊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孕妇1003例,按不同迸食时间、年龄、孕周、高危因素分组,对其糖尿病筛查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不同进食时间和孕周>24周对糖尿病筛查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高危因素对糖尿病筛查结果有高度影响(P<0.01).结论: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不必空腹,可随机进行;24周后行糖尿病筛查是适宜的;年龄高者,尤其是大于30岁的孕妇以及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及早进行筛查,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对母儿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作者:张惠芳;胡淑丽;赵松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1999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采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能快速止血,术后血β-HCC下降满意,结局良好,无1例发生大流血或切除子宫.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子官瘢痕部位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熊宙芳;周承凯;王泽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来长春市妇产医院超声科进行常规检查的14402例孕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资料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胎儿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点.结果:在14 402例胎儿中,共检出胎儿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35例.其中脉络丛囊肿24例、蛛网膜囊肿4例、Calen静脉血管瘤3例、先天性脑穿通畸形2例、颅内血肿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B超能提供更丰富的声像图信息,提高了胎儿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的产前诊断率,并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颅内囊肿,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百玲;张晓辉;张锐;王伟忠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细菌性阴道病325例为病例组,非细菌性阴道病340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V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内灌洗者患BV的危险性是无阴道内灌洗者的3.72倍,有淋病史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淋病史者,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患BV危险性高于无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有盆腔炎史者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盆腔炎史者,有宫颈糜烂者患BV的危险性高于无宫颈糜烂者,使用宫内节育器者比不避孕患BV的危险性高,使用避孕套者比不避孕患BV的危险性低,月经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者比不用者患BV的危险性低.结论:阴道内灌洗、淋病史、非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史、宫颈糜烂、使用IUD增加妇女患BV的危险性,使用避孕套、月经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降低了妇女患BV的危险性.
作者:黄占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捏脊配合抚触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1 0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捏脊配合抚触组519例,对照组481例,捏脊配合抚触从出生的当天开始进行捏脊配合抚触,对照组每天只作常规的沐浴.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5天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值.结果:捏脊配合抚触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捏脊配合抚触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新生儿捏脊配合抚触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姚叶珊;彭丽;曾丽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6岁以内儿童锌缺乏情况及其病因.方法:对429例该院门诊就诊的6岁以内儿童,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能存在缺锌及其家长的意愿,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采取儿童末梢血,由专人负责,进行微量元素锌的测定,对其结果按不同年龄分成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岁以内儿童锌缺乏情况较为突出,3岁~组锌缺乏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儿童锌缺乏是一相当普遍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根据其不同病因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作者:杨丽娟;郭庆云;王小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原因及其对母儿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孕产妇胎盘I度早剥占10.87%、Ⅱ度早剥占13.04%、Ⅲ度早剥占76.09%;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为34.78%、并发子宫卒中亦为34.78%,无孕产妇死亡;死胎率为42.55%;46例胎盘早剥患者孕周小于34周者占52.17%,孕34~37周者占34.78%,孕周大于37周者占13.05%;46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41.30%、创伤占15.22%.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创伤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胎盘早剥是死胎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待霞;刘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50例CIN及41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7.50%、34.00%、68.2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FHlT蛋白在CIN Ⅰ及CIN Ⅱ~Ⅲ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12.50%和44.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FHIT蛋白在官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58.82%和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HIT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87.50%和52.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其阳性表达呈明显减少趋势,提示FHIT可作为临床监测CIN转归的分子生物学指标.②FHIT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提示它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杰;朱丹;张小平;潘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研究γ-synuclein的表达与C-erbB-2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synucle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增生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erbB-2及临床病理指标(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γ-synuclein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组织中均无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3.18%(19/4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y-synucle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C-erbB-2表达阳性、临床分期均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绝经无关(P>0.05).结论:γ-synuclein阳性表达提示为晚期肿瘤、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较强以及对某些化疗药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γ-synuclein阳性表达可以成为良好的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赵静;朱海燕;刘睿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