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余亮科;赵文喆;高捷;张双;张志坤

关键词:腹泻, 腹泻病毒, 好发年龄, 好发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1 100例儿童中,轮状病毒582例,占52.91%;诺如病毒258例,占23.45%;札如病毒89例,占8.09%;星状病毒52例,占4.73%;腺病毒119例,占10.82%.其中轮状病毒在10~12月及1月高发,诺如病毒为7~9月高发,其他病毒在各时间段均有检出.结论:唐山地区儿童腹泻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引发腹泻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及腺病毒也较常见.不同病毒有其流行病的高峰期,轮状病毒为秋冬季,诺如病毒为夏秋季,其余病毒无明显季节分布.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50例患者为治疗对象,以中医综合治疗75例为治疗组,以西医治疗75例为对照组,3个月后分析两组受试对象的治疗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运用中医中药及辅助治疗后,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潮红)、外阴及阴道萎缩、骨质疏松、四肢麻木、心悸失眠不适、皮肤出现皱纹、色素沉着、肠胃功能紊乱、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明显好转,而对照组效果较差,且不良反应大.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相当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明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徐州地区女性就诊者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妇女就诊者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取2 001例女性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共21种基因型,并对21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总感染率为40.78%,其中高危型HPV占总阳性例次数的78.92%(644/816),若将一人同时感染多个HPV基因型的就诊者作为一个阳性病例,人群绝对感染率为29.54%;21种基因型中,高危型中HPV 16感染率高(8.74%),低危型中HPV 11感染率居首位(4.45%),感染频度前8位依次为HPV 16、58、11、6、52、33、68、5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17岁~组感染率高(32.50%),构成比差距较大,以31岁~组高(37.56%),其次为21岁~组(30.29%)和41岁~组(23.69%),三组总计高达91.54%.结论:该研究详细调查了徐州地区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提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较常见.因此,妇产科医生对该地区女性就诊者的HP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言超;张萌;陈明;王淑贞;陈丹;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005~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近6年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14 510例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剖宫产率为41.37%,2008~2010年剖宫产率为47.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前3位指征构成为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因瘢痕子宫剖宫产逐年明显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逐年下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应从源头做起,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宣教,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孙亚莲;黄赛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在萧山区第三医院就诊分娩的32例GDM孕妇为GDM组,选择同时期在分娩的48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对照组和GDM组在基础心率、胎心率无负荷试验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左室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输出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两周龄婴儿血生化指标上也无明显差异.但32周龄胎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1,P=0.036);在两周龄婴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8.316,P=0.026).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影响孕晚期胎儿和婴儿早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射血分数降低.

    作者:陈香兰;郭玉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路径组61例按临床路径表由医护人员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诊疗及护理服务;非路径组57例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方式诊疗.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且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路径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同时能提升患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制定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人,而治疗组给予顺尔宁,1次/日,睡前温开水送服,同时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4,P=0.006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FEVI占预计值百分率,PEF占预计值百分率明显增加,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彝;周焕荣;陈敦风;吴舒懋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恶性危险指数与绝经后卵巢肿块546例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危险指数(RMI)中超声影像学指标的可行性,并探讨RMI在绝经后卵巢肿块的术前良恶性的诊断及处理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绝经后卵巢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卵巢肿块双侧病变的恶性率大于单侧病变者;单侧卵巢肿块大径线>10 cm的恶性率大于大径线≤10 cm者;多个分隔无助于良恶性的判断.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灵敏度大于RMI 1、RMI 3及血清CA125.血清CA125、RMI 1、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均大于超声评分,RMI 1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大于RMI 2.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且囊壁光滑,且检测血清CA125者22例,血清CA125均<35 U/ML,大径线均<10 cm,按RMI 2进行危险度分型,低危型均无恶性病变发生.结论:RMI 2更值得应用于绝经后卵巢肿块术前良恶性的判断,从而指导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存在改良的必要性和空间.RMI 2<25为低危型,可应用于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囊壁光滑者,行保守治疗的筛选中.

    作者:董瑞丽;谷丽萍;许天敏;刘苏;曹成成;王俊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酶-3(Caspase-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和Ki-67在63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各20例相比较.结果: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63.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为60.0%和60.0%,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为100.0%和20.0%,三者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spase-3和Ki-67参与丁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为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可能.

    作者:曹帅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讨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与否对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不孕患者进行417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IUI导管排气组(221周期);B组为IUI导管未排气组(196周期).结果: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总病例妊娠率为25.00%.其中A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B组周期妊娠率为11.73%,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的周期妊娠率虽然无明显差异,但A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B组周期妊娠率,在临床中有推广的必要.

    作者:张青梅;张红茹;李冬;石岚;张稚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85例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对随机抽取的85例孕妇尿碘进行定量检测.结果:85例孕妇中,碘营养正常69例,占总数的81.2%;轻度碘缺乏14例,占总数的16.5%;严重碘缺乏2例,占总数的2.3%;未检测出高碘孕妇.结论:从群体角度来看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不存在碘缺乏状况,从个体角度来看部分孕妇碘摄人量偏低,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补碘.

    作者:马志荣;焦国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白三烯测定及临床意义和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咳嗽、呼吸急促、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体多数为呼吸道合胞病,且临床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喘息.本研究通过孟鲁斯特和布地奈德来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阳;钟闻燕;熊建新;钱金强;虞斌;涂国华;姚圣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986~2005年中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头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cm.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头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43周男低于女外,其余的15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周胎龄初生儿(男+女)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头围孕周均值.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发育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北部省份均值高南部省份均值低的地区性差异,而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明显.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38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给氧组)19例和观察组(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组)19例,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机械通气率、家长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改善血气分析及降低机械通气率.

    作者:徐惠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声像图,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该院2001~2009年疑为胎盘早剥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产前诊断18例,诊断率60.0%,漏诊9例,误诊3例(1例为胎盘边缘血窦破裂,1例为副胎盘,1例胎盘未见异常).早产21例,占77.8%.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均Ⅲ度早剥)8例,占29.6%.脐动脉S/D比值在1.7~3.9.结论:超声检查虽然在胎盘早剥的诊断上存在局限,但目前其具有的直接探查胎盘的厚度、内部回声、胎盘与子宫肌壁间联系及胎盘的血流情况、可重复性、无创、价廉等优点,仍是唯一能够准确诊断胎盘早剥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朴京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周岁内婴儿月月预约保健门诊医生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儿保门诊周岁内婴儿保健工作的流程、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实施和促进母婴保健2011年发展纲要的重要性.方法:结合儿童保健门诊实际案例,参照全国婴幼儿生长发育常规指标,常见多发营养偏差矫治,相关检测.应用医学统计相关理论综合分析.结果:1 000例婴儿从生后早产儿以21天、足月儿28天开始到保健门诊直至满周岁持续12次月月预约者(即月月见)与1 000例婴儿在1周岁内共计12个月来儿保门诊≤3次者(称为不定来)两组结果对比t值显示如下:体重9.76(<0.05)、身长12.12(<0.05)、佝偻病或缺钙症状11.65(<0.01)、营养性贫血83.68(<0.01)、微量营养素缺乏234.26((0.01)、消化不良或腹泻175.36(<0.01)、元素铅超标176.41(<0.01).结论;强调1周岁内婴儿每月定期来儿童保健门诊看医生,有助于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营养不良、营养偏差及预防铅负荷超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保健门诊推广.

    作者:董训兰;赵倩倩;何小玲;麦玮碧;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多普勒超声对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动脉血流指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多普勒超声动脉血流指数差异,从而为官内发育迟缓胎儿预后不良的合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倒超声诊断宫内发育迟缓胎儿以及120例正常胎儿测定脐动脉(UmA)的多普勒血流波形.结果:正常对照组超声声像图谱峰值一致,谷底光滑,底边无光;而宫内发育迟缓组表现为谷底毛糙、峰值混乱,底边有比较强的信号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宫内发育迟缓组S/D与RI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儿为宫内发育迟缓时,有必要测定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以便及时发现宫内胎儿不良状况,把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邓文秋;覃献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南京市下关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调查

    目的:了解南京市下关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050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生殖保健知识的需求程度、了解程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有88.2%曾经接受过各种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教育.但目前她们的生殖保健知识仍很缺乏,影响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因素包括妇女文化程度、来南京的年限、职业、家庭月总收入和是否接受过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提高流动人口生殖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李娟;莫宝庆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65例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溴隐亭药物治疗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07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5例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经鼻蝶显微手术加例,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25例,对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及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在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上,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优于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但在实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王雪鹏;张开治;房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广东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广东三所高校40~60岁女教工450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7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9.67%,高中及以下的发生率为47.01%;教师的发生率为76.59%,干部的发生率为51.63%,工人的发生率为33.33%;性格差异、家庭关系和睦与否、居住环境噪杂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9,P<0.01).乳腺增生发生率37.78%,高血压发生率24.22%,子宫肌瘤发生率20.67%,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7.56%,脂肪肝发生率16.22%,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顺应是失眠、烦躁易怒、骨关节疼痛、易激动、月经紊乱、心悸、头痛、潮热出汗、面部色素沉着.结论:加强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的保健是不应忽视,开展高校女性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科学调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陈玉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脏器膨出的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盆腔脏器膨出(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期手术治疗SUI合并PO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以SUI为主诉症状,均合并阴道前壁膨出;7例以阴道脱出物为主诉症状,SUI为Ⅱ-Ⅲ型,盆腔脏器脱垂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分期Ⅱ-Ⅲ期.手术方法为抗尿失禁术,采用TVT-O(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术、盆底修补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Prolift前片及全片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盆底膨出复发,无尿失禁复发,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术后3月出现前壁网片侵蚀,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手术同期治疗POP与SUI可以取得满意而稳定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复发率低,但应注意术前严格的尿动力学检测及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评价,以确定个体化手术方式.

    作者:虞晴;纪丽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