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陈香兰;郭玉琴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 婴儿, 心血管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在萧山区第三医院就诊分娩的32例GDM孕妇为GDM组,选择同时期在分娩的48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对照组和GDM组在基础心率、胎心率无负荷试验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左室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输出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两周龄婴儿血生化指标上也无明显差异.但32周龄胎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1,P=0.036);在两周龄婴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8.316,P=0.026).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影响孕晚期胎儿和婴儿早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射血分数降低.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639例儿童干眼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39例干眼患儿的病史及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并行Schirmer I、BUT、FI染色检查.结果:儿童f眼症患者偏食163例(25.51%)、VDT 196例(30.67%)、VDT+偏食125例(19.56%)、MGD 52例(8.14%)、过敏性结膜炎103例(16.12%)、眼表检查BUT明显延长590例(92.33%),其次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464例(72.61%)、Sit I试验阳性348例(54.45%).结论:儿童干眼症发病与偏食、VDT、MGD、过敏性结膜炎等因素有关.

    作者:石晶;崔秀成;陶相宜;项广珍;王跃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38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给氧组)19例和观察组(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组)19例,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机械通气率、家长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改善血气分析及降低机械通气率.

    作者:徐惠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广东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广东三所高校40~60岁女教工450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7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9.67%,高中及以下的发生率为47.01%;教师的发生率为76.59%,干部的发生率为51.63%,工人的发生率为33.33%;性格差异、家庭关系和睦与否、居住环境噪杂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9,P<0.01).乳腺增生发生率37.78%,高血压发生率24.22%,子宫肌瘤发生率20.67%,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7.56%,脂肪肝发生率16.22%,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顺应是失眠、烦躁易怒、骨关节疼痛、易激动、月经紊乱、心悸、头痛、潮热出汗、面部色素沉着.结论:加强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的保健是不应忽视,开展高校女性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科学调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陈玉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对母体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65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GDM治疗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治疗组在巨大儿、生长受限、早产、窒息、低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生儿死亡仅出现I例,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GDM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宝霞;刘晓梅;徐晓华;王鸿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85例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对随机抽取的85例孕妇尿碘进行定量检测.结果:85例孕妇中,碘营养正常69例,占总数的81.2%;轻度碘缺乏14例,占总数的16.5%;严重碘缺乏2例,占总数的2.3%;未检测出高碘孕妇.结论:从群体角度来看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不存在碘缺乏状况,从个体角度来看部分孕妇碘摄人量偏低,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补碘.

    作者:马志荣;焦国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蛋白质组学在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其研究范围目前已广泛深入到了生命科学与医药学的各个领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通常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复杂疾病,而所表达的蛋白质则是终的功能执行者.

    作者:徐妍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海拔地区10032例女职工常见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常见妇女病的患病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由妇女保健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普查表,常规进行妇科及乳腺检查,同时进行辅助检查.结果:对2003~2008年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8 820例进行常见妇科病普查,患病人数3 389例,患病率38.42%.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以慢性宫颈炎占首位,其次依次为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而在慢性宫颈炎中宫颈糜烂居第一位,查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各1例;慢性宫颈炎21~30岁患病率高,为32.77%,51~60岁低,为4.4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乳腺疾病普查10 032例,患病人数3 456例,患病率34.45%,主要为乳腺小叶增生3 254例,患病率32.44%;乳腺癌2例;乳腺小叶增生以21~30岁患病率高达47.17%,51~60岁低为8.04%,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努力提高妇女病普查率,降低患病率,从而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李秀清;李洁;怡学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声像图,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该院2001~2009年疑为胎盘早剥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产前诊断18例,诊断率60.0%,漏诊9例,误诊3例(1例为胎盘边缘血窦破裂,1例为副胎盘,1例胎盘未见异常).早产21例,占77.8%.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均Ⅲ度早剥)8例,占29.6%.脐动脉S/D比值在1.7~3.9.结论:超声检查虽然在胎盘早剥的诊断上存在局限,但目前其具有的直接探查胎盘的厚度、内部回声、胎盘与子宫肌壁间联系及胎盘的血流情况、可重复性、无创、价廉等优点,仍是唯一能够准确诊断胎盘早剥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朴京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激光治疗的阈值期阈值前期1型ROP病例19例(37眼),随访均半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35眼治疗反应良好,ROP发生退行性变化.6眼因1次治疗不够需要再次作激光凝固,8眼在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嵴病变处可见有少量出血,在随访中自行吸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2眼效果差,1眼放弃治疗,另1眼被迫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激光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郑粉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

    孕卵着床于子宫既往瘢痕处称之子宫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事实上是子宫肌层的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CS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临床医生对此认识较少,其早期诊断率较低,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或流产,盲目行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常造成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危及生命.现收集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宁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为改善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始终位居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构成的前三位;婴儿期死亡所占比例大,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徘徊在83.89%~88.24%之间,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构成比在70.00%~90.40%之间;5岁以下儿童在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升高,以县(区)级和乡(街道)级医疗机构诊断级别所占比重大,高达60%以上.结论: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应积极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技术水平.

    作者:马娟娟;吕鸿梅;赵久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005~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近6年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14 510例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剖宫产率为41.37%,2008~2010年剖宫产率为47.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前3位指征构成为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因瘢痕子宫剖宫产逐年明显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逐年下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应从源头做起,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宣教,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孙亚莲;黄赛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006~2010年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的情况,探讨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10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患者进行登记筛查,经散瞳验光,对确诊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60 318例5岁以下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27 256眼,2006~2010年屈光不正构成比由37.02%上升至45.18%.109 926只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98 490眼,占89.59%;近视性屈光不正5 664眼,占5.15%,5岁以下儿童主要以远视为主.结论: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减少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刘莉;邵静;王瑞卿;刘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医中药促进广泛子宫全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etor,NGF)表达的含量,探讨中医中药在促进广泛子宫全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32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术后用中药及针灸治疗)和对照组(术后未做特殊处理),B超测量膀胱残余尿量,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N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管拔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GF术前术后均有表达,术后第1天血清NGF含量均高于术前,术后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N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中药可以提高广泛子宫全切术后NGF的表达量,能够减少残余尿量,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杜平;陶红霖;陈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徐州地区女性就诊者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妇女就诊者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取2 001例女性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共21种基因型,并对21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总感染率为40.78%,其中高危型HPV占总阳性例次数的78.92%(644/816),若将一人同时感染多个HPV基因型的就诊者作为一个阳性病例,人群绝对感染率为29.54%;21种基因型中,高危型中HPV 16感染率高(8.74%),低危型中HPV 11感染率居首位(4.45%),感染频度前8位依次为HPV 16、58、11、6、52、33、68、5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17岁~组感染率高(32.50%),构成比差距较大,以31岁~组高(37.56%),其次为21岁~组(30.29%)和41岁~组(23.69%),三组总计高达91.54%.结论:该研究详细调查了徐州地区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提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较常见.因此,妇产科医生对该地区女性就诊者的HP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言超;张萌;陈明;王淑贞;陈丹;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不同女性人群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广州地区解脲脲原体(Uu)在不同女性人群的检测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生殖道炎症患者及健康体检女性两组人群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试剂盒进行Uu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对两组人群的Uu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u阳性率生殖道炎症组为38 7%,健康体检组为33.5%,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Uu在各年龄段女性定植无差异;生殖道炎症组Uu≥104 CFU/ml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两组Uu≥104 CFU/ml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结果显示除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外,其余抗生素对Uu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性均>70%).结论:Uu为女性生殖道常见寄生物,应慎重判断其致病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其感染.

    作者:唐晓华;潘树根;彭慧敏;江镜全;关秀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 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史晓岚;杨帅;王元惠;张国庆;何金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酶-3(Caspase-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和Ki-67在63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各20例相比较.结果: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63.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为60.0%和60.0%,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为100.0%和20.0%,三者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spase-3和Ki-67参与丁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为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可能.

    作者:曹帅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的现状以及与儿童营养状态的差异,为促进儿童健康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测量方法测量2所幼儿园259名5~6岁儿童体质量、身高,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同时对母亲进行儿童体形认知问卷调查,比较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与该人群营养状况的符合程度.结果:调查对象的消瘦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86%和6.18%,男女儿童营养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806,P>0.05);母亲对儿童体形认知与体格筛查结果比较总符合率64.48%,一致程度不够理想(u=4.36,P<0.01).结论:沧州市城区5~6岁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总体水平良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舣重问题;母亲对儿童体形的评价存在认知偏差;当前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任务.

    作者:任建立;德艳艳;刘明清;于彩霞;张丽萍;任静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异位妊娠治疗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31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作者:林津;韩斌;马炎辉;王彦龙;谢红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