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2010年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情况分析

刘莉;邵静;王瑞卿;刘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屈光不正, 年龄
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的情况,探讨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10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患者进行登记筛查,经散瞳验光,对确诊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60 318例5岁以下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27 256眼,2006~2010年屈光不正构成比由37.02%上升至45.18%.109 926只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98 490眼,占89.59%;近视性屈光不正5 664眼,占5.15%,5岁以下儿童主要以远视为主.结论: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减少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500例女性不孕症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异常445例,占89.0%.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慢性盆腔炎(58.6%)、多囊卵巢综合征(18.0%)、子宫内膜异位征(14.0%).继发性不孕症中,慢性盆腔炎的构成比高于原发不孕(x2=8.60,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构成比低于原发不孕(x2=17.02,P<0.01).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及造口术、卵巢打孔术、内异症电灼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女性不孕的原因,并针对病因实施相应的微创手术治疗,两种微创手术优势互补,是目前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症的佳方法.

    作者:郭政;王丽英;李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产科因素急症子宫切除25例临床分析

    产科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较危急,需有效、及时和正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子宫切除是解决顽固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手段,对其适应证及时机的掌握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所以掌握子宫切除的指征和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尹航;葛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要求高的时期,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来自孕妇,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1,2].孕妇营养平衡可以减少妊娠并发症,预防新生儿体重过低,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孕妇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过剩),会造成胎儿营养素缺乏,导致器官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严重者发生流产、死胎或畸形等[3].因此,为保证孕妇营养、预防出生缺陷及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研究妊娠期食物营养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孕妇营养现状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提出各妊娠期的膳食营养指导性建议.

    作者:朱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585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血糖筛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早期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该院分娩的符合母婴同室标准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进行血糖检测.结果:①无并发症的剖宫产和顺产之间血糖有明显差异,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1).②无并发症的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之间的血糖值有明显差异,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1).③孕妇有并发症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孕妇无并发症但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与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之间血糖有明显的差异,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宫内窘迫组.结论: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血糖筛查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并给予尽早开奶,加强喂养,防止持续性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作者:赵新霞;谭志华;任为;贺文静;孙国强;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005~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近6年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14 510例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剖宫产率为41.37%,2008~2010年剖宫产率为47.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前3位指征构成为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因瘢痕子宫剖宫产逐年明显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逐年下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应从源头做起,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宣教,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孙亚莲;黄赛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在该院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590例.按孕前BMl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5)3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总增幅,将观察对象分为正常组(BMI增幅<4)、超重组(4≤BMI增幅<6)和肥胖组(BMI增幅≥6),并分别随访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孕前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孕期BMI的增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超重组、肥胖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对孕前高体重指数及孕期BMI增长大的孕妇应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运动,限制期限BMI增长,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宁凤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脏器膨出的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盆腔脏器膨出(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期手术治疗SUI合并PO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以SUI为主诉症状,均合并阴道前壁膨出;7例以阴道脱出物为主诉症状,SUI为Ⅱ-Ⅲ型,盆腔脏器脱垂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分期Ⅱ-Ⅲ期.手术方法为抗尿失禁术,采用TVT-O(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术、盆底修补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Prolift前片及全片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盆底膨出复发,无尿失禁复发,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术后3月出现前壁网片侵蚀,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手术同期治疗POP与SUI可以取得满意而稳定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复发率低,但应注意术前严格的尿动力学检测及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评价,以确定个体化手术方式.

    作者:虞晴;纪丽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规范技术操作,使其能够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2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计算治疗3周、6周末的减分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均有显著疗效(P<0.01),但两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与氟西汀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但醒神解郁针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实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邢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为改善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始终位居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构成的前三位;婴儿期死亡所占比例大,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徘徊在83.89%~88.24%之间,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构成比在70.00%~90.40%之间;5岁以下儿童在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升高,以县(区)级和乡(街道)级医疗机构诊断级别所占比重大,高达60%以上.结论: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应积极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技术水平.

    作者:马娟娟;吕鸿梅;赵久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

    孕卵着床于子宫既往瘢痕处称之子宫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事实上是子宫肌层的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CS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临床医生对此认识较少,其早期诊断率较低,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或流产,盲目行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常造成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危及生命.现收集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宁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路径组61例按临床路径表由医护人员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诊疗及护理服务;非路径组57例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方式诊疗.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且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路径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同时能提升患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对中学生的影响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合理营养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高中、6所初中汉族中学生775名,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84份,有效率88.3%.结果: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提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知识水平高于家长,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职业为脑力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家长职业是体力型的学生知识得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在来自双亲家庭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及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营养知识综合得分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提示应积极向中学生和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知识,提高中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肖辉;吴晓飞;冷爱枝;阿孜古丽·马木提;刘晓静;翟宝菊;李萍;肖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986~2005年中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头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cm.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头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43周男低于女外,其余的15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在孕28~4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周胎龄初生儿(男+女)头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头围孕周均值.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发育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北部省份均值高南部省份均值低的地区性差异,而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明显.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头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65例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溴隐亭药物治疗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07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5例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经鼻蝶显微手术加例,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25例,对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及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在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上,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优于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但在实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王雪鹏;张开治;房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以腹膜延长阴道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的临床意义和术后放疗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以来住院年龄<45岁资料完整、随访可靠的宫颈癌患者7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加以腹膜延长阴道术,术前、术后3、6、12个月测性激素;对照组3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两组术后高危因素者均行辅助放疗.结果:研究组术后测量阴道长度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阴道较放疗前缩短,但仍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5例行放疗,放疗后测FSH、LH明显升高,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放疗后卵巢衰竭明显;未行放疗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明显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术后行放疗是影响性功能的不利因素.

    作者:陈灼英;赵林华;李微微;李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r=-0.512,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GLP-1R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王晶;尚丽新;李萍;张文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医中药促进广泛子宫全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etor,NGF)表达的含量,探讨中医中药在促进广泛子宫全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32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术后用中药及针灸治疗)和对照组(术后未做特殊处理),B超测量膀胱残余尿量,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N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管拔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GF术前术后均有表达,术后第1天血清NGF含量均高于术前,术后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N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中药可以提高广泛子宫全切术后NGF的表达量,能够减少残余尿量,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杜平;陶红霖;陈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百菲米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在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因输卵管近端粘连导致不孕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行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和对照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未放置百菲米.术后随访半年,分析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半年内宫内妊娠结局.结果: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卯管通畅率实验组94.55%(52/55),对照组92.59%(50/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牢实验组89.09%(49/55),对照组70.37%(3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宫内妊娠率实验组33.33%(10/30),对照组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可降低输卵管复发性粘连,提高宫内妊娠率.

    作者:张颖佳;孔佳;李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激光治疗的阈值期阈值前期1型ROP病例19例(37眼),随访均半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35眼治疗反应良好,ROP发生退行性变化.6眼因1次治疗不够需要再次作激光凝固,8眼在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嵴病变处可见有少量出血,在随访中自行吸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2眼效果差,1眼放弃治疗,另1眼被迫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激光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郑粉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